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穿越重生 > 在古代养雪豹郎君

19、炸馒头片 炸黄鳝 炸春韭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在古代养雪豹郎君》19、炸馒头片 炸黄鳝 炸春韭(第1/2页)

    贺永兴虽应承了里长,可里长说的仅是几日,找房子又岂是什么轻易之事,他琢磨了下,便懂了里长的言下之意,因此他待贺乙回屋后,便命令对方三日后必须搬走。

    贺乙眼神都欠奉,径自推门回房了。

    银子不揣身上,他不安心。可身上穿的短褐没地儿缝里袋,他也不懂针线活,不禁有些苦恼。

    不一时,他想到了刘大娘,村里妇人应当都会针线活吧,不知能否拜托她帮忙。说来他也该去田里摘点菠菜了,等会儿别人家指不定就要烧饭做夜了,他得趁着日头还没落,去田里看看。

    贺乙只能先将银子放竹筒里,再用干草麻布塞实了,然后穿绳系在腰间。抢倒不怕被抢了去,除非别人偷袭,不然他这身手倒也没什么好怕的。

    贺乙便着这么一身往自己田里去了。

    舂子村傍山依水,本不该如此贫苦,但奈何山地多,肥田少,且能耕作的田地皆是东一块西一块的,之间能隔着一里远,大平地几不可见。

    本朝的一亩跟贺乙认知里的一亩有着不小的差异,贺乙来到他那两亩旱地,地恰好是连着的,但看上去并不足两亩,也就两个篮球场大小。

    菠菜也不在这种着,被划到大伯那家子的地上去了。此处种下的是棉花种子,现已出苗,苗期需要的水量比中后期多,见土壤都是湿的,多半是贺家请的长工浇过水了。

    如今田地已分,明日起,这六亩田两亩地可就得他自己处理了。幸在原身耕地种植的经验很足,他倒不至于束手无策。就是他还真没下过地,想到以后少不了要跟田地打交道,免不了有些愁。

    另外那六亩水田,在更远一些的地方,走了一刻钟才走到,近河,引水灌溉是便利的。

    水田现下还未插秧,但也接近时候了,五月初便是插秧之时,得赶在这之前整地下肥。肥料窖是原身辛辛苦苦弄的,可现下归贺永兴了,他重新沤肥不是不行,但时间上赶不及,高低得沤个半年以上。

    这肥不下也不行,直接影响粮食产量,低了怕是田税都抵不上的,总之他得想个法子搞到肥下下去。

    一时好些困难汹涌而来,贺乙蹲田埂上,瞅着那几片分散的水田,思索着对策。

    过了一会儿,贺乙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面上愁容松去不少,便踩着泥泞往田外走去。

    菠菜摘不到,贺乙便打起了河鲜的主意。然而河里不比溪流,深得很,他捡个杆子往下戳,直觉这水估计能没过他头顶。

    没渔具也是没戏。贺乙定定看了会,便转身走了。

    怎么想都只有给银钱最实际,然而刘大娘再三说提钱生分,村里确实不兴买卖,惯以物换物。可他真不知道还有什么物可以跟人家换了,穷得就只剩下银钱。

    想了想,贺乙决定厚着脸皮上刘大娘家里去。

    刘大娘家的位置很好找,就在一棵开满红彤彤花朵的木棉树旁边。他叩门后,是刘大娘的丈夫郑子崖前来应的门。

    郑伯从没跟贺乙打过交道,但近来听了不少关于贺乙残暴揍人的风言风语,此时见当事人就这么伫立在自家门前,即便对方看上去儒雅随和、玉树临风,郑伯依然禁不住有些讪讪,好声好气地将人迎入屋里。

    过后他才醒觉自己还不知贺乙来自己家所为何事,一问,贺乙便道,“贺乙前来叨扰,是有事要找刘大娘,不知她是否在家?”

    “啊,找内子啊,稍等,稍等。”郑伯便去里间喊人了。

    趁这当口,贺乙粗略打量了下四周。郑家建的是泥砖房,墙体穿了不少洞,仅塞了些干草泥石进去填补,可依旧渗着水漏着风。墙摸着也薄,若遭大暴雨,怕是有坍塌之危。

    刘大娘出来时,还端了碗水,给贺乙递了过去,“怎么今日便来了,草鞋大娘还没做好呢。”

    “不着急,小子来不是来催您的。大娘,我是想跟您打听打听,村里有没有谁有空置的房子可出借,让我住上一两个月,我会付租费的。”

    “咋的还找起房子来了,莫非你前头打人被赶出来了?”刘大娘心直口快道。

    另一旁的郑伯汗颜了,自家婆娘这嘴真是……

    贺乙笑了笑,道,“不是,便是分家罢了。”

    “分家?”郑氏夫妇都震惊了。分家可是大事呐,贺乙这轻描淡写地提及,可真让人无法理解。

    刘大娘知道这事她定是不好说嘴,但耐不住好奇,还是小声问道,“没分着房子呐?”

    “没,但田地还是有的。”贺乙话锋一转,“可我大伯让我三日后就搬出去,着实不知该找谁帮忙,便来找您问问了。”

    “哎哟!”可怜见的。刘大娘便上了心,跟郑伯讨论了起来。

    片刻后,刘大娘讲,“这村里多是外来人,落户已是不易,咱家也是开荒才圈的地,房子也是自己搭的,咱村放眼望去,大体都是咱家这样的房子,没几户买得起房子还能空放着不住呐!今年求雨成了,地里粮食怕是不太愁,但雨水多了,咱这房子怕要倒了,真愁死人了。”说着说着,刘大娘没忍住将自己日夜担忧的事儿也秃噜嘴说了出来。

    “哎呀,跟人说这个干嘛,贺乙是来问房子的。”郑伯连忙打断刘大娘的话,提醒道。

    贺乙道,“大娘,我能到你屋外瞧瞧吗?”

    刘大娘固然无可无不可,便跟着他到屋外头去,看看他所为何事。

    贺乙观察了一圈外围的墙体和与地面衔接的位置,地基的泥砖已被腐蚀严重,有些支撑不住厚重的墙体了。

    贺乙一面敲着墙,一面道,“这墙要加固也不难,当然我是建议敲掉重砌比较稳妥,砖缝太大了,地基也没有做好防水。您看是想用竹筋还是木筋,再给墙体加砌一层新的泥砖,然后地基拌点白膏泥鹅卵石进去,加高四五寸便可。”

    刘大娘有听没有懂,但郑伯是起过房子的,虽只是堪堪懂些皮毛,便找乡亲凑合着建了,因此家里房子才住了不及十年,便各种问题丛生。郑伯听到贺乙说得如此笃定如此懂行,不禁眼眸一亮,拉着人进屋去细说了。

    水过两巡,细节敲定了,还给了石灰混糯米汁液制的“白膏泥”配比方子。虽然糯米是主粮,但只用来做底用量不大,贺乙考虑再三才选用了这一种。

    郑伯喜不自胜,寻思这办法好,花费也担得起,值得一试。还让贺乙之后定要前来指导一番,又叫刘大娘留人吃顿饭,便忙不迭到田里找两个儿子去了。

    刘大娘也笑得见牙不见眼,道,“乙郎你对起房子真是有一套啊!大娘真是得谢谢你,晚食就别客气了,咱家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别嫌弃才是。”

    “不会不会,是我礼节不到位,本想着摘点菠菜来的,可是那地分家分出去了,没我的份,我那些田地又都刚播种下去,啥能摘的都没有。家徒四壁的,一时间真找不到有什么可以带来换您做的草鞋的。”

    “哎!都说了那草鞋不值当什么钱的!今儿个你帮了咱家房子的事,咱家都感激你,你是不知道大娘我愁多少日子哩!好了,你下次来咱摊子上,大娘给你算便宜两文!”

    贺乙惶恐道,“别,别。我只出了张嘴,到底起房子是郑伯他们干,还不知成效呢。我这才是不值当什么钱的……”贺乙当然对自己的方案有把握,选材也是挑着本朝有的物料,但对方这样热情,多少有些出乎他意料了。

    最后掰扯好一会,他才让大娘断了那亏本也要回报的念头。

    “行。大娘烧完饭,晚些替你去问问有谁家能将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书摊文学更新为老怀表文学,文章对不上请站内搜索】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