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360-370(第5/13页)
要求提了,藤正德也不忘摆出自己的筹码。
票房分红是不用多说的默契,缺什么都不可能缺少最现实的利益;除此之外,对还算年轻,暂时没有幕后经验的凌穗岁来说,藤正德脑子里的知识经验,他的人脉和关系圈,都是宝贵的财富。
凌穗岁认真听着,又忽然来了一句:“如果我没打算转行当导演呢?”
要知道,不是每个演员都有“演而优则导”的理想,以她的名气,也不害怕上了年纪后没有戏拍。
藤正德顿住,随后若无其事地把话题转移到他的新电影计划。
——那些都是添头,还是来聊聊电影本身吧。
顶多,附加价值卖不动了,在分红上给她多占一点……
藤导以前拍的都是原汁原味的功夫片,这次他决定解构自我,拍一部“筹备功夫片”的电影。
投资人的不看好,演员很难选,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甚至是上映后的低迷……都可以从他的真实经历取材。
这不是藤导心中真正的功夫片,但可以拍出功夫打戏。
他描述得蛮清楚,凌穗岁能听懂他的意思,同时也听出了他语气里的些许别扭。
凌穗岁:“冒昧问您一句——您是还没做好通过自嘲的方式来加入喜剧元素的准备,还是觉得拍这部片子,有点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呢?”
“这也太冒昧了。”藤正德觉得有点牙疼,“你说话委婉点能怎样?我今年六十八了!”
“那就是还不到七十,您年轻着呢。”凌穗岁回道。
托裴学海的福,对付这种老登……老一辈艺术家,她很有经验。
藤正德:……
他哼了声,心里却是非常非常满意的。
如果监制不懂导演,那两人的合作将是一场灾难。但现在看来,虽然他俩之前没接触过,也不影响精神上的同步嘛。
“你说的都对。”藤正德痛快承认,“人无完人,这正是我需要你的地方。”
“我想跟上这个时代,你肯定也有想从我身上得到的东西,不然你刚才就不会这么说了。”
指出问题,就是在考虑合作的基础上试探他的底线,不然一个能在国际上混出头的明星,不会轻易说直接得罪人的话。
凌穗岁并不意外自己的想法被看穿,对方要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就真的白混这么多年了。
藤导已经退了几步,她也要开始提条件了。
“首先,我希望电影主角是女性。我看过您的很多作品,如果把男主角性转成女性,同时也性转伴侣,对整部电影的情节和逻辑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您反对,请举例。”
凌穗岁的脸上就写着“我倒是要听听有什么功夫是女主角不能练的”,这种近乎挑衅的心态让藤正德皱起眉头,但他想了半天,一时还真不想出来。
他问凌穗岁:“既然男女都一样,你为什么要换?”
凌穗岁反问:“既然男女都一样,你为什么不肯换?”
藤正德:……
藤正德用沉默回应,凌穗岁这时笑了笑。
“那我退一步好了。”她说道,“我曾经和朋友讨论出一个想法,希望能在这部电影里实践。”
“藤导,你愿意尝试去性别化选角吗?”
按照凌穗岁的想法,电影里所有的角色都只需要设定性格,在选角上能者居之。谁演的好,谁更能打,就让谁上。
这种选角方式的优势非常明显,每个角色的可选择范围都翻倍了,优中选优的概率也翻倍了。
藤正德没有立刻回答,他想了想,还是说:“以男性为主角的电影,绝大多数女观众照样支持,但如果以女性为主角,部分男观众就不会看了——至少不会优先考虑。”
这部分人也未必全都仇视女性,但偏见和刻板印象绝对是难以移动的大山。
这话挺难听的,但凌穗岁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影视行业的现实。
就拿最近上映的《功夫大师》来说,即使它的主角是凌穗岁,观众喜欢的都是李茉,还是有“业内人士”点评,说迪兰德糊涂啊,换成男主角票房至少再涨十亿,女超英的受众还是不够广。
瞧瞧,有男的,功劳给男的;没男的,虚构一个男的也要出来抢功劳。
虽然这类言论的评论区底下都在骂,不可能成为主流,但也把岁丝和李茉粉丝恶心得够呛。
有男的票房就会好,那奇迹扑过的超英片都是假的咯?真是脸都不要了!
“这就是您需要衡量的了。”凌穗岁平静回复,“您是对自己的电影质量没信心,还是对男演员没信心,觉得他们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肯定会输给女演员呢?”
藤正德呵呵两声,这还没启动选角,候选人还不知道是谁呢,叫他拿什么比?
他说:“这事我一个人说了不算,还要问编剧的意见。我们讨论的是很笼统的概念,还没涉及到具体情节……也要考虑到角色性别比例的呈现效果。你说的这个想法,可以用在某些角色,但不能全片推广。”
凌穗岁托腮,很多电影是全男阵容,没人觉得不对;而只要考虑到有全女的可能性——甚至只是可能性,不是既成事实,他们就立刻意识到性别比例很重要了。
她不觉得自己太敏感,别人比她敏感多了。
她是女演员,这是和她息息相关的事情。如果她连这个都不关心,那还能关心什么?一辈子忍受别人说“换成男演员票房会更高”吗?凭什么?
但这种事情一口吃不成胖子,她只是被邀请的监制,不是出钱的甲方,藤导对她的意见采纳程度肯定有限。
没关系,慢慢来呗,她年底才满三十一岁呢。
第365章
这是对剧情的思考,也是对自己的疑问
剧组休息时间,荆心怡上网刷到了凌穗岁的热搜,有人在香江茶餐厅偶遇了她。
荆心怡的目光在这条热搜上停留,又点进话题页仔细查看。
被拍到的图很模糊,照片上的女人还戴了口罩,必须是铁杆粉丝才认得出这是凌穗岁——荆心怡确认了,就是她。
“她怎么跑香江去了……”
荆心怡的大脑飞速思考:“这不年不节,最近香江也没有颁奖礼和电影节啊……估计是要谈新作品了。”
想到这,荆心怡立刻将自己的猜想告诉旁边的经纪人,让他多关注凌穗岁和丰收传媒的动向。
她还是觉得他们在《易如反掌》拍摄前,联系上剧组的时间太晚了。再给她多一点时间,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经纪人觉得她想多了:“凌穗岁就去了趟香江,目前什么消息都没透出来,我上哪给你打听啊?没准人家就是去迪兰德乐园玩,也说不定。”
“不会的。如果去玩,肯定有更多照片。”
荆心怡很肯定地说:“而且现在功夫大师的热映期还没过去,她不可能在全球跑宣传期间自己溜去玩,这不是凌穗岁的做事风格。”
哪怕说她是为了新ip落地香江迪兰德,去实地考察下情况,听起来都比上面这个靠谱。
她又强调:“就是因为什么消息都没有,才更要打听,这说明人家对这个饼很用心,捂得特别严实。不然就算是为了蹭她的热度,这时候也该有五六个瓜冒出来了。”
她所在的公司,就经常做这种事,他们对这套流程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