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悬疑灵异 > 我投喂了科举文男主(美食)

120-130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投喂了科举文男主(美食)》120-130(第1/14页)

    第121章 腊八粥

    ◎入口就是甜滋滋的,黑米、绿豆、红豆等等煮得软烂,早已融合在一处。◎

    “羊毛线?”掌柜捏着线看了起来。周围看布的众人们都看了过来, 方才拿到布的崔母也没走,在看这羊毛线到底为何物。

    掌柜一拿起来,便认了出来:“这是织胡毯那种?”

    徐桃点头:“是的, 我就想问问, 能不能纺成粗细均匀的线?”

    掌柜看着那歪歪扭扭粗细不一的线, 轻轻一扯, 还能从上面揪下羊毛。这哪里是线,分明就是粗制版的毛条。她皱了下眉:“这纺倒也不是不行,只是, 你要多细?”

    徐桃比划了一下:“倒也不用太细, 大约有这么细就行。”

    掌柜点点头, 提起包袱:“那没问题,五天后来取便是。”

    徐桃忙道:“等等, 掌柜, 我还想寻个绣娘, 用这个线织成衣裳。”

    掌柜的手顿住:“可是我们这里没人会用这种线织衣裳。”

    徐桃笑道:“这事我当然知道,劳烦您帮忙问问,谁愿意接这单,价格按照细棉布衣裳来, 并且我会负责教会她。”

    “你会,为何不自己做?”掌柜满脸不解。

    旁边有一位娘子笑道:“掌柜的, 这是百年食摊的徐娘子, 冬至的时候就去宫里帮着张罗大宴,眼看就是腊八过年了,宫里的宴一个接一个, 她自然不得空。”

    周围人齐齐赞叹了一声, 崔母也好奇地看向徐桃。掌柜也露出一个笑容:“原是徐娘子, 恕我眼拙。中秋的时候我娘家兄弟送了一回你们食摊做的月饼,可太好吃了,我从未吃过。”

    “百年食肆那边一人就最多只能买两个月饼盲盒,还能送你一个,你这娘家兄弟可真够意思。”旁边有个熟客笑道,“我娘家兄弟,还专门跑来问我买到没,说是百年食肆的月饼包装也好看,还有帖子,送礼正好。我呸!”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崔母若有所思:月饼?她记得大郎中秋拿回来的糕饼,就叫月饼。

    一片欢笑中,掌柜叫了一个人来帮自己看着柜台,自己领了徐桃进去,边走边道:“徐娘子放心,我定挑绣工顶顶好的绣娘,只是不知要用什么织?”

    “木头棒就行,这个我来准备就是……”通往后堂的帘子落下,隔绝了两人的声音。

    掌柜果然寻了一位绣了多年的绣娘,她打络子也很厉害。听了徐娘子想要的东西,那绣娘双眼一亮,刷刷便签署了保密协议,还挽起袖子:“徐娘子,你这线我来纺。好了我就来食摊寻你。”

    “食摊不知有没有人,若是好了,劳烦送个信到甘泉斋。”徐桃还惦记着没做完的猪肉,笑着起身,“家里还有事,我就先告辞了。”

    徐桃到家的时候,付洛瑶和谢菱都又开始做起了香肠。申末的时候,总算把腌过的肉都灌成了香肠,一根根挂起来,檐下、厨房里都挂满了。徐桃还道:“晚间这廊下的也要挂到里面去,若是放不下就挂到堂屋,不然恐怕被什么动物咬了。”

    谢菱应下,又问道:“对了,那两只大猪腿还在厨房,你放了盐,是也要做什么肠吗?”

    “啊,那个不是。”徐桃笑道,“那个,是要做另一种美食,不过,时间要长一点儿。走吧,先回去歇着,烤两个红薯。”

    徐桃几人这几日压根儿没闲着,不是在处理店铺事宜,就是在准备年货,或者是又买了点儿酒去蒸馏。腊月初七那日晌午,徐桃接到绣娘纺好线的消息,还抽出半天去教了一番。要不怎么说术业有专攻呢,一个时辰不到,绣娘全学会了。

    腊八那日进宫时,尹娘子和戴荣看到徐桃三人的模样,都不禁关切地问道:“你们三位怎么了?怎么眼睛下面都乌青了?没休息好?”

    付洛瑶摆摆手:“别提了,这几天简直比行军打仗还累。这食肆开业,事情太多了。”

    尹娘子笑道:“这倒是真的。我接下锦绣楼都花费了许多工夫,理了许多天才理顺,你们这是从头开始,可不是千头万绪?”

    戴荣笑着凑到徐桃身边:“徐娘子,上回你们过来吃的菜肴,可有哪里不对吗?”

    徐桃摇摇头:“没有啊。”

    戴荣只当她说的是客套话,说两句话又把话题绕了回来。徐桃回答了两次后,反应了过来,笑道:“戴掌厨,上回的确是我们有事,菜肴真的没问题,涮羊肉十分好吃,那个酱料特别可口。”

    付洛瑶和谢菱也连连点头,戴荣这才信了,只是笑道:“待这回忙过,几位娘子定要再来青鸟楼尝尝,到时候我一定好好招待你们。”

    徐桃几人都笑着应下。走进光禄寺的时候,谢寺卿满脸喜气地走来:“几位,上回说的补贴,我可是在户部坐了一下午又磨了许久的嘴皮子,他们总算同意与我共同上书。圣人已经应了,户部道,年二十八的时候就会拨下来了。”

    徐桃本来就累,因为要上班更加悻悻的,如今听了这话,眼睛倏地瞪圆,一下子精神百倍:“谢寺卿,今日要做什么?”

    别人还在愣神,付洛瑶已经跟上了:“对,只要是我们能做出来的,定然全力以赴。”

    谢寺卿捋须一笑:“腊八,当然是做粥了。”

    腊八节,不光是要吃粥,还要施粥。圣人照例吩咐在长安城东南西北各个门设粥棚,还会赐给皇亲大臣们,今年又多了使臣们,再加上宫里众人还要用,故而今年需要熬的粥量巨大。

    之前比试的那个厨房都打开了,每个灶台都是一个人拿着大勺子在锅里搅拌。光禄寺的上空,米香阵阵,飘散到旁边的司农寺,引得他们频频出来看。这香味,怎么能沉得下心工作哟!

    勤暄公主刚搁下笔,长公主就提着食盒笑吟吟地进来:“姑姑,今日腊八,我去取了腊八粥,咱们一道喝些。”

    “腊八粥年年都有,怎么还亲自去取?”勤暄公主起身,拉住长公主的手,来到圆桌前。

    长公主笑道:“当然不一样了,我是去光禄寺寻到百年食肆的徐娘子,她亲手所做的。啊,对了,冬至宴上的肘子、玉尖面和海纳百川之类的,都是出自她手。”

    勤暄公主心念一动:“听起来,你挺推崇这个百年食肆?”

    “姑姑,这几位娘子,不光在盼荷宴上夺魁,在遴选中再次夺魁。”长公主亲自盛了一碗粥,“而且,她们的菜,都不是用那些名贵的食材,而是常见的食材。您可是不知,在遴选复选的时候,面对那么多羊肉、山珍之类的食材,她最后选了什么?”

    尽管长公主去取的时候粥刚出锅,食盒里面还放了炭温着,但是天气实在太冷,过来的时候,面上已经结了一层粥皮。勤暄公主舀起一勺,入口就是甜滋滋的,黑米、绿豆、红豆等等煮得软烂,早已融合在一处。而核桃之类的应当是最后才放的,这会儿还保持着原有的脆香。

    粥虽然甜,却不齁人,十分顺滑地就咽了下去。勤暄公主这才抬头:“该不会,就是这粥吧?”

    “这倒不是。”长公主给自己也盛了一碗,笑道,“是豆腐。”

    “豆腐?”勤暄公主脑海里忽然闪过曾经的少女时光,阿慈有一回牙疼,只能吃软烂的食物,其中就有豆腐。待牙好了,她却喜欢上了这种滋味,说是有一种简单的质朴。真的,这么巧吗?

    长公主点头笑道:“是的,她选豆腐的理由也很简单,想让其他番邦的人也瞧瞧,我们大唐百姓们吃的食物,都能做得如此美味。几位小娘子,倒是比许多郎君胸怀更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书摊文学更新为老怀表文学,文章对不上请站内搜索】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