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架空 > 始皇爹驾崩前我的金手指上线了

1、 异兆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始皇爹驾崩前我的金手指上线了》1、 异兆(第1/2页)

    秦王政26年暮春。

    秦王嬴政以齐国拒绝秦使访齐为由,派遣蒙恬和任嚣两员大将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齐国,却被拒于高唐和平陆之外。

    蒙恬翻了翻舆图,最后决定带着大军驻扎在灵丘,这里粮草充足,渡河器具完备,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

    二人本想一鼓作气拿下齐国,谁料骁勇的秦军与齐军对峙三月有余,从春天到盛夏,数次欲渡河而不得。

    无奈,只得向咸阳发去奏疏,向王上求援。

    送走奏疏后,蒙恬有些憋闷地和任嚣说道,“带着三十万大军却被对面那群缩在乌龟壳里王八羔子挡了三个月,我二人还有何颜面去见王上。”

    信使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在昨日傍晚将奏疏送到了章台宫的桌案上。

    时值昧旦,心中压着军务的嬴政忽而从梦中惊醒,他摁了摁眉心,从床上坐了起来。

    殿内燃着零星两根蜡烛,已经许久不曾有人去挑亮烛芯,在烛光的阴影处束手立着几个寺人。

    听到动静,为首的寺人临小步上前,躬身低问,“王上,可有吩咐?”

    “取盏茶来,再去前殿连着蒙恬昨日送到的取几卷奏疏来。”

    头脑清醒,再没了睡意的嬴政打算趁着这段时间批阅奏疏,以便上朝时能及时和朝臣商讨政事。

    毕竟初定五国,天下实不太平,他虽欣喜王业初成,却也实在被繁重细碎的朝政搞得焦头烂额,宵衣旰食早是常态。

    一句“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与上。上至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的背后是无数日夜付出的心血。

    寺人临得令悄声退下,余下的人安静地点起青铜兽首华镫,肃穆的章台宫像一头沉睡的雄狮,随着宫殿主人的苏醒一下子活了过来。

    嬴政起身,手搭在膝上,大刀金马地坐在床边,穿着一身黑色的寝衣,半披着头发,微皱着眉头思索着今日下午刚到的前线军事。

    他原以为按着齐王建的软骨头,蒙恬二人率兵前去也不过是走一下过场,应当很快便能将这最后一国收入囊中,完成他一统六国的大业。

    毕竟,齐国已经四十余年未动干戈了,从海中煮之不尽的海盐带来的财富早就蒙蔽了齐人的眼睛。

    那些高官贵族们也大多被秦国的金银珠宝、珍奇异玩迷软了骨头,又岂是他虎狼之师的对手?

    想不到啊,没用了一辈子的齐王建最后竟然还有这份骨气和能耐,据地之利,将他举世无敌的大军拒之门外。

    到手的鸭子还能扑腾出水花,这叫嬴政心中忍不住有些恼怒烦躁。

    思绪纷扰间,嬴政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方才从梦中将他惊醒的那两只通体玄黑的雀鸟。

    秦人尚武,他亦时常出城狩猎,见过的禽鸟数不胜数,可如梦中那般灵性十足、威仪天成的鸟儿却从不曾见过,这叫他不由得想到了久远的传说。

    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

    只是——嬴政皱了皱眉头,他恍惚记得其中一只雀鸟体态十分幼圆,鸣声也稚嫩得很,浑不似另一只玄鸟那般羽翼神骏体态修长。

    若说的大不敬些,他倒觉得小神鸟的圆乎模样有些像是他昔年在赵国乡野避难时见的小鸡崽。

    却不知这个梦可是有什么深意?

    毕竟,玄鸟对秦人的意义不似旁物。

    嬴政神色轻动,心中揣测着,又有些微妙的期待,“田,今日朝后,你将太卜带来见孤。”

    “唯,下臣谨记。”一旁瘦高个的寺人田恭敬应声,心下思量着王上近日可是遇上了什么天生异象,怎么冷不丁地想起请太卜来说话。

    说来王上虽宠信术士,但他们近身伺候的寺人都知道王上并不迷信那些人,大多是抱着信其有的想法,不过是吃着那些人炼的丹丸确有几分成效这才广纳术士进咸阳。

    像负责占卜之事的太卜,若非卜算吉日、农时一类,王上鲜少召见太卜大人。

    他一直随侍王上身边,最近若说大事,也不过只有两件。

    一是王贲将军成功收取北代地和燕国,二便是昨日傍晚间才从灵丘送到王上桌案上的奏疏,难道是王上欲请太卜前来占卜此次能否攻取齐国吗?

    嬴政不知自己的一个命令叫寺人产生了那么多的想法,他只是莫名对方才的梦有些异样的情绪,对那一大一小的两只玄鸟也总有一种亲近之感,这才想着叫太卜来为他解一解梦。

    秦国上朝的时辰很早,卯时便要上朝,仍旧循的周制。

    没错,虽然嬴政他爹在位的时候就把周天子最后的老家都打没了,但也毫不影响务实的老秦人慧眼如炬循用周天子的许多制度。

    比如这个早上五点上朝的规定,实在是非人哉啊!

    索性夏日天长,卯时初上朝这件事比起冬日里来要轻松许多。

    也因此,秦廷冬夏两季上朝的频次是不一样的,遇上勤政的国君,夏日便是差不多要日日点卯。

    如今的秦国大臣就十分有幸追随了一位英明神武又十分勤于政事的明主。

    今日朝会,嬴政便只预备商讨一番蒙恬送来的奏疏,军情紧急,是战是退都要尽快决定。

    毕竟夏日一过,便要准备秋收,三十万大军滞留前线,便是田地里少了三十万黔首秋收,这可不是一件可以轻忽的事情。

    秦国君臣的朝会地点还是熟悉的章台宫。

    开朝会的前殿恢宏肃穆,比时下的绝大多数的屋宇都要开阔很多,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殿中清淳光润、玄鸟盘飞、祥云翻涌的铜柱。

    君臣相对,跪坐于席。

    嬴政一边将桌案上的奏书交与王绾、李斯、尉缭子、蒙毅、冯劫等重臣传看,一边沉声说了一遍的奏疏内容。

    “孤心中仍属意让蒙恬二人攻城,小小齐国欲拒我虎狼之师,不过负隅顽抗尔!”

    旁人还来不及说话,管钱粮的治粟内史先急了眼,连忙拱手劝谏。

    “王上,臣以为此举不可!我大秦数年来征伐不断,国库一直是勉力支撑,蒙将军所率三十万大军在外一日便多耗一日粮草,灵丘当地虽能支撑一二,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如此太过消耗国力,还请王上三思。”

    “内史此言未免言过其实,区区齐国一地,大军虽一时受挫,但以二位将军之能,拿下齐地计日可待,此时若撤军归来,一来期间消耗的一应粮草辎重便都白白抛费,二来未免打击士气,恐其他五国余孽再生事端。”

    反驳的是朝中以为坚决主战的武将,秦人崇尚军功,凡有仗可打,绝没有人愿意撤退一步,这位将军的话是朝中许多人的想法。

    治粟内史气得两眼冒火,这群莽夫,眼睛里就看得见打仗,粮库空的能跑马也不管,可怜他天天累死累活,头发愁掉了一大把。

    看着平日里文质彬彬的内史大人捋着袖子带着属官和一帮子嗷嗷喊着要打仗的武将们吵得脸红脖子粗。

    一旁有心支持王上的朝臣少不得为其气势所迫,讷口不言。

    眼看治粟内史颇有舌战群臣,坚决不同意的架势,嬴政亦是头痛。

    他如何不知治粟内史所言纵是夸大其词,钱粮不支亦是事实,但不提旁事,只说这三月余的军资支出,他实在不愿大军无功而返。

    他笃定齐国撑不了多久,只要拿下齐国,那齐人积攒了四十余年的财富便都悉归于秦,届时不提大军的耗费,便是国库也能充实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书摊文学更新为老怀表文学,文章对不上请站内搜索】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