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现代情缘 > 我的父母穿越了

20、第 20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的父母穿越了》20、第 20 章(第1/3页)

    袁博文和谢云溪这天也没闲着,先去看了房子。确实如庄静所说,乌衣巷这边虽是个一进的院子,面积却不小,左右厢房加正房共有十二间屋,院子里还种了颗石榴树,正当成熟季节,红彤彤挂满了枝头。谢云溪一眼就相中了,问了价钱,需要二百二十两。

    比中人带过去看的房子贵,但优点也多。当下夫妻俩人便拍板定下,只等次日交清房款立下文书便算是成功。

    后续这些事情自然不需要袁博文和谢云溪跑腿,由关府派过来的小子领路,袁归跟着去办就行。

    袁淼连忙把藏起来的匣子拿过来。谢云溪说:“你把银票给我们就行了,其他的还是放你那边。”

    袁淼把一万多两银票全部传了过去,又问:“首饰呢?”

    “不用。”谢云溪说,她手头还有几件常用的,眼下住在客栈里,简单些才更好办事。

    “爸爸的事定下来了吗?”

    袁博文笑着说:“定下来了。”

    袁淼也觉得有意思,数学老师当教头,这跨越有点大。

    “那你好好看书,看完了跟我说,我再给你找。”

    一旁的谢云溪也笑起来了,打趣叮嘱袁博文:“听到了没有?”

    袁博文煞有其事点头。谢云溪又问:“淼淼,你工作辞了吗?”

    袁淼讪讪说:“过几天就辞。”拿到了这个月工资就辞。

    “我和你爸今天在城里转了半天,已经看中了一个铺面,全部手续办好也就只要三四天的时间。办好后,我们就要开张了,货源这头可就要全指望你了。”

    天天上班,哪有时间跑货源?这是给袁淼施压。

    “以前你从超市里买的那些在这边卖很容易出纰漏,太精细了。而且,北地这边的主食以粟米为主,但是现在形势不好,销量最好的还是米糠——并不是现代特意制作的那种米糠,而是混杂了壳屑的粟米黍米,这一种你恐怕在超市找不到,需要到农村和大市场去找,我记得在农村,很多家庭都是用这种米糠来喂鸡喂鸭。”

    听谢云溪这么说,袁淼也有了紧迫感,她确实对这些不精通,以前都是直接在超市整袋购买。仔细想想,古代的科技不发达,碾米之类不是机器操作,确实做不到很精细。先前给父母的,下锅之前他们肯定遮掩了一番。但如果要开店,所需要就不是一袋二袋了,而是很多,量大无法操作。完全的成品才最合适。

    而且,她需要了解市场,还要有个能存放能储备的仓库。

    当天晚上,袁淼就在网上了解下目前粮食的情况,粟米黍米之类的有售,也可以较大量供应,并且有个商家还表示,他们有粗加工的,也就是混杂了壳屑的那种,但得量大,他们才会提供售卖。

    袁淼让商家发了份样品。第二天下班又跑了几个大市场,各种米粮都有售,而且价钱比超市便宜多了。

    *

    房子的手续很快就办好了,谢云溪领着人打扫整理了一番,又上了街——偌大房子要住人,总不好空空荡荡。袁博文如今虽挂了个闲职,但大小是个官,如果有同僚或朋友上门,太简陋了不好。

    她买了些花卉盆栽,又去看文房四宝,店家拿了幅画卷向她推荐,说是前朝大家莫有声的大作,如何如何好。

    谢云溪是看不出好在哪儿,她一个医生,看病还凑合,鉴赏艺术品完全不行。但袁博文是个举人,书房里总要有点东西装装门面,她买了画书纸墨。眼睛一亮,又看上旁边半人高的瓷瓶。这是供插放画卷所用,这里叫画缸。

    谢云溪眼睛发亮,是她想到一件事情——瓷器可是好东西!什么汝窑元青花之类的在现代那可是收藏家们的最爱!这里类似唐宋时期,瓷器的制作也很成熟了,富贵人家里也都喜欢摆放应景。

    她在沔州那边的房子里也有几件,听说是出自四大名窑。她是不懂好坏,买回来就图个好看和应景,混迹读书人那个圈子,要有差不多的爱好才能融入。

    店家见谢云溪盯着画缸看,马上向她推荐:“这件画缸出自汝州席家的窑坑,您看这胎质和釉色,细腻且色正,这可是件难得的上品。”

    谢云溪问了价。店家喜得眼睛都眯成了细缝,比划了个手势:“八十两。”

    谢云溪摇头,读书人的东西都贵,这玩意要换成其他阶层人的使用,价格立马会下降至少一半。她起的这个念头又不是非要画缸,吃饭的碗也可以。传过去让女儿在那边找个专家鉴定,到底跟那些价值不菲的瓷器有没有区别?能不能卖钱?卖多少钱?

    店家追着谢云溪:“夫人想出多少钱?”

    “五十两。”谢云溪随口说。

    店家愣了愣,居然点头了,说是谢云溪这次买的多,这画缸算是半卖半送给她,希望她日后多多光临。

    谢云溪心里诧异,明白是自己喊低了,便又让店家把旁边的同色的笔洗送给她,算是个添头。店家一脸肉疼,还是同意了。

    谢云溪心里也满足了。这两件同色瓷器一看就知道出自同一个窑坑,汝州席家是有名的制瓷器世家,汝州瓷器名列四大窑坑之首。这两件瓷器即便是不能卖钱,平常使用也不错。

    东西不少,店家主动表示送货上门,谢云溪留了地址,又去看其他。

    到家的时候,袁博文已经回来了。谢云溪问:“你们下班这么早吗?”

    袁博文不禁笑起来,过来帮忙拿东西。他是刚到职,也就是走个过场,认一认人,熟悉一下环境,差不多便回来了。上司想必被关正打过招呼了,还知道他新买了院子,很痛快便让他走了。

    “怎么买这么多东西?下次我跟你一起去。”

    “还有呢,一会就送到了。”谢云溪说。放下的东西便去洗手,“我听说城门要关了,有这事吗?”她问袁博文。

    袁博文点头,神情也严肃起来:“今天酉时就关,郴州那边出现瘟疫了。”

    谢云溪不禁愣住:“还是传开了。”

    其实她心里早就有底,先前所做不过是杯水车薪,绝对阻止不了瘟疫的扩散,但到底存了侥幸。后面一路过来,并没有再见到。晋州城内虽人满为患,但依旧井井有条,她就觉得有可能是自己误判了。毕竟只是见过一例,而且也只有一眼。

    “情况严重吗?”

    “郴州城内城外都有发现,城外的形势很严重,已经在大片死人了。城内的只有零散发现,郡守已经下令备药。”

    谢云溪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如果他们现在在郴州,说不定也逃不过这一劫,身处数量庞大的流民群中,防范的再好,也难以独善其身。

    “不过晋州内还没有发现,城内几家医馆的主事今天都被叫去商讨办法了。”

    谢云溪说:“今天让淼淼再传点消毒物品过来吧。”

    有备无患,环绕晋州的泗水河里也可以倒一些有效氯。虽然泗水河是活水,倒进去再多也会流走,但有效氯不管浓度高低都有杀菌的作用。

    城门关了,出不去,他们所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好。”

    正说着话,卖的东西送到了。谢云溪打起精神,让袁博文过来一起看:“你看看,这是我买的画缸和笔洗。”

    袁博文过手看了看,觉得还不错。

    谢云溪笑着说:“我这次买的可不是给你用的。”

    “我打算传给淼淼,让她找个专家看看,跟唐宋时期的瓷器有没有区别,有没有收藏的价值?能不能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书摊文学更新为老怀表文学,文章对不上请站内搜索】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