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现代言情 > 买活

1240-12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买活》1240-1250(第11/18页)

是为了提升销量,还是扩张自己的影响力,提高广告的叫价——嗯,这从根本来说也是为了销量,他们倒也都有动力,掺和到这里头来。

    将来,小报说不准会成为我们华夏境内各派争锋的一个博弈场,能不能站住一块地盘,就得看是否把握住眼下这个时机了。也难怪,眉生姐这么迫切地让我们想明白,我们是谁,我们站在谁这边,我们想要什么……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可就不会再来了。”

    一忽儿想到自己办公室的变迁,一忽儿想到报刊界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忽儿,吴香儿又想到了顾眉生的赠言。她对于顾眉生的话,自然是最有感触的——否则,也不会在大学毕业之后,直接就投考吏目了。

    吴香儿的性格,比其余姐妹要强势得多,政治上更加敏锐,也更进取更主动——她是以为,看不惯的事情,就恨不得自己上手来做,如果有这个机会,就不要错过。而且,遇事也喜欢钻研总结,天生的人情也是练达,自忖便是进了官场,也能有一番作为。而她的心思也并不十分功利,能完成愿心,便已满足,对名利看得淡泊。

    她投靠宣化办公室,主要的动力,便是认为现在羊城港的书刊界,杂乱得有些不该,叫爱好读书的她,颇多腹诽,几次上书却也是成效不彰——从前些年到这些年,买活军衙门要忙的事情太多了,人才尤其是缺乏,稍微有些才干的,都是优先往工农生产的方向去调动,她在意的这个细处,很显然绝不是人才的第一去处,吴香儿也是无话可说:别的地方的确更亲民也更缺人。

    索性,她自己一发狠,便考了吏目,上任之后,也不着急,徐徐图之,先下狠手把羊城港那些不入流的小报揭帖,狠狠整治了一番,又查抄了一些错误百出的盗版书坊——主要都是以印教科书为主的,这不是误人子弟么?

    羊城港的书册市场,顿时就为之一清,余下的事情,吴香儿是打算慢慢来做的,做完了之后,倘已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她也可功成身退,或者谋一个闲职,方便她兼任自己的艺术兴趣,或者就干脆辞官归隐,重新回到姐妹们的怀抱中去。

    也是今晚,被顾眉生一语点醒,她这才意识到,她在政治上,仍然幼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信仰和理想——当然,对于道统,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也对六姐忠心耿耿。但要说只因为这些,便要投身到官场,想方设法立功向上,那又未免有些勉强了。

    吴香儿似乎只会因为自己某种具体的困扰,产生出较强的动力,譬如从前市面上充斥着的那些低俗小报,其中对于女性常见的无耻描述,以及陈旧过时的道德偏见,就令她极为反感,并且拒绝相信这种东西消灭不了,因而付诸行动罢了。

    “但这自然是短视的,窦小妹有句话很有道理,有些数字是不会合并消失的,只能转嫁。不是所有的博弈都是如此,但很多时候,对于社会资源的博弈,就是零和博弈。当资源有限的时候,勇于发声争取的那些群体,总有更大的可能得到满足,而其余沉寂的团体或许就会被无视和牺牲。”

    吴香儿想,“买下一份报纸的最好时机就是现在,洋番算是赶上这班车了,也不知道背后是哪个富有政治远见的人才在推动,这样的人才,真是太难得了,也是我们姐妹缺少的,我们这里最出色的眉生姐,在政治上也都是迷茫的。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最可能被夺走的又是什么,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得开始为保卫战准备什么。”

    当然,她们现在的生活,无疑是无可挑剔的,就算跟权贵相比,也不会差上多少,放在天下来说,更是千里挑一。但倘若只是因为眼下满足,便安于现状,那无疑也相当不智——这眼下别人都开始磨刀霍霍,到处拉帮结伙起来了,你还在采菊东篱下,真等他们来抢你的机会时,你怎么应对?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政治资源永远都是非常有限的,哪怕意图只是防守,也不可能什么也不做,而是要努力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否则,岂不是任人宰割了?

    “但我们这样的女子……我们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呢?连我也摸不清了,似乎在生活中,我们又很特别,又相当的不特别,要凝聚起来,比旁人更难。洋番不必说了,就靠肤色自然就可抱起团来,我们所敬而远之的那些吴江才女,她们也简单,靠亲眷,靠家门,从小就知道该怎么辨别同类……”

    吴香儿的住处,虽然不大,但也是雅洁体面,上下水、自来水、马桶,这些都是有的,只是电灯常坏,她工作忙,更换得不算及时,是个小小的瑕疵,今晚回家,灯泡又烧了,替换的好灯泡一时找不出来,便点起了蜡烛,她出神地靠在床头,抱着竹夫人,有一搭没一搭地给自己摇着蒲扇,暗自想道,“我们呢?唯一能肯定的,便是我们可不能信任那些书香才女,哼,她们打心眼地轻视我们,如此怎么配得到我们在政治上的信任和依附呢?”

    “可要说我们自己的信仰和纲领,却又摊手茫然了。恐怕连顾姐姐都想不到,为何会这么无所依归——我们也不是做工的,倘若做工去了,那么女工就是我们的归属,云县和我们同样出身的姑苏百姓,后来都去做工了,和我们渐渐地也不再联络。”

    “要说做吏目,我们也没有几个做的,不是唱歌写曲儿,就是作画、写戏、写话本子……其实,这些行当也有很多新式的女子,这种新式,说的可不是叶家他们那种新八股、新儒学般的新式,从出身到做派,可都是买地这般的豪爽。

    《衣食住行》的编辑就有点这个味儿,这些人虽然文笔还粗糙了一些,但为人爽气,至少在往来中,只见到他们对我们技艺的惊叹等等,并没有那种隐隐的轻鄙——想想也是,这都是苦出身,有什么好看不起我们的。指不定他们父母辈也有那风月行出身的呢。”

    吴香儿自己,虽然没有被养母收去,但她也是有过沦落风尘的危险的,她父亲早年被九千岁所害,家计从此就非常艰难,四处漂泊,其母因为将来无望,早就生出心思,要把吴香儿送到姑苏名伎那里去,讨个生活不说,还能带挈一下家里。因此吴香儿自小也学过伶人诸般技艺,只是还没被送养,买地就出了一个招贤令,于是一家人也随大流南下安身,这才免于正式沦落风尘。

    也是因为这段经历,她心里对于顾眉生等人,特别能体谅同情,比她们还要热情维护她们的尊严,对于姐妹们长大之后,在交际场中所受到的隐隐轻视,早有不忿,选择考取吏目,而不是继续留在文艺界,也有这个缘故。

    吴香儿本来对于这种轻视,没有特别的反感,几乎当成生活中所有其他不得不经历的不快一样,放过远离也就是了。因为她既然不能像是消灭羊城的那些刊物一样去消灭轻视,除了远离还能怎么办呢?

    也是今日,听了顾眉生的一语之后,心里翻翻腾腾,逐渐地有一把火烧起来了似的,暗道,“其实,我们的尴尬和孤独,也是因为我们选择的这个行业,如今依然很依托于旧学的土壤,我们受着旧学的滋养长了起来,也是得到了那些饱学之士的肯定,才有如今的发展。

    顾姐姐那句话是说透了,我们在这个行业中本来就是尴尬且孤独的,因为在这旧学的环境中,我们的身份只是玩物,本就是极为低微的,尽管一时经济阔绰,但这改变不了我们的地位。

    甚至于,为何我们特别反感叶家那些才女,而对才子似乎没有感受到明显的轻蔑?也不是才女的心胸特别狭小,而是因为他们也依旧在旧学的惯性中对待我们——旧学的士人,本来就是允许和伎子伶人相交的,倘若平等相交,又或者怜香惜玉,还能博得个没有门第之见的美名。可旧学的仕女,对伎子当然是要划清界限的,至少明面上要报以鄙薄轻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