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架空 >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18章 陈标和徐达亦未寝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第18章 陈标和徐达亦未寝(第2/4页)

贞道:“我不知道天书上写了什么让你这么激动,但你最好还是征求标儿的意见。若你看了天书出事,你让标儿和你媳妇怎么办?”

    朱元璋收回手,垂头丧气道:“好。”

    李贞想了想,道:“标儿来找你时,说担心你把天书的内容泄漏给朱大帅。以标儿当时的反应,他担心的只是朱大帅看了这本书,会灭了陈家满门。所以等标儿醒后,你求求他,再保证自己不会把书泄漏给朱大帅看,他应该会同意你继续看。”

    朱元璋指着自己:“但我就是朱大帅。”

    李贞眼皮子抬了抬:“你不是陈国瑞吗?”

    朱元璋垂下脑袋想了想,然后使劲点头:“没错,我是陈国瑞!”

    李贞嘴边浮现淡得几乎看不清的笑意,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拿过朱元璋手中的药碗,转身离开。

    朱元璋手撑着下巴,端详着儿子乖巧的睡颜。

    看着看着,他突的也困了,便蹬掉鞋袜,脱掉外衣,挤开儿子,也躺在了榻上。

    半睡半醒的陈标嘴里嘟囔了几句,蠕动蠕动,给他爹让出了半个空位。

    待朱元璋躺好后,陈标不顾天气还炎热着,一个打滚,滚进了朱元璋怀里。

    朱元璋一手搂住儿子,四仰八叉呼呼大睡。

    此刻天空突然一声霹雳,在昨日祭奠扬州百姓时变阴的天空,终于下起了雨。

    是年,天下大旱,江浙水泽之乡也多日未见雨水,全靠着江河湖海中的水度日。

    战乱之年,曾经有的水利设施也已经荒废。农人们仅靠着肩挑手提,能浇灌多少田地?何况到处兵荒马乱,他们稍稍走远一些,可能就会遇到贼兵流寇。

    祭奠已经结束,那仅存的十八户扬州人在第二日,仍旧来到石碑前,默默为那柏树林下的邻里乡亲烧纸钱。

    当空中霹雳声响,他们抬起头,雨水落在他们脸上,先冰冰凉凉,后竟变得温热。

    “下雨了啊……”

    “这都一个多月没下雨了吧?”

    “是龙王爷终于显灵?”

    “我们又没向龙王爷祈雨,龙王爷怎么会突然显灵?”

    几个红巾军士兵跑过来,递给他们树皮蓑衣:“你们身体不好,别好不容易熬了过来,又感染风寒。”

    扬州城仅存的老人们接过蓑衣,不断道谢。

    一个红巾军士兵望着天空:“是他们终于哭出来了吗?哭出来就好了,哭出来就能升天了。”

    扬州城的老人们愣住。他们再次抬头。

    今日这场雨,居然是太阳雨。

    雨点很密集,但太阳居然能透过乌云的缝隙普照大地,每一滴雨帘,都映射出了彩虹的色彩。透着雨帘看向天空中的乌云,好像乌云都变成了七彩祥云。

    老人们身披蓑衣,仰面朝向天空,让温热的雨滴顺着脸颊流淌。

    “是、是啊,是他们终于高兴地哭出来了啊!”

    轰隆,又是一声雷鸣。

    宋濂和叶铮身披蓑衣斗篷,手提着黄纸,也正打算来石碑前祭拜,正好看到这一幕。

    自汉时起,儒生们就相信天人感应一说。

    天下大旱,是元之失德。

    那扬州这一场雨,是否是上苍感应到朱元璋心中的宏愿呢?

    “宋先生,叶先生,雨越来越大,是不是该先避雨?”常遇春担心这两个重要的大文人淋雨生病,劝说道。

    宋濂清高,因常遇春盗匪的出身和那日对蓝玉的坏印象,不爱理睬常遇春,只微微点头。

    叶铮游走山村小镇四处教书授课,对常遇春这种做过小恶的人容忍度很高。他认为,这些人正是最需要教化的人群,才能预防他们将来做出更大的恶。

    所以,他提点道:“常将军,你说这场雨,是不是因为朱大帅发下的宏愿?”

    常遇春疑惑:“宏愿?”

    叶铮道:“我听闻常将军以前也是普通农人。即使盗贼不愁衣食,但若被逼无奈,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做这刀口舔血的活。”

    常遇春道:“那是自然。”

    叶铮道:“人不被逼到绝路,不会愿意成为恶鬼。朱大帅发下宏愿,希望这天下不再有人被逼上绝路,成为不甘不愿的恶鬼。”

    常遇春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想说什么,但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他投奔朱元璋时对朱元璋说,他认为朱元璋有雄才大略,想跟着朱元璋讨一个前程。

    但他没和朱元璋说的是,他跟随刘聚到处抢掠时,遇到过元军,遇到过其他人率领的红巾军,遇到过徐寿辉的军队、张士诚的军队、韩宋的军队……那些军队都和他这样的匪徒并无区别。

    唯独他到了和州,遇到攻打和州的朱元璋军队时,发现朱元璋的军队居然纪律严明,不害百姓。于是,他才认定了朱元璋。

    常遇春本以为,朱元璋能约束手下,让兵不像匪,是有大志向的表现。他才认定了朱元璋。

    事实真是如此吗?

    就算是如此,他又为何会认为朱元璋爱惜百姓,就是大志向?

    越发浓密的雨滴唤回了常遇春的神智。

    他看向叶铮,对叶铮拱手:“先生,如果我从现在开始要读书,应该从哪本书读起?”

    叶铮脸上浮现笑容,宋濂也将视线投向了常遇春。

    叶铮道:“将军可识字?若不识字,或许将军可向李公借陈家标儿给幼弟所画的识字图册。不要小看标儿的年龄,就算是我,也没想过做出如此有趣的启蒙书本。”

    宋濂插嘴:“标儿所做的识字图册居然是讲的历史故事。对一般孩童而言,或许《三字经》《千字文》开始学起更为妥当。但将军读书是为了明理,或许以史为镜,再辅以经义更有用。”

    蓝玉忍不住道:“那陈标才五岁!”

    宋濂冷冷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即便是五岁孩童,身上若有超出他人的长处,以孩童为师有何不可?将军还不识字,标儿已经读了几年书。”

    蓝玉:“可是……”

    “蓝玉!”常遇春制止道,“李先生有意让标儿为军中将领子弟授课,你将来也会成为他学生,不可妄言!”

    蓝玉如遭雷劈。

    我?五岁孩子?授课?

    我我我……!!!

    常遇春道:“谢叶先生和宋先生指点。待我回应天,立刻向李先生借书。”

    他停顿了一下,想起军中传言,陈国瑞来到了扬州,正住在徐达隔壁。或许他可以直接去拜见陈国瑞。

    宋濂对常遇春点点头:“你有这心性便不错。”

    然后,他又看向蓝玉。

    朽木!

    叶铮也对常遇春笑了笑,道:“雨大了,常将军,我们先回去吧。”

    然后,他也看向蓝玉。

    朽木!

    蓝玉:“……”

    虽然他听不到对方心声,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鄙视。

    蓝玉从能跑能跳起就跟着常遇春当小盗匪,后来又跟着常遇春当小兵,一直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

    好不容易姐夫当了大元帅,自己今后日子能变得好过了,看不起他的红巾军将二代们也视他为朋友,愿意带他一起玩。

    结果他第一次在好兄弟的怂恿下跋扈,就被一顿揍。

    姐夫对他失望,大帅对他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书摊文学更新为老怀表文学,文章对不上请站内搜索】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