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言情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260-2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260-270(第8/27页)

全看不出哭过,连眼圈都没有红,只是神情怔怔的,情绪也很低落。

    直到登车时,她才回过神来,让雁来也上了自己的车架。

    坐一辆车,是因为她有话要问。

    “我该怎么做?”想到接下来的事,王太后也不免生出几分忐忑。

    雁来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会儿便细细给王太后讲解起她手中的权力。按照礼法来说,她是唯一身份高过李纯的人,自然也能代替他做决定。甚至如果现在要废掉李纯,另立新皇,也是要以王太后的名义下旨的。

    只不过这份权柄经常被人窃夺。权臣、武将乃至宦官……深宫中的太后,要做事必须依靠这些人,若是自己的学识、眼光和魄力都不足,就很容易被人左右。

    但反过来说,她若是能抓住自己的优势,那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否则武则天怎么能临朝称制、甚至登基称帝?

    雁来不觉得这些有什么可避讳的,说得十分直白,倒是王太后自己听得心惊肉跳,看向雁来的眼神也越来越复杂。

    按她的意思,自己要换掉她这个“摄政王”也是可以的。

    当然了,能做和做成之间还有巨大的差距。再说换掉她容易,又去哪里找到一个能顶替她的人?而且换掉了她,朝廷跟天兵之间就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到时候处境会更加艰难。

    但无论如何,王太后是有这个权力的,她也相信,如果自己真的要这么做,朝中应该会有人支持,至少一直在她耳边聒噪的那些人会。

    王太后都能想到这些,雁来不会想不到,但仍旧毫无保留,将一切都说得明明白白。

    此刻王太后再去回想雁来那句“犯不着”,对她的自信和坦荡又有了更深的认识。雁来解说得这么细致、这么明白,显然并不只是要借她皇太后的身份去压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

    果然,在介绍完情况之后,雁来就表示,宫里如今正缺一个能主事的人,王太后既然愿意出山,那就把这些事情都管起来——就从查内库的账开始。

    “我?”王太后立刻打起了退堂鼓,“我哪里会这些……”

    查账也好,管事也好,她哪里做过?

    “这个舅母不用担心,只是须得有个人看着,免得出什么乱子,或是有什么疏漏。至于具体的事务,只管差遣天兵去做就是。”雁来说,“她们就算自己不会,也能找来会做的人。”

    王太后还是推脱,但雁来已经看出她的动摇,自然继续怂恿。

    等车架停在大盈库外时,王太后再也招架不住雁来的鼓动,松口答应了。

    ……

    虽然被天兵押着,有些狼狈,但刘仙鹤并没有放弃。

    他在脑海里组织着语言,打算等王太后来了,就向她控诉摄政王的骄横跋扈,她已经逼得大家都没了活路,若是再将陛下的钱袋子也交给她,那这皇宫还是陛下的吗?

    然后他就看到雁来挽着王太后出现,将王太后送到主座,自己则退到了一旁。

    王太后立刻威严地板起脸,厉声道,“听说你们以摄政王只能暂摄国事为由,不许她过问内库之事、既如此,就由本宫来代替皇帝清点彻查一番,看看到底谁是忠臣,谁是奸人!”

    刘仙鹤听得一懵,脑海里好不容易才组织出来的语言,瞬间就忘了一半。

    他对自己的话有信心,是因为女人胆子本来就小,很容易被吓住,何况这件事里头关涉的利益着实不小,不信王太后真能眼睁睁看着雁来胡来。

    但雁来居然后退一步,将事情全权交给王太后来处置,那他所有的准备就都没有意义了。

    虽然他不相信雁来真的这么大方,但他不相信有什么用?

    像刘仙鹤这样的大宦官,有多少能力且先不说,察言观色的本事都不错,对局势也有自己的判断。

    此刻,刘仙鹤就意识到,一切都完了。

    要说刘仙鹤明明能看清局势,却还非要跟雁来对着干,当然不是因为他头铁,而是因为内库的窟窿实在太大了,就算他愿意掏空自己的家底来补,也是补不上的,只能想方设法糊弄过去。

    现在眼看糊弄不了了,他也不再挣扎,问什么就说什么。

    想象着雁来发现自己接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烂摊子时的表情,刘仙鹤心头甚至还有几分畅快。

    反正他已经这样了,能让她难受一下也是好的。

    然而眼看王太后都怒容满面了,一旁陪坐的雁来却还是神色淡淡,似乎全然不在意。

    雁来也确实不太在意。

    话说琼林库和大盈库虽然是玄宗修建的,收藏了无数奇珍异宝,但安史之乱时,长安失陷,库藏皆被抢掠焚烧一空。

    虽然收复长安之后,便重建了两库,但从安史之乱到泾原兵变,三十年间战乱频仍,内库自然也没什么钱。还是德宗决定彻底摆烂,不再跟藩镇死磕,改了贞元这个年号,开始到处捞钱之后,才开始积蓄。

    贞元这个年号用了二十一年,永贞一年,元和五年,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以德宗和李纯那捞钱都捞不到重点的效率来说,库藏本来也不会太多,而且这几年还花了一些。

    所以这件事的重点,根本就不在内库还剩多少财物,而在于……借着查贪腐的机会,将这三十年里依附着皇帝和内库吸血的那些毒瘤,一网打尽。

    要知道,那些地方藩镇给皇帝进奉一份财物,就要给经手的宦官也送一份,他们还要再从内库贪一份。

    而且内库的钱,时不时还要挪出一部分去做军费、赏赐,宦官们还能再从中吃些回扣。

    所以真论起家底来,他们可要比皇帝丰厚多了。

    刘仙鹤一开始只顾着自己,并没有想到这方面,但听到王太后问他的同伙,他马上就反应过来,震惊之中,又隐隐对雁来生出了几分畏惧。

    那么,是选择闭口不言,再坑雁来一次,还是果断交代同伙,我不好过你们也休想好过?

    刘仙鹤果断选择了后者。

    他本来也不是什么有节操的人,否则也不会进宫来当宦官。像他这样的人,拜高踩低、欺软怕硬才是常理,既然对雁来心生畏惧,就不太相信自己能坑到她了。

    但事到如今,自己的下场已经注定,那当然要多拉几个垫背的。

    反正宫里尔虞我诈,本来也没什么真心,即使是共犯同谋,彼此也很难说有多么亲近,坑他们一点压力都没有。

    至此,情况已经很清晰了,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顺藤摸瓜。

    王太后一边派人去抓刘仙鹤供出来的那些人,一边也没忘了让人清点库内的钱物,比对账册。

    眼看这边的一切都步入了正轨,雁来就干脆地告辞离开,给王太后留出发挥的空间。

    ……

    不管是雁来竟请动了王太后出山,还是彻查内库,虽然都是宫里的事,但还是在朝野之间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这一方面是因为宫里的事必定会对朝堂产生影响,让人不得不关注,但更重要的,还是这回的动静实在不小。

    大唐又没有银行,很多大宦官都会在宫外购置私第,用来藏匿自己的钱财。抄家的时候,抄出来的自然都是真金白银、绫罗绸缎,光是搬搬抬抬就花费了好几天,自然引得围观群众揣测纷纷。

    这得是多少钱啊!

    其实别说围观群众惊诧,就是早有准备的雁来,看到那个最后统计出来的数字,也不由得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