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综武侠世界当姐姐》400-420(第11/27页)
地看了一眼马上的吕布,抬步往边上走了几步,让出充分的空间,让吕布和他身后的马车通行。
“吕布,下马。”注意到前方有情况的月月掀开马车的门帘,直接给吕布下了命令。
吕布含糊嘟囔几句,动作上倒是没有任何犹豫地立刻下马。
他动作帅气地落地,对着看了全程的少年张扬一笑,似在说:“看我动作够帅吧!”
少年瞥了他一眼,毫无情绪地准备离开。
“这位公子请等一等,”从马车上下来的月月快步走到少年面前,对他行礼道,“我们初来乍到,犯了此地规矩,多谢公子提醒。”
少年见她礼仪规范、仪态端庄,表情和缓了许多:“无妨,不知者无罪。你们日后多加注意便好。”
少年态度温和,但他没有兴致与陌生人多言,便说了告辞。
“不知公子家住何处,也好让我们姐弟改日登门道歉。”月月又道。
少年抬眸看了月月一眼,轻声道:“不必,令弟并没有冲撞到我。”
他是真心不欲与吕家姐弟多缠,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后,便干脆离去。
“外乡人,荀氏岂是这么好攀附的?”围观全程的路人在少年走后轻嘲道。
“荀氏?”月月重复他的话。
路人点头道:“是的,荀子的那个‘荀’。你知道他是谁吗?”
“他谁啊?”荀氏少年说话时,语气一直十分优雅和缓,但是直面他的吕布敏锐感受到了他骨子里的傲气冲天。
若论傲气,吕布不比当世任何人少。所以他直觉对这个傲气少年感到不喜。
路人摇头晃脑地背出少年的身份:“神君荀淑之孙、济南相荀绲之子,荀彧!”
“哦,不认识。”吕布道。
路人深深地看了吕布一眼,意味深长道:“想在颍川吃得开,不认识荀氏,不认识荀彧,怕是难喽!”
他说完这句话,摇了摇头,慢慢走远。
拉着云梭缰绳的吕布凑到月月身边,小声问道:“月姐,得罪那个叫荀彧的没问题吧。”
月月白了他一眼,没好奇道:“你猜有没有问题。小弟刚到颍川,还没拜师成功呢,你就把在颍川文人圈子势力最大的荀氏给得罪了!”
“啊这……”吕布看着扒着马车窗框往外眨巴眼睛的吕石,只觉得脑袋嗡地一下变得老大。
*
[宿主倒也不必如此悲观,这不是一个极好地接近荀氏的机会吗?]系统见月月气鼓鼓地坐回马车,贴心安慰道。
作为系统的老搭档,月月如何看不出系统心中想法:“你是不是又想让我借机和荀氏搭上关系,日后若是能进荀氏的藏书房岂不美之?”
系统发出“嘿嘿”的电子音:[宿主真是深知我意。]
月月摸了摸下巴,沉思道:“虽然我确实有与荀氏交好之意,但是上门道歉和上门拜访的悬殊,真的很大啊!”
月月来颍川之前,自然是做好了相应的规划。
像荀彧,自然是她必须要争取的人。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要知“荀令留香”,就是因为荀彧本人极好熏香,到别人家中造访,离开后他的位置几日都有香味萦绕,久久不散而形成的典故,后世可是专门用这个词形容美男子的。
荀彧,毫无疑问就是她的香药铺子的天选代言人!
只要荀彧日日使用她的香药,她的香药销路在颍川何愁打不开!
现在的问题是,人家荀彧已经用上她的香药了,她还没有凭此和人套上近乎,自己的弟弟先把人给得罪了!
“如何能让原本平顺的生活多起波澜?”月月掐着吕石的脸颊问道。
吕石呆呆地看着月月,不知该如何作答。
月月叹了口气,给出答案:“认识你二哥就行啦!”
*
上门道歉不准备重礼显然是说不过去的,月月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定下没有创新,但是绝对不会令主人家不悦的礼物。
她辛苦从九原运到颍川,准备作为镇店之宝的一座博山炉。
这座博山炉高达九层,采用鎏金工艺铸造,炉盖高耸如山,点缀有奇珍异兽、隐世仙人。焚香之时,有冉冉香烟升起,呈现海上仙山云雾缭绕之景。
当吕布得知此炉即将随他们一同前往荀家,他顿觉太阳穴砰砰直跳:“这也太夸张了吧。”
正在挑选随炉附赠的香药的月月抬头,提醒他:“你别忘了我们家是做什么的。这博山炉虽然稀罕,但想要再弄出来一个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他们不会因此觉得我们不够文雅吗?”难为一向傲气的吕布承认自家底蕴不足。
月月拍了拍博山炉,听它的发出嗡嗡地响声,坦然道:“我们是没他们文雅啊,要不然怎会千里迢迢过来求学,以求增加自家文化素养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3-09-24 23:17:51~2023-09-25 23:58: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柒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09章 三国梦飞将在3
“吕家有此态度, 也算有心,”沐休在家的荀绲见到随月月和吕布、吕石的博山炉后,对安静立在一旁的荀彧道, “吕石在颍川求学期间,你多看顾吕家姐弟一二吧。”
荀彧抬眸看了一眼散发出阵阵香烟,令整间书房都跟着带了点仙气的博山炉, 回道:“儿子知晓了。”
他慢慢退出父亲的书房,微微低头,还能闻到淡淡的香气。
“雪中春信……倒真是个好名字。”回味着吕家随博山炉一同送来的新香,荀彧点评道。
*
“你怎么这么多日都没出门参加宴会,这不是你的风格啊?”荀彧这日在家读书,忽有下人通传他的好友戏志才造访。
戏志才是与荀彧关系极好,是荀家常客,说是下人通传,其实他直接就跟着一起进来了。
此时正值仲春,颍川的风还带着阵阵寒凉,但戏志才已迫不及待地换上宽大的衣袍, 拿着一把折扇没事摇那么一两下。
戏志才凑到荀彧身边, 随手翻了一下他正在读的书。
“唔,《论语》。还以为你沉迷于什么新书, 没想到竟是这等开蒙读物。”戏志才疏懒地坐在荀彧身边,端起荀家仆从斟满的酒,一口饮尽。
“不是说最近想多参加宴会,到时候好在许劭、许靖两位先生的‘月旦评’上得个好评吗?”戏志才随口问道。
许劭、许靖是汝南郡的两位名士, 他们两人每月都会公布对时人的评价。
此间有意踏入政坛的青年人想要日后有所建树, 要求之一就是拥有当世清流名士的好评。他们都希望早日获得诸如许劭、许靖等名士的佳赞,以此来养名立誉。
荀彧捋平书页的折痕, 回道:“此事不急。”
戏志才笑道:“你确实不急,我今日听说南阳何颙已经给你作了‘王佐之才’的评价,待你决心入仕之时,绝对不缺招揽之人。”
日前见到何颙当日就已经听得此评的荀彧淡定道:“此事不急。”
他如今年方十一,真的没必要着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