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悬疑灵异 >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210-2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太子殿下躺平日常》210-220(第3/24页)

彻诧异:“都给朕?”

    “孩儿这里还有半包。中秋的时候孩儿杀牛再做。”

    刘彻:“离中秋拜月还有将近一个月呢。这个月月底朕令上林苑杀两头牛,他们好像也会做牛肉干,届时叫他们多做点。”

    太子想也没想就应一声好。盖因他以为多做点就是多做几包。结果多做几十斤。给太子送二十包。太子震惊,指着两木框牛肉干:“孤是猪吗?”

    韩子仁也惊着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陛下以为你一次得一包吧。”

    太子很是无语地摇摇头:“出去打听打听几位公主有吗。”

    几位公主也有,但不多,一家只有八斤牛肉干——两包!

    大将军和大司马多点,有三包。平阳侯府和南宫公主以及昭平君跟卫长公主姊妹三人一样,一家两包。

    太子令人给公孙敬声送两包,又给卫步和卫广家各送两包。牛肉干少了一小半,太子依然愁,怕放坏了。花花虽然可以吃,但它是条狗。二舅和大表兄家都不多,哪能用牛肉干喂狗。

    太子估计二舅和表兄的牛肉干快吃完了,又给让他俩各两包。这时再看到牛肉干太子才不觉着烦。

    太子的牛肉干吃完,也快到中秋了。太子考虑到中秋那天张贺放假,就叫他提前一天杀牛分牛肉做牛肉干。

    牛头被太子自己留着了。他给张贺十斤牛肉。十斤看起来多,也就够张贺一家吃两顿,父母妹妹祖母儿女,老老小小将近十口人。

    中秋过后一日比一日冷,书楼的墙壁和书架倒是全干了。

    九月初一,太子低调前往太学忽悠太学学生捐书。

    由于他去的突然,五经博士猝不jsg及防,以至于太子说什么是什么,太子去哪儿他就去哪儿,完全不知如何应对。

    太子要的就是他们手足无措,没有办法敷衍他。不然他还怎么忽悠太学捐出一部分用不着的书。还怎么忽悠五经博士捐书。

    第212章 画大饼

    太学试办之初仅有五十人, 还是些十岁左右的少年。后来五经博士提议对外招生,外地学生要求十八岁以上,太学就被分成蒙学和大学。

    之所以长安以外的学生要求十八岁以上, 除了五经博士烦透了半大小子,还有就是怕他们太过年幼无法照顾自己。五经博士也担心人嫌狗烦的少年在他眼皮子底下出事。

    太学创办多年,如今单单大学就有百名学子。太子令五经博士把四个教室的学生都叫到教室门口空地上, 五经博士才跟学生解释,此乃太子殿下。

    有学子脱口而出:“卫大公子?”

    卫伉现在也是一名大学学生, 太子转向卫伉所在方向:“卫大公子在那儿呢。”

    学子们下意识朝卫伉看去, 卫伉想捂脸, 他的同窗见他害羞, 不禁幸灾乐祸般笑他。太子给五经博士使个眼色, 五经博士令学生们静一静。

    太子道明来意, 他来探望诸位,大汉江山以后还得仰仗众人。太子认真的时候看起来很是真诚, 瘦高的身体看起来羸弱,婴儿肥让他看起来面善, 以至于给人一种悲天悯人的感觉。说的内容尽是家国大义以及对学子们的厚望, 哪怕卫伉了解他,知道他另有目的, 也被他说的热血沸腾。

    太子话锋一转朝廷连年征战国库空虚, 已无力扩建太学广招学生。太学学生信以为真, 盖因刘彻为了钱弄出白鹿皮币。国库有钱他一个至高无上的帝王何必出此下策。其次太学开销很大, 师生每季都有两身衣裳, 吃住皆不收费。即便如此, 即便刘彻只给京师三十个招生名额,寒门子弟也最多一成。

    那一成有一半是当地官员子侄年幼或者不成器, 由他们资助的。半成是真正心存平民的官员举荐的。地方上清正廉明的官吏也是先从古老的世家或当地名门望族中选人。如果名门之后跟寒门子弟相差无几,他们十有八九不会选寒门子弟,除非寒门出天才。

    可世间哪有那么多天才。

    太子深知这一情况,但他不能点出大学学生几乎皆是官宦子弟。随后太子又表示朝廷急需各种人才,所以他父皇在皇城西修考场、比武场以及书楼。太子没提面试处。

    书楼以后全天对外开放,太学学生冬夏二季放假期间也可进去阅读。他会令人抄一些宫中藏书。他身为太子,国之储君,也会捐一部分藏书,以及他亲笔抄写的书。

    太子话音落下,卫伉就大声恭维他。有人带头,太学学生当中部分惯会见风使舵之人跟着恭维。卫伉大声表示他也要捐书,这些人也跟着要捐书。

    太子忽然理解老父亲为何那么看中张汤。没有见风使舵媚上之人,他此行不就白来了。

    太子转向五经博士:“这些学生很好,心怀天下。”

    此言一出,不捐书的人岂不心中没有天下。没有天下还能有天下之主。五经博士也不傻,听话听音,慌忙附和几句,然后表示他家中存书多云云。

    打小在人精里长大的世家子弟也跟着表态他们也愿意捐出所藏所抄之书。太子感动的直言,他们日后一定可以成为国之栋梁,为君分忧,光宗耀祖。

    哪个学子不想光宗耀祖,不想在族谱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即便后来太子走了,有人怀疑太子此番另有目的也忍不住相信他。不相信太子不就是不相信自己能光宗耀祖。

    太子从大学出来就拐去蒙学,每个教室门外看几眼就去食堂以及寝室。蒙学学生得知看他们听课的少年乃太子殿下,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有没有开小差。很多懒小子自那以后再也不敢在课堂上睡觉。

    从太学出来太子去了水衡都尉府衙。同东方朔等官吏用午饭的时候太子谈到编书——编种庄稼、蔬果的书,以及养牲畜的书。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上林苑农奴,亦或者请教长安乡民。书编好了所有参与者的名都会写在上面。

    东方朔知道他有几斤几两,丞相、御史大夫此生就别想了。人活一世,不为功名就是为钱财。东方朔虽然也爱财,但他不贪财,亦或者他能忍住不贪。既然如此,那唯有青史留名。

    东方朔想象一下大汉子民都知道他东方朔,名字可能盖过已故的司马相如,他就激动。没等太子说完他就应下来。

    太子抬抬手示意他先别急:“孤还没有说完。孤不给你们设时间,但务必准确。何地适合种什么,何地何时下雪,必须早种或晚种,春耕或冬种,这些写清楚。否则孤严惩不贷!”

    东方朔:“殿下放心,下官亲自校对。”

    太子颔首:“三年五载孤都能接受。”

    此言一出,众人觉着太子殿下真跟市井传言一样宽容,三年五载那么久,足够他们教会公卿士大夫种地了。

    从水衡都尉府出来太子就回宫歇息,一日去那么多地方,纵然他年轻身体好,双脚也受不了。

    韩子仁令宫人烧水,伺候他沐浴。

    太子从浴室出来昏昏欲睡,强打起精神用过晚饭再也受不了,往榻上一趴就进入梦乡。

    韩子仁给他盖上薄被子,出去问随太子出去的两位宦官:“殿下今日怎么那么累?”

    “上午殿下一进太学就下来走。先去大学又去蒙学,还去了寝室和食堂,临走还又看一眼训练场。到车上喝点茶吃点点心,又去找东方朔。我们没有跟学生以及水衡都尉府的人聊天,这一天下来都受不了,何况殿下。”

    韩子仁:“那明早别去打扰殿下,叫殿下一觉睡到自然醒。”

    太子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书摊文学更新为老怀表文学,文章对不上请站内搜索】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