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架空 > 大唐起居录(美食)

6、雨天看铺子吃茶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唐起居录(美食)》6、雨天看铺子吃茶(第1/2页)

    沈熙薇怀着期待的心情,渐渐睡去,却在梦中听见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前世,阴天下雨她便会和家人一起吃火锅,此时因恍然不知是梦,倒有了见到父母亲友的温馨。

    可晨鼓从不迟到,一阵“咚咚”声,把她从梦中唤醒,沈熙薇朦朦胧胧睁开了水眸,大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空虚感。

    直到用冷水洗了把脸,才有了几分含混着孤寂的真实感,不禁让她感怀起原主的身世。

    沈熙薇心中泛起微凉,踱步到了窗边,天幕上阴云浓重,昨夜那场雨好似要把大地浇透般一阵急过一阵,世界被卷的湿漉漉的,泛着一种腻人的潮气。

    她在窗边立了一会儿,街头零星的行人,皆是蓑衣蓑帽步履匆匆,全然没有停下闲逛的意思。

    所谓“刮风减半,下雨全无。”街上亦瞧不见小商贩的影子。

    沈熙薇感叹今日应是零收入了,毕竟这雨昨夜便起了,平康坊昨夜萧条,那几位都知娘子从自己这里购买的管状口脂便也没处展示去,自然带不来新的客户,因此,便失去了一起床便顾客迎门的红利。

    何况昨日她回的晚,也没做出多少口脂。

    且还欠着赵五娘的,沈熙薇如此思量着便取了四支口脂,每个色号一支,装进口袋打算给赵五娘送去。

    寻到赵五娘之时,她正在灶上煮饽饦,柴火噼啪作响,灶间热气翻滚,汤头咕咚咕咚的冒着泡,赵五娘动作麻利的将面片揪出叶子形状,又投进泛着热气的大锅里。

    她瞧见沈熙薇来了,热络道:“沈娘子用过朝食了吗?若是还未用过便来尝尝五娘的手艺。”

    赵五娘嘴上说着话,手上的动作却不停,早将飘起的面片用笊篱捞出,再投进羊肉汤底之中。

    然后不由分说的给沈熙薇盛了一大碗:“请沈娘子品尝。”

    沈熙薇恭敬不如从命,坐在了赵五娘的对面,淡笑道:“五娘盛情,儿便从命了。”

    吸满汤汁的饽饦软糯细腻,羊肉汤头浓郁鲜香,赵五娘做的吃食竟然十分不错。

    沈熙薇由衷赞美了赵五娘的厨艺,哄的五娘眉开眼笑,直到二人的羊肉饽饦见底之时,门外传来了喊声:“赵五娘在吗?想出赁个铺子。”

    “进来吧!”五娘抽出帕子拭了拭朱唇,起身去迎那人。

    食间挂了道碧色的帘子,帘子一掀,进来的是个老翁,穿着蓑衣,须发花白,人干瘦,却精神健硕,他手中提着一壶黄酒,应是阴天下雨想喝这口儿,赶着去买,回去路上又恰巧经过了五娘的邸舍,顺便来登记出租自己的铺子。

    赵五娘招呼道:“老翁有铺子要出赁?”

    那老翁点点头:“就在本坊南曲中,从前是个绣庄,我家闺女开的铺面,如今说了亲,嫁的远,便想把铺子赁出去。”

    “铺面多大,老翁想赁多少租子?”

    “不大,但若是做成前店后舍也够。至于租子嘛,每月3000文。娘子若是有空儿,随我去看看可好?”

    赵五娘朝食也用的差不多了,便道:“也好。”

    又转头对沈熙薇道:“沈娘子要不要一并去瞧瞧?”

    沈熙薇心想若是有个铺子倒好,即便雨天也能营生,左右今日也无生意了,于是便撑着把油纸伞跟着赵五娘一并往南曲去了。

    老翁女儿的铺子收拾的十分整洁,装修也新颖,本来是个绣庄,因此充满着娘子们的香气,若是直接改成卖美妆和成衣的铺子倒也不用大改动,只需将后面隔出来一些做成个卧室便可。

    要说在这地段,每月3000文钱也并不贵,可却超出了沈熙薇的预算太多。

    赵五娘知晓沈熙薇还未做几日生意,手头不宽裕,便和老翁商议,能否在价格上做些让利。

    “若是半年付一次租子最低2500文钱每月。切不可再还价。”

    沈熙薇思量道:半年交一次租子要交一万五千文钱,再要动土隔出个卧室,采买些生活用品,没有两万文钱可不敢想。

    赵五娘又和老翁攀谈了几句,便别了老翁和沈熙薇往邸舍走。

    到达邸舍之时,沈熙薇才想起自己一早便来寻赵五娘,是为了给对方送口脂的。

    此时便将口脂拿出给了五娘,又自嘲道:“打了五娘一顿秋风,又跟着雨中漫步了一场,倒是把正经事忘得一干二净。”

    赵五娘得了四管儿不同色号的口脂,欢喜的紧,只笑道:“好事不怕晚,这管状口脂甚美。”

    她欢欢喜喜的别了沈熙薇打算去对镜梳妆,临了又柔声对沈熙薇道:“方才那老翁的铺子实在不错,怕是不要几日就会赁出,若是沈娘子有兴趣,要早做筹谋才好。”

    沈熙薇行了个肃拜礼:“多谢五娘关心。”

    她在心中盘算,手中已备货的60管口脂,都卖出的话80*30+120*30=6000文,加上积蓄2200文,依旧不够。

    赚钱要抓紧,如此想着沈熙薇又返回自己的房舍之内,开始制作管状口脂。

    这场雨淅淅沥沥下到晚上还未停,沈熙薇劳碌了一整日,腰酸背痛的起身,通过今日努力,做了十八管口脂,加上昨日做的八管,存货二十六管,明日再接再厉!

    “咕噜!”肚子响了,她才想起除了早上那顿羊肉饽饦,一日未尽饮食,只得撑起油纸伞出门,心中祈祷着坊间还有食肆未关。

    因着接连的雨,洗去了平康坊的热闹繁华,邸舍周围的食肆早早便关了。

    沈熙薇只得继续往南曲走,想着南曲的艺妓大抵晚间才有机会出行,兴许食肆还能开着。

    平康坊的风俗,妓子白日不得出门,只有在每月八日、十八日、二十八日,艺妓们才可白日出门到寺庙听尼姑们说经,但出门之前亦要先交给“假母”一贯钱的押金1。

    至于其它白日出门的机会,便是有恩客叫去家中陪酒,不然就只能在深更半夜,四下无人之时,留过押金再好好讨好假母,得个在本曲转转的机会。

    沈熙薇撑着油纸伞,一路思量着走到了南曲。

    雨依旧在下,迎面来了一辆犊车,赶车的人穿着蓑衣带着蓑帽,可那拉车的老黄牛却好似不在乎绵密的雨,只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往前走,经过沈熙薇身旁的时候,还出人意料的停了下来。

    车帘一掀,露出宋都知的一张俏脸来:“夜深雨急,沈娘子这是要去哪,用不用三娘相送?”

    “宋都知见笑了,儿只是有些饥饿,想去寻些吃食罢了。”

    宋三娘巧笑:“本曲有家卢记食肆的玉露团子不错,方才出门之时见还开着,沈娘子不妨一试。”

    沈熙薇颔首,别了宋都知继续前行,不多时候,果然看见了卢记食肆的招牌。

    沈熙薇停住脚步,进到了食肆之中,点了一份宋都知推荐的玉露团子,等待食物上桌之时又不禁思量,这样晚了,又下着雨,宋都知去见谁呢?

    “女郎的玉露团子好了。”

    沈熙薇收回思绪,抬眸瞧见眼前开食肆的小郎君,颇为温文尔雅,看着便赏心悦目,再夹起面前的玉露团子咬一口,齿颊之中全是清甜的豆香味,亦泛着丝丝的柔香。

    是道好吃的小点,用豆粉烤的,还配了龙脑薄荷等香料,凝结成霜粉,再浇上糖蜜酥蒸熟,放进松木雕刻的模子里压实,即好吃又好看2。

    “夜深露重,另送娘子一杯茉莉花茶。”卢小郎君的声音格外清越动听。

    可沈熙薇却不敢应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书摊文学更新为老怀表文学,文章对不上请站内搜索】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