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百合耽美 >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130-137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130-137(第8/13页)

半辈子的储君人选,不到两日便强势确定了下来——正是三皇子。

    哪怕三皇子倾吞江南赈灾款,无才无德,唯一的岳家徐将军又是个挂名蹭功劳的,可依旧挡不住贵妃娘娘受宠,三皇子本人得皇上的心啊!所以即便朝堂众臣大多数都持反对意见,胡丞相更是带领不少阁老静坐大殿之上,以示不满,皇帝依旧任性的坚持选择。

    整个三皇子党皆兴奋不已,自以为得了从龙之功。

    而大皇子这边则灰心丧气,一股大势已去之感。

    “要我说,还是您优柔寡断,在开封时若不是您劝我谨慎守礼,静待机会,我们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事情走成这样!”

    大皇子略带埋怨的看向胡丞相。

    那个时候,圣上都中风了,正是混乱之时,若是抢先起兵夺位,岂不是顺理成章?

    他都安排好了,却被胡丞相以“登位不正”为由劝了下来。

    如今可好,白白看着机会流失,大权旁落。

    胡丞相听出了大皇子口中的怨气,心底微冷。

    他是劝了不假,可他也提议让其争取去黄龙府抢功,拉拢华夏书院呢,那个时候,大皇子也没听啊?

    现在倒反过来怪他?

    真是不知好歹。

    两个人因此稍稍离心,而趁着此机会,汪启元却悄然上位,向大皇子进言道,“其实,也不是没有翻盘的可能。”

    “哦?爱卿有何想法,不如细说!”

    大皇子此时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死死的拉住汪启元,称呼也由汪大人变成了汪爱卿。

    “俗话说,要想使其灭亡,必先让他疯狂。一时被封为储君不算什么,圣上还没离世呢,只要在圣上离世前改变皇帝的旨意,那么就算被封了储君,也能再次废掉。更何况三皇子本身便心高气傲,不知进退,我们不如先捧着他,让他狂妄起来,那么,等圣上看清楚立了三皇子之后的后果,也就会知晓选择的错误了。”

    大皇子双眼顿时一亮,惊叹道。

    “有道理,就这么办!”

    汪启元见他被说动,继续进言,“而您只需要呈现出和三皇子截然相反的态度便行,他狂妄,您就谦卑,他索要,您就给与,他冷漠,您就关爱弟弟妹妹与父亲,比如四皇子的女儿赵天阙,听说前一段时间便被三皇子所禁足,不允许她回到华夏书院继续读书,您若是能在圣上面前提一提,皇上必定认为您重视亲情,反而会高看一眼。”

    这,便是以退为进,先示弱,后夺取。

    用在争宠上好用,用在争储上,同样如此。

    大皇子顿时心动,如获至宝,对汪启元也从一个简简单单自己阵营里的人,上升到心腹的程度,很快,对其信重便超过了胡丞相,十分倚赖。

    他按照汪启元的说法一一去做,果然,不久后,圣上便龙颜大悦,称赞其有“君子之风。”

    赵天阙的通行令再次被放出,常仕进的“失言之罪”也被轻拿轻放,关了几天后,便被放了回去,官复原职。

    三皇子憋闷不已,对汪启元一党也更加厌恶起来。

    话说赵天阙在京城中一年,受了不少委屈,可真正一封吐槽抱怨的信都没有给童启写过,汪启元等人的信寄过去的,也被她令折继世、李元昊悄悄追了回来,不允许发出。

    报喜不报忧。

    她总不能一辈子倚赖山长,总也要成长起来的。

    所以童启一整年都不知道赵天阙在京城发生的事情,还以为她过的很好。

    这就导致两个人极大的信息差。

    这一次,逃出京城,重新回到童山长身边,李元昊、折继世等人才狠狠告了一状,与童启说明了京城发生的事情,包括他们与三皇子的博弈。

    童启听闻后,顿时怒不可遏,连发了十道折子,怒骂三皇子不配为君,欺负小孩,同时责怪三皇子妃没有母仪天下的胸襟,不配为后,批的那叫一个文采飞扬,连登了半个月京城八卦榜榜首。

    令三皇子一党嫉恨不已,直接与华夏书院彻底割裂。

    不少人都议论童启不会为人。

    你说你都支持了三皇子那么久了,他好不容易被封为储君,眼看着从龙之功近在咫尺,怎么就不能忍忍呢?

    可童启不愿意再忍了。

    他早就知道大奉朝要完蛋,不管是大皇子即位还是三皇子,结果都不会有多大差距。

    能坚持几年,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既如此,何必还非要讨好附和呢?又不像是学院刚刚办起时那样需要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现在他不少学生也都进入朝堂了,自己也颇受圣上的看重,真要对一对,没准谁胜谁负呢?

    三皇子显然也知晓,所以并没有公开反驳说什么。

    而名正言顺回到童启身边的赵天阙则依旧乖巧聪慧,在经历了一整年的磨练后,她的性格成长了许多,不再像小时候只一味的喜欢打架闹事,掀房追瓦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小书迷,几乎每日都在孜孜不倦的读书,疯狂吸收着童启身边所有的知识,什么事都要追问几句,如同海绵一般吸取着,看的童启既欣慰又心疼。

    炎黄书院内的公子哥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突然多出了个小师妹,可时间久了,发现其年龄虽小,文武却皆胜于他们,不由得好胜心也跟着燃烧起来,反而动力更强了一些。

    时间就这么一日日过下去,仿佛无穷无尽,直到一则消息传到潭州,彻底点燃了童启的神经。

    ——皇帝准备将岳灼华指给三皇子当侧妃了!

    这消息来的蹊跷,无根无据,可因为是潘阆从徐常侍口中听说的,反而真实度极高。

    这下,不少人直接慌了。

    虽然说,岳灼华手上并没有多少兵权,可是她背后却站着柏将军啊!更何况还有一个柏老,如今正担任着华夏书院的代理山长,谁要是能拉拢过去,这可是巨大的助力!

    三皇子自然高兴,认为陛下这完全就是向着自己。

    可其他人就不满起来了。

    尤其是大皇子一党。

    “殿下,我们绝不能让此事做成!”汪启元严肃的说道。

    他向大皇子建议不论如何,一定要干扰此事,若岳灼华和柏将军站到了三皇子那边,那大皇子这边就是真的没有任何反击的可能了。

    然后一边拖延时间,

    一边快速写了一封信给童启与柏老先生。

    柏老听闻后,险些气的吐血,郁郁之下,竟然直接大病了过去。

    岳灼华因此放下手中的事宜,快马加鞭前往伊川县探病,指婚的事情自然也就顺利中断。

    童启拿着那封信,怔怔的坐在桌前,久久反应不过来。

    本来还要犹豫一番,可打开抽屉后,看到他这些日子以来小心翼翼保存下来的每一封信件,几乎填满了整个抽屉,他顿时了悟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当晚,他将书院的事情暂时托付给两位先生和折继世等人,连夜坐着马车,回了伊川。

    此刻,柏老已经病的不行了,险些连人也认不出来。

    若说一开始他还有点半装半演的成分,那么,在极度的忧心之下,他已经打心底里默认了只有自己真的死去,岳灼华才有资格丁忧,拒绝亲事。于是,到现在,已经是有点心存死志了。

    岳灼华哭的伤心,守在病床前。

    听到童启赶回,柏老强撑起半个身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