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言情 > 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30-40(第19/20页)

被说得心动了。

    尤其是没娶妻和家庭不睦的军卒。

    列祖列宗可以用来尊敬,但若是在死后的世界,他们肯定更愿意与同袍相处!

    而对于“不必考虑意见”的家属而言,厚葬本就是父母意愿不得不从、乡邻众口不得不从。

    如若军卒本人意愿就是葬入陵园、且君王也不准他们将遗体带回去安葬。

    那就无法指责他们了。

    【大型战争结束后,战死的秦卒越来越少,又有很多老兵请愿。】

    【这秦二就没法答应了,若是秦卒都葬在陵园,那骊山之大也葬不下这么多士卒。】

    【但她也没有完全拒绝秦卒的请愿,军功在五大夫及以上者,可自请葬入陵园。】

    【这些规定延续至今,为国战死/军功足够者可入军魂陵园。】

    【军魂陵园从无奈的栖身之所,转变成将士的最高荣誉。】

    【之前有朝代打算另寻他处修建陵园,但军队不愿意,于是之后每朝每代都是沿用骊山的军魂陵园。】

    这下蒙恬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他已决意死后葬入陵园。

    将士的最高荣誉!

    英布直接揽住周顺的脖子:“我燎原一营的将士都要在陵园为邻,你让公主给我们营单独留块地!”

    力气太大差点给他的指导员勒过气。

    周顺以手肘撞开英布,扭了扭脖子才无奈叹气:

    “现在已经不是一营了,以后会是第一军。”

    英布很是不满:“那能一样吗?一营那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兵!”

    周顺板起脸:“英布!你要是准备当一辈子的营长,确实可以说这种话。但你以后不是!难道一军的兵就不是你的兵了?”

    英布寻思半天,都没想出话来反驳。

    和蒙恬英布这类早就知道自己为何而战的将军不同,大多数秦人只觉得军魂陵园陌生,陌生到他们无法理解。

    而墨家张行深感忧虑。

    大型战争结束后,还是不断有军卒为国战死。

    朝代更替间,战争依旧没有平息。

    【陵园和始皇帝陵之间的山峰上合葬着秦二和韩信。】

    【军魂陵园入口有秦二亲笔题书的“青山埋忠骨、帝陵守军魂”。】

    【千古一帝嬴政与圣皇嬴云曼共同守护的军魂陵园,其他朝代拿什么来比?】

    【所以哪朝的将士都拒绝换地方。】

    【强行换的结果,那大概就是军队把君王给换了。】

    秦二之前果真只是在狡辩。

    让他去守护陵园?

    本该愤怒的嬴政看着“千古一帝”的称号那是半点都怒不起来。

    嬴云曼暗自庆幸后世人会说话。

    她当然也可以夸“千古一帝”“祖龙”,但从她嘴里说出来似乎没有多少可信度。

    这一个月来她换着各种角度迎合祖龙,但每次都是事倍而功不及半。

    看到“军队把君王给换了”时,嬴政眯了下眼。

    这后世的君王,远不及秦!

    ………

    千古一帝?

    后世人对嬴政的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张良很想将其归咎于秦二,因秦二的推崇,始皇帝才得后世人推崇。

    但他聪明到无法自欺欺人。

    华夏论源于始皇帝的“大一统”,这才是始皇帝获誉“千古一帝”的原因。

    而绝大多数的秦人自主思考的能力有限。

    除非是节葬这种切实关系自身利益的事情,否则他们更愿意接受天幕的说法。

    哪怕他们本身很难接受暴虐的始皇帝被称作千古一帝。

    天幕这么说,他们就只能这么逻辑自洽:

    始皇帝是好皇帝,只是方士的毒丹才让他变得那么暴虐。

    ………

    原来帝陵守军魂真是字面上的含义。

    陛下与太子……

    热血倏然上涌,秦卒的目光变得极为坚定。

    燎原征纳兵卒的各处突然出现骚动。

    天幕有变,能延期的事情本来都该延期。

    但愿意入伍为秦而战的秦卒突然就变多了,就连已经服完徭役的秦人都在赶来!

    周顺顾不得和英布理论,连忙组织人手维护秩序。

    【给大家看看我在秦二墓拍的军魂陵园。】

    白色的蜿蜒道路如一条条银链在山峦间环绕穿梭。

    银链之间填满青草,每座隆起的青草丘后都有一棵笔直的松木。

    草丘前立着石碑。

    无数的石碑排列在数座山峦之间,宛如训练有素的军队正枕戈以待。

    骊山的秀美中和了军队的杀气,让这望不到头的庄严陵园唯有肃穆。

    此为……

    青山埋忠骨。

    【忘记标记了,不过应该很好认——中间的山上埋葬着项梁及大多数飞羽军的将士。】

    【军功最高的飞羽军就是显眼啊。】

    【羽哥真是个人才,先闹着要厚葬项梁。后来因军功荫祖地,就让族人将项梁的遗体送回会稽安葬。】

    【等仗打完了,他回来看了眼军魂陵园,又找秦二吵着要把项梁的坟迁过来。】

    【项梁要是泉下有知,必然满头问号。】

    【理论上这时已经可以鸟尽弓藏、甚至借机清算。可秦二允了项羽的要求,只是立即打上不准再迁坟进陵园的补丁。】

    “有知”的项梁心中无限感慨。

    秦二是真爱才啊。

    在他看来,项羽做错的事比韩信严重得多。

    即便已经用不上羽,也依旧礼待他,而不是最后再来算账。

    “羽,这次就不要迁墓了,”项梁笑道:“我直接去陵园就是了。”

    项羽绷着脸点头。

    那二十一块万名碑、那些沉默的飞羽军墓碑,终究触动了他。

    【羽哥降秦后就去了上郡对战匈奴,此后一直在外征战,打完罗马才踏入咸阳。这时候秦二见到的是一名为秦征战数十年无归的老者,怎么可能再去清算。】

    【其他在外征战的将士或多或少都回过几次家,唯有项羽从未离开战场。】

    【连封王封侯的仪式都自请免除,没去咸阳受封。】

    【羽哥自领的是他所领九郡中人口最少的上郡,最后也是终老上郡,已经说明了他为什么这么做。】

    【——九郡里只有上郡没有项羽反秦时杀俘屠城的受害者。】

    【要是羽哥早点遇上他的指导员,或许就不会做那么多错事。】

    【早点遇上搞不好那指导员就被他嘎了,要不是败给韩信被狠削一次傲气,又在项梁的劝说下接受招降再被削一次,桀骜如项羽能听教?】

    【说的也是,项梁教他读书也没见他好好学。】

    【要是多读点书,或许不会残暴至此。】

    杀俘、屠城。

    秦人看到这两个词,自然是极为不适,又被挑起先前对项羽的痛恨。

    但另一方面,他们也看到了“所领九郡”。

    除了会稽郡和上郡,还有七郡因他而免除田赋。

    最终,痛恨的情绪逐渐隐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