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桥边小卖部》60-70(第6/14页)
了他们村口,车已经进不去了,时间也从下午的一点多到了天黑。
“叔,我先带宁老板去村里,你在这儿守着宁老板的车,咱们晚上再商量商量让谁来帮宁老板守车。”
“不用这么麻烦吧?”宁桥下了车,背上自己的包,这个包是周红给他买的,是个双肩背包,正好能装下他的钱和衣裳。
“要让人来守着的。”王大爷说,“咱们村虽然偏僻,但免不齐有坏人啊,你给我们村里带来希望,我们自然不能让你吃亏。”
宁桥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机,没有一点信号,想了想给向驰安发了条信息,那信息也一直在转着圈圈。
进村里确实都是小道,王为国一直提醒宁桥要小心脚下,但他还是滚下田埂两三次,也怪不得这里没什么老板来收货。
“今晚就请宁老板在我家住下吧,明天我们带你细细地看看村里,您再考虑要不要从我们这里收货。”
宁桥点了点头,也只有这个办法。
很快他们就到了王为国的家里,宁桥发现他家里也开着个小卖部,只是卖的东西没宁桥的多,很多东西都快积灰了也没卖出去。
王为国也看见宁桥的眼神停留,便解释到:“我还有点力气,能去进点货,在村里也卖点东西。”
但因为村里人也没什么钱,所以他也就赚个两三块钱的,赚钱的大头还是去卖水果,也只能勉强负担起爹娘的药钱,别的盈余是一分没有的。
宁桥笑着说:“我以前也是开小卖部的,后来才想着出来跑跑。”
王为国也笑起来:“您心真大。”
宁桥看着他:“怎么说?”
王为国说话的声音小了一点,外面天很黑,偶有几声不知名的鸟叫。
“一点戒备心都没有,你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就跟着我们来了,还那么大胆地问我们村里有没有被拐卖来的妇女,要我们村里的人坏了心肠了,你还能走出我们村里吗?”
宁桥的心顿时悬了起来,他果然还是没出过门,竟然连一点防备的心思都没有。
看宁桥像是吓到了,王为国这才笑着说:“别担心,我们村除了我稍微年轻点儿,其余全是六十往上的,你打得过。”
宁桥看着他的笑脸,反而更担心了一些,所以晚上他没吃王为国做的东西,吃得是他带着的林志给他做的点心,晚上也悬着心,一晚上抱着他的包,只是打了几个盹儿。
好在天亮之后,村里的鸡陆续地叫了起来,宁桥打了个呵欠,王为国看到他乌青的眼睛:“不该吓你的,这也是让你长个记性,以后可不能这么没有防备心了。”
天亮之后,村里人都知道村里来了个大老板,今天要考察一下他们的庄稼收成,所以一早起来大家都有些紧张。
等王为国带着宁桥在村里四处转的时候,宁桥确实看到了村里的人,果真像王为国说的,村里的人都是六十来岁的,比他们村里人年纪都大,他看着王为国,觉得他像是另一个自己。
宁桥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有点酸,有点涩。
第65章
这个季节在庆安市水果是很缺乏的, 世面上能见到的最多的水果也就是苹果,宁桥是不爱吃苹果的,总觉得跟啃馒头似的, 没滋没味的。
他们那边路边的柚子树很多, 但都又小又涩,所以他们过年的时候都用炮仗去炸柚子玩儿。
王为国他们村叫五里梁,顾名思义,这个村绵延着快五里的山梁,能耕种的地很少,山上大多都种着果树, 这些果树应该就是他们的生计。
但也是因为这五里梁, 让他们的收成也只能自己背出这山里, 年轻人觉得靠天吃饭没有出路, 早早地离开, 留下的老弱病残,就更艰难一些。
“之前我们的收成都是背到镇上, 镇上会有老板收, 但看我们的情况,价都压得很低。”王为国说,“所以你能来村里看看, 我们特别高兴。”
他带着宁桥往山上, 坡地里都转了转,王为国找到了自己的果树, 从树上摘了一个芒果递给宁桥:“您试试。”
宁桥是没有吃过芒果的, 他拿着个芒果,有些手足无措,王为国看见了, 从兜里拿出一把刀,三下两除二就把一个圆胖的芒果削成了一朵芒果花,见宁桥不介意,从一边的树丛里摘了树枝,把芒果插上去。
宁桥接过来,啃了一口,甜味溢满口腔,他眼睛睁得很大。
王为国解释说:“我们的果树都种在山上,所以日照充足,水果都特别甜。”
看完了山上的芒果和柑橘树,他们又下了山,看到一片甘蔗林:“这个我知道,我们那边有卖这个的。”
王为国点头:“这个能储存的时间长些,所以会卖得好些,但我们村的价还是最低的。”
宁桥跟着他转了一上午,他拿出手机看了一眼,昨晚的信息没有发出去,手机还是没有信号,不知道向驰安会多担心他。
他也有些急了,问王为国哪里能有信号,王为国摇头:“我们这里是没有基站的。”毕竟村里连个座机都没有,电话线都没拉一根,更何况是基站了。
宁桥无奈收了手机,只好把手机收起来。
他这次出门本来只带了自己的一万块钱,结果向驰安给他又塞了几万,要把这里的东西包圆估计还差点,只能先买一部分,拉出去卖了看看行情。
宁桥有了决断,对王为国说他只有一辆面包车,所以这一趟拉不了太多,说要是卖得好,等卖完了他再过来。
王为国毕竟是在外面打过工的,自然也理解,于是他们看完村里之后,就看见村里人都眼巴巴地等在王为国的家里,眼中闪着光。
这个时候宁桥不好开口,于是王为国开口帮他说:“谁家又熟得正正好的,老板先收,没那么快熟的,就稍等等。”
他这话一出,老人家们眼里的光黯淡了些,谁知道再等等老板还会不会来呢,所以还是都想这一次就把东西都卖掉。
“大家放心,我不会不回来的,咱们种的果子质量好,我也能卖得好,咱们共赢,我也不会放着钱不赚啊。”宁桥大声说,“还有价格的问题,我既然是做生意,价钱自然是要比你们送去零售要稍低一点,但大家也放心,我肯定不压价。”
有老人家问:“那你能给多少?”
宁桥收了东西之后并不打算在草市附近卖,毕竟这里就是产这些的,大家都有自然也就不奇货可居,要往外销才能赚到钱。
草市的芒果价格是两块一斤,县城的价格是一块五,宁桥打算用一块二收,到卖的时候就卖四块或者五块。
宁桥也不是第一回做生意,回来的路上也跟王为国聊过,他们村里人送到镇上去收的,价都压得很低,基本芒果一斤就给个七八毛,七毛居多,八毛要拉扯很久。
“芒果一块。”
众人都以为来这里收,会再压他们一成的价,却没想到,还能比送去镇上收还贵。
大家都兴冲冲地去摘果去了。
最后王为国又安抚了大家,然后就有人陆续地送来了已经熟透了的芒果,还有成捆的甘蔗,就在王为国家的院子里开始收。
老人家是侍弄土地的高手,种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圆胖可喜,甘蔗也是根根饱满,比宁桥在他们那边卖得那个看起来好了很多。
还好宁桥在过来的时候买了称,不然还真是抓瞎,王为国帮他上称,他就在一边算账,他的包放在自己的腿下,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