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架空 >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4、第 4 章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4、第 4 章(第2/3页)

了血——他管理陈记商队的护卫队,押运货物粮草,恐怕遇到的袭击比一般的朱元璋麾下小队还多。

    下午朱文英和朱文忠、朱文正切磋了一下,三人武艺都不相上下。朱元璋十分满意。

    朱元璋问道:“英儿,你想不想从军?”

    朱文英还未说话,陈标道:“英哥去呗,立点功劳当个军官,以后好罩着我。就算不能封爵,有了官职总比当商人好。商人也就乱世的时候能风光一二。”

    朱文英看着陈标,表情十分不舍。

    陈标仰头道:“英哥,你和我爹一样,打完仗就回家,我一直在家等着你。有什么舍不得?”

    朱文英揉了揉陈标的脑袋,道:“我走了,商队护卫怎么办?我不放心其他人。”

    朱元璋笑道:“这简单,你、文正、保儿轮流回来担任护卫不就成了?你们年纪小,不能老打仗,还是得多读书。回家来,标儿正好带着你们读书。”

    朱文英很高兴,朱文忠也连忙道好,只有朱文正露出一个生无可恋的表情。

    朱元璋当即一脚踹向侄子:“以前咱们哪有机会读书?现在让你多读书你还不乐意!”

    朱文正惨兮兮道:“我一听那些之乎者也就想打瞌睡,我也没办法。”

    陈标老气横秋道:“让你读书又不是让你考科举,你不喜欢之乎者也,让人把经史子集里的文章写成通俗一点的故事,你……哎!”

    朱文正立刻把陈标抱起来,用自己刮得只剩下胡茬的粗糙脸颊使劲蹭陈标的豆腐脸:“标儿,有你这句话,堂哥我就不担心了!我能不能读好书,就全靠你了!”

    陈标使劲推朱文正的脸,推半天都推不开,气急了喊“救命”。

    朱元璋乐呵呵地看着儿子气急败坏,朱文忠捂着双眼当没看见,只有朱文英试图从朱文正怀里把陈标抢回来。

    朱文正哪能让朱文英抢?他学朱元璋把陈标顶脖子上,拔腿就跑。

    陈标一个后仰,差点倒朱文正背上,被朱文正倒着背。还好他动作敏捷,抓住了朱文正的头发。

    朱文正嗷嗷叫:“标儿,别抓头发,痛痛痛。”

    陈标气呼呼叫道:“那你放下我!”

    朱文正:“那你抓吧,我就不放,嘿。”

    陈标气得使劲薅朱文正的头发,把朱文正的头发薅成了乱鸡窝。

    朱文英叫道:“保儿,帮我拦住他!”

    朱文忠捂着眼睛,坐在凳子上的屁股一扭,背对着朱文英。

    朱文英:“……”

    他只好求救地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拍着大腿笑着大喊:“侄儿!跑快点!别被英儿抓住!”

    朱文英:“……”

    他停下脚步,转身离开。

    朱文正也停下脚步,好奇道:“阿英,你不追了?”

    朱文英微笑:“我去找娘来救标儿。”

    朱文正惊骇:“喂喂喂!别找婶婶啊!”

    朱文忠立刻放下手,苦着脸道:“阿英,不至于不至于。”

    朱元璋:“站住!”

    朱文英冷笑一声,朝着后院跑去:“娘!文正和爹欺负标儿。”

    朱文忠拍了拍胸脯。还好还好,和我没关系。

    朱文正把陈标放下,和朱元璋一起去捉朱文英。

    这下轮到陈标在地上跳着小脚拍着小手:“英哥快跑!让娘来教训他们!”

    后续事情发展,咱们给老朱一个面子,就不提了。

    什么被训了半个时辰,写了多少字保证书什么的,我们全都不知道。

    朱元璋和朱文正两叔侄对朱文英挤眉弄眼,做口型骂朱文英“告状狗”。

    朱文英帮陈标摆碗筷,笑而不语。

    当朱元璋和朱文正被马氏训完的时候,徐达和汤和又来蹭饭,朱文忠的亲爹、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也来了。

    李贞是朱元璋还活着的唯一同辈亲戚。

    朱元璋从小家里就贫穷无比,二姐和二姐夫李贞家是唯一吃的饱饭的亲戚,多次接济朱元璋。

    战乱开始后,李贞颠沛流离,几经濒死,至正十三年(1353年)于滁州投奔朱元璋。

    在郭子兴死之前,朱元璋过得并不好,李贞这个带着拖油瓶的朱元璋二姐夫一直跟着马氏搞后勤,并不为多少人所知。

    直到至正十五年(1355年)郭子兴死了后,朱元璋才能算得上一方领袖(还是较弱的之一),本文主角陈标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生。

    一年后,陈标因为亲娘一句“锅里一滩肉”吓到,主动暴露成为“神童”,李贞自请隐姓埋名成为“陈国瑞”的亲戚。

    经过朱元璋的一番操作,几年后李保儿参军的时候已经是陈国瑞的外甥,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改名为朱文忠。

    他自己的侄儿朱文正也几经折腾,成了陈国瑞的侄子,再辗转被朱元璋收为义子。

    朱文英这里的操作更简单。这年头孤儿认好几个干爹多正常。

    因为朱元璋的义子非常多,改名叫“朱文x”的有二十来个,口头上认了后不管的都不知道有多少。这三人又都只是十几岁的半大小子,隐藏在朱元璋的义子中毫不起眼。

    他们的身份,就这么轻松的变了。

    至于有人提起曾经投奔过朱元璋的亲戚时,朱元璋放出消息,他的亲戚带着嫡子藏了起来,以在朱元璋势力覆灭后,为老朱家留下香火。

    在乱世这很常见,其他势力的首领也有偷偷藏儿子。

    李贞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知道自己和李保儿的未来都系在朱元璋身上,一直谨小慎微地维系着和朱元璋的亲情,所以才主动放弃“朱元璋亲戚”的身份,去当“陈国瑞”亲戚。

    历史中,他即使已经被封侯也不续娶、不纳妾、不生子,守着儿子十分节俭地过了一辈子,并时常用自己当农民时的经历告诫子孙要节俭。

    李贞也死在朱元璋前面。

    他死的时候和汤和死的时候一样,朱元璋和已经病得不能说话的李贞对着哭。李贞病逝后,朱元璋罢朝三日。

    朱元璋活得太长,他的发妻马皇后、爱子朱标、嫡孙朱雄英、唯一的同辈亲人李贞、最好的发小汤和与徐达、最忠诚的外甥李文忠、最信任的义子沐英……统统死在他前面。

    侄子朱文正则是背叛了他。但他仍旧封朱文正八岁幼子当靖江王,传了十四代。

    能维系他“朱重八”甚至“朱元璋”这个身份的人统统早早死了。

    朱重八和朱元璋也就死了。

    活下来的是疑神疑鬼的暴戾老疯子洪武皇帝。

    这些都是后话。

    直到朱元璋灭陈友谅之后,才显出一方雄主的气魄。

    现在陈友谅都还没噬主,朱元璋也只是一个夹缝中不起眼的小诸侯,包括元庭在内的诸多势力都没把朱元璋放在眼中,不认为朱元璋有逐鹿中原的可能。

    但他的亲朋好友都还带着笑容环绕着他,唯一的侄子朱文正也没有背叛他。

    朱元璋见到李贞来了,就把写保证书的苦恼抛之脑后,挥舞着大手招呼着:“姐夫!标儿亲手炖的羊肉!咱们可有口福啦!”

    李贞开玩笑:“我有口福的时间多得是。”

    朱元璋笑骂道:“那你别吃。”

    李贞笑道:“不行。以前有口福是以前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书摊文学更新为老怀表文学,文章对不上请站内搜索】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