老怀表文学 > 古代言情 > 见月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见月》70-80(第2/22页)

报,洛州林氏阖族被灭,三百八十余口无一生还。

    “清查否?”苏彦拍案而起,“这根本就是人为谋划!”

    且是个谋略超绝的高手。

    先以江见月昔年预言做文章,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再以闻鹤堂一个侍者之名攻讦女帝,屠其满门以构陷君者。

    洛州林氏灭门这桩祸,怎么看都是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的结果。

    本来若只作天子雷霆之怒下的牺牲品,世人多来还会畏惧几分。然有七月十五盂兰盆会之事在前,如此扯到天道鬼神。

    泱泱民众畏惧之心便转向鬼神,从而开始抨击天子与不曾应天命生的皇子。

    如此计策,前后合成一圈,有始有终,无始无终。

    “我亲自带人查的。”薛谨道,“无论是七月盂兰盆会还是八月洛州林氏处,惨死者近五百人,皆是中毒而亡。”

    “但是这三部分人中,惨死的百姓皆是流浪孤寡者,简而言之无有家人;僧人亦是无有牵挂,所涉及的庙宇也没有问题;洛州林氏则灭门,便也查不出其他牵连者。幕后之人可谓智高而狠绝。”

    “所以只能从动机推断。这厢针对的是陛下立太子,再深一层,当是我大魏之国祚。如此,将嫌疑处定在了两个地方,杜陵邑和大师兄钟离筠。”

    “那如何发展到当下局势的?”苏彦问道。

    此间,他基本已经清楚,杜陵邑有动机,但一直被监视着,没有人能轻易走动或谋划,且还要操控深宫中的闻鹤堂,和数百里之外的洛州。且盘想那处的赵氏宗亲,苏彦实在想不到何人有如此智谋。倒是钟离筠,计谋甚远,许几分可能。且去岁七八月,正是他渡过小弥江同东齐决战的关键时机。

    难保不是他的围魏救赵之计,只是不曾想到,江见月瞒得如此严实,半点风声都没有让他知晓。

    “陛下的性子,你比我了解。”薛谨叹了口气,“洛州林氏被灭门后,民怨四起,有聚众请命不许立太子的,有书千字讨伐陛下的。许是忍了太久,又处处皆以孩子做文章,陛下动了兵戈。”

    苏彦豁然抬起双眸。

    薛谨默声颔首,“九月十二日,陛下调拱卫京师的煌武军两千,白日惶惶,直接于朱雀长街屠灭了诵文讨伐的六十余人,且赐他们人|皮萱草,尸身游街。”

    苏彦握案的手青筋毕现,愈发颤抖,这是连环计。

    她不动手,便等于默认了鬼怪之言。她动手,便是乱杀子民,君威受损。

    而至此,声音稍息。江见月亦疲累不堪,至年关都不再有动作,只在除夕宴上携子同出。直到今岁开春,她旧事重提,遭百官反对。有两名言官,更是当场以死谏君,触柱折颈而亡,血洒未央宫。

    薛谨道,“你自然明白的,纵是如今朝中不少臣子都是陛下嫡系,得她一手扶持,便如我。但是有句老话,叫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如今我们这些人可类比阎王,总是听之认之的。但是此间百姓、民怨便如小鬼。陛下能杀一次,杀不了万万次。这局布得太深了。”

    “后来陛下执意行之,大司农便提出,立太子可,需陛下放权禅位。他说这话,应的是女主专|权,有违阴阳,道是中和取之。”

    “楚王处无话帮衬陛下吗?”苏彦脱口便反应了过来。

    就算章继愿意援助,他周身座下官员属将,也是不愿的。归根结底,是一个“女”字之故。

    她接连扶夷安、温如吟上高位,无论文教武功都劈开女子官职,走得太快,引男儿众怒,在这会拦截出来。

    “陛下自然不愿放权,她说了,她与她子,皆要握权。”

    “以大司农为首的诸官便道,自然甘心臣服陛下,只是国之后裔,承衣钵者还需清白圣洁身。”

    终究还是对小皇子的身份要一个说法。而在这之前,诸官跪求被视为邪祟泼了一身脏水的小皇子不可再现于人前。

    薛谨长叹一口气,“陛下至此没再提立太子之事,但是依旧频频带小殿下同进同出,共掌宴会,如此算是君臣各退了一步,却也就此僵持。”

    “而前月里,陛下突然大开闻鹤堂,无人知她何意。”薛谨看着容色愈发惨淡的人,缓声道,“有暗猜陛下欲再生一子的,也有猜陛下是故技重施,欲给小殿下寻一名义上的父亲……左右闻鹤堂被长公主重新清洗筛查了数遍,如今剩下的皆是可靠的。”

    “眼下部分朝臣不满,你今日见他们面带愠色,多来是因为陛下开闻鹤堂后,总是传召诸侍者,笙箫作赋,老古董们瞧不下去!”

    苏彦至此未再言一句话,只枯坐案前。

    这样多的事,归根到底,是因他当初一念之差。

    不知过了多久,他从案上起身,踏出殿去。

    “都月上中天,出不了宫,你歇这吧。”薛谨瞧他步履虚浮,上前扶了他一把,“总归你回来了,你处支持陛下,或许局面能破开些。”

    “我会的。”苏彦拂开他。

    “那你这会去哪?”

    “椒房殿。”

    “椒——”薛谨惊了惊,“这会岂能去那?”

    然他没能拦住苏彦。

    不止是这晚,后来接连十余日,苏彦晚间都去椒房殿。

    曲裾深衣,玉革广袖,踏满地破碎月光,不隐不避,侯于廊下。

    如他所料,他候不到江见月,但能侯到御史台。御史台在弹劾参奏数次无果后,终于在六月初三这日,持百官监察令,在中央官署府衙中对苏彦公审之。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五号更,需要磨一磨。发个红包哈~来晚了感谢在2024-02-03 00:28:43~2024-02-04 00:20: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榴莲千层5瓶;如古涵今的特级肥牛、Yee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2章

    苏彦是五月十六领军归朝的, 当日女帝赐晚宴,宴后苏彦留中央官署阅卷宗,戌时六刻入内廷,至女帝椒房殿。

    彼时,月色融融,满殿阶陛铺清辉。

    苏彦从中央官署一路过来,原在入内廷的第一道关卡“坐寐门”, 就遇禁卫军阻拦。他清楚自己为何而来, 默了片刻,正欲说话。身后御史大夫杨荣便赶了上来, 道是丞相有要紧的公务面见陛下, 容禁卫军放行。

    这任御史大夫是苏彦上丞相位后, 从御史中丞升迁上来的,两人自是同僚多年。论年岁, 杨荣要比苏彦年长一论, 在御史台的日子也比苏彦多上许多。只是因为当年苏彦政绩斐然,江怀懋又视他为股肱心腹,遂直接由他掌管御史台。

    然世人却极少知道, 苏彦最初入御史台, 任凉州刺史, 还是杨荣领他于正殿起誓:廉洁奉公,肃清宇内;克己复礼,匡正人君;以身证道,是为大道。

    这些年来,杨荣亦是此间楷模。无论是在苏彦掌御史台前, 还是离开御史台之后,其都是御史台中流砥柱。

    是故, 杨荣于苏彦,可算半个师者。

    这厢为他言谎,苏彦有些讶异,他该来拦他才是。然须臾反应过来,只拱手与他致谢。杨荣也无话,满目期待目送他入内廷。

    外朝官夜入内廷,放行的规矩是,一则天子特招,御史台审核;二则有两位三公同来,或四位九卿共行,如此可过“坐寐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