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买活》1200-1210(第12/18页)
及罗刹国等等,如果没有这些买主,很多东西其实根本不会被生产出来,也就很难完成从奢物到大众化的转变。
在另一碗水里,欧罗巴国家到处逼迫别国开关,也是基于类似的动力,海贸需要活跃交易,活跃交易就需要市场,市场是稳定繁荣的根本。谢双瑶根本不知道,如果买活军在世界上没有其余市场了,这经济该怎么循环下去——当然那些国家尚在,但一次改朝换代可能会让市场元气大伤,需要长期恢复,在这段空窗期内,买活军该怎么办?经济能继续循环下去,不会出问题吗?
她不知道,谁都不知道,而且这并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买活军的确在不断地失去市场,每一次领土的扩张,都意味着市场的失去,以及财政负担的增加,从前敏朝是最大贸易伙伴,现在敏朝没了,货卖给这些国家,但如果有一天,这些国家一个个相继都没了呢?
毕竟,买地的道统对于穷苦百姓的吸引力,那是压根就不用多说的。很多时候,不是买地把自己的统治扩张出去,而是别人自动自发地倒贴过来,比如说黄金地——谢双瑶可以发誓,一开始她的确没打算和弗朗机人的四大总督区干到底,打一两仗,划下道来,各自发展不好吗?
可事实是,有些东西哪怕只是存在于那里,对敌人都是莫大的威胁,就能轻易地动摇了他们的根基。这也难怪四大总督区的总督,虽然根本没有来过亚洲一次,却也对她恨之入骨,认为她是罪恶渊薮中的七宗罪化身,伪装成东方贤人云云了。
目前来说,能不为道统所动的文明国度(原始地区不算),也就是身毒了,这个国家是有点奇葩在的,其余地方,哪个不是被买地的道统震撼吸引?一待时势,立刻就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道统中来。
当然,现在除了身毒之外,稍微值得一提的文明地区也就是罗刹和欧罗巴了,再有一个例子就是高丽、东瀛,但这两地的政权,也是风雨飘摇、岌岌可危,其百姓在和买地发生接触后,自发投入道统者为数也是众多,只是在艰难天候下挣扎的蕞尔附庸,不能引起大家议论的兴趣而已。
至于说南洋各国,受到道统的影响,也是极为昭著的。不过,这些近处的国度,要照顾起来也是容易,说白了真要归附的话,也只能用‘捎带手的事’来安慰自己了。但谢双瑶对欧罗巴的土地目前并没有特别的兴趣啊……
甚至如果仅从利益出发,还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比起被道统带来的变革搞得翻天覆地的欧罗巴,目前这个还有一定余力可以和买地贸易的欧罗巴,似乎对全球化经济模型更有作用一些。至少,买活军保住了一个奢物市场,可以利用对方支付的溢价来填补自己的开发成本。
“当然,如果欧罗巴人失去了非洲作为殖民地的话,那不管有没有道统,其实覆灭也依旧只是时间问题。”
徐子先虽然已是八旬老人,但思维仍是敏捷,很快就捕捉到了问题的关键,“恰好,此时,香美城等吏目回传的信息,又暗示了此地开发,难度要比黄金地大得多……”
非洲开发的难度有多大,谢双瑶比谁都清楚,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历史问题就能说清的,当然,在这碗水里,没有历史问题,很多东西都会简单一些。但的确如果要她来选,她也会选人少事少,资源一样丰富的黄金地来做战略重点。她摇了摇头,叹息道,“但依照欧罗巴那边可能的倾向,把非洲留给他们,这——”
“这又有悖于军主作为道统秉持者的原则。”徐子先为她说完了,“而这,可要比一时的艰难和得失重要的多。”
“徐老又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谢双瑶摇了摇头,也苦笑了起来,“这可比一时的艰难得失重要——如果仅仅只是一时的话。”
失去贸易对象,会导致建立在活跃海贸基础上的活跃经济体内部的崩溃吗?经济的崩溃会影响到政权的稳定吗?谢双瑶心想,哪怕是后世最出色的政治家,恐怕都没法以百分百的把握来答这一题,要求她一个成长型的农场主来答满分也太不切实际了。如果仅仅只是一时,那倒都好解决,可如果不是一时呢?后果谁来承担?
在这点上,徐子先也帮不到她,谁也无法预测一个全新的经济模型在失去了一只脚之后还能否维持稳定。不过,他很快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来帮助谢双瑶理清思绪。
“先不去看想做什么,且看能做什么,于进,可做的很多,先不说,若是想退,军主认为,能退得出么?”
谢双瑶立刻苦笑起来了,她吸了一口利乐包的仙草冻,“问得好——现在是想进,顾虑重重,想退,步履维艰,只怕退也退不出了,整个非常纠结。”
的确,在这个问题上,谢双瑶处于一个极度的纠结之中:她既不知道保持现状任其发展的后果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怎么做,该怎么做。甚至可以说,即便她想要把非洲留给欧罗巴,或许都办不到,在这个时间节点,黑奴归乡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你怎么去阻止?
最多只能是做到不过多的支援、组织,但要说阻断买地和非洲所有的交流和影响,这根本就办不到啊,船只出海,你知道它是去哪儿的?那是商船,没有向衙门报告行踪和目的地的义务吧?有时候,一刀切并不是懒惰,而是因为非一刀切的情况根本没法管,想要阻断,除非是闭关锁国,但这就根本无法列入考虑了。
哪怕抛开道德、情感,纯粹从利益来考量,要把非洲留给欧罗巴仍然是办不到的事情,谢双瑶再一次深刻地意识到,买活军所秉持的道统,拥有的先进生产力,其本身的生命力是多么的旺盛和活跃。
固然,这些都是她谢双瑶一手带来当世的,可这并不意味着谢双瑶就是这股子生命力的主宰,不,这东西自有它发展的规律,一旦落地生根,它自会吸引能接触到的一切精英,作为如今唯一一个得到大范围传播的超时代道统,它甚至或许还比原来那碗水更是所向披靡。谢双瑶已经深深地感到了这股子旋风的势能,而她似乎根本不知道这股旋风刮过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就早已经被卷入其中,只能随遇而安地四处飘荡了。
如果说今晚和徐子先的长谈,有什么确定结论的话,那就是——这股力,要往回拽,那是拽不回来了。不管怎么说,你能收拾心情,思量着自己该怎么往前走,谢双瑶乘着马车回到家中之后,并没有依照往日的习惯,直接去沐浴休息,而是重新打开电脑,吩咐谢先生不要打扰:不能再逃避下去了,乘着今晚,该对这大政拿出自己的态度来。退后退不了,可前进该怎么前进,也不能拍脑袋来,步子的大小,家底的厚薄,可能承受的冲突……都得立足于实际。
“换句话说……”她接连调用了十几个表格,同时戴上了防蓝光眼镜,“盘家底的时候来了……”
第1208章 家底比预想的好
◎羊城港.谢双瑶盘子越来越大◎
对于当家人来说, 盘家底一直是个让人心惊肉跳的活儿——一般来说,家底盘着总觉得薄,总有太多用钱的地方需要库里去支持,这还是不考虑账实是否相符的问题。
作为白手起家, 早年手底下都不超过十个伙计的当家人, 谢双瑶盘家底更是盘得都要吐了, 她对家底的掌握, 也有一个从事无巨细、了如指掌到逐渐放手的过程。之前买地主要是福建道一省之地的时候,基本还能做到心中有数,自从全取江南之后,别说她,就是庄素, 也只能掌握府一级的数字了。
到了这几年,随着盘子越来越大, 财政逐渐分为多个系统之后, 谢双瑶也意识到最需要与时俱进的就是财政这块, 包括庄素, 也感到心力交瘁,向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