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百合耽美 >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120-1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120-130(第10/23页)

    第125章 第125章分院选址

    在确定百姓们弄懂了梯田相关的所有问题后,童启等人并未在建康府停留太久,转身便直接上了路。

    继续向南而行。

    什么轮值讲学,在他们的心中不过是一群纸上谈兵的家伙聚集在一起,互相辩论罢了。

    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口水,还不如体验各府的风土人情更有趣一些。

    若不是之前就答应了来此一趟,他们才不会特意绕道过来,结果来了,也没有感受到建康府对他们的欢迎。

    反而因为学风太盛,盛到极致,这里的儒生、士人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便是眼高于顶,藐视一切。自诩是个读书人便出人头地,高于普通百姓一头,祖坟上冒青烟了,还未成为“贵族”,反倒沾惹上了一堆“贵族”的毛病,实在和童启想要的学生类型,完全不是一个样子的。

    所以果断pass。

    等王应昕他们后知后觉,发现童启已经离开后,简直气的要死,直接在书院里狠狠的砸了一通。

    发作了不少的学生。

    直到北地伊川县前一个月发生的动乱,被慢一步传了过来,他们在听到童启已经自愿解除了华夏书院山长之名,将位置让给了柏盛青柏老之后,被久久忽视的心情,这才瞬间又转怒为喜。

    呵,还以为这人有什么大能耐,不过是个连山长之位都保不住的废物罢了。

    连自己的大本营都丢了,丧家之犬,何足患也?

    于是,自觉童启丢掉了华夏书院山长之位,便等于丢掉了人生的所有意义。

    他们又乐观的载歌载舞起来,将此次的讲学之辱,直接抛在了脑后,继续起自己“曲高和寡”的清谈来。

    从下一任太子谈到朝中的变动,从圣上的身体聊到天下的格局。

    兴致所至,浑然没有发现到角落里一个满身淤青的学子,正悄然记录着他们的谈话,满脸恨意-

    且说童启

    带着学生们一路走走停停,越过建康府,再次向南。

    简直如同游学一般惬意。

    遇到他知晓的地理地貌,他便顺带着给孩子们讲一讲,遇到他也不太懂的,便让学生们去问,自己也跟在旁边听,短短半个多月下来,几个小孩子收获颇多。

    而童启也逐渐从自己的记忆中,将21世纪的风景与此刻的大奉朝,一一对上了等号。

    因着历史的不同,大奉朝的领土和原本北宋的疆域并不太一致。

    虽然蒙古、甘肃、新疆等地,仍在其他小国的手中,尚不属于大奉朝内,但老挝、越南、泰国等地却已然划入大奉朝,有了不同的名字。

    这些地方,有些比现代要繁盛许多,有的,却比现代更穷。

    而越是体会到那不同与差距,便越是让童启了解这个时代。

    不仅仅只是通过书本、人言去模糊的猜测。

    乃切切实实,用眼睛用心去看,去感觉。

    这个时候,南方已经有不少人知晓童启离开华夏书院的消息,欲往南方,开设分院校的传闻,于是纷纷积极的给他伸出橄榄枝。

    邀请其来自己的任地中参与考察。

    谁都知道,河南府以前是什么样子,原本的破落之所,穷困之地,学风不胜,武德充沛,章县令忙活上大半辈子,都不得寸进。

    可在童启建校之后呢?

    短短几年,税收直接升至富庶县不说,连州府都一跃成了上上州府!

    世家、豪门、贵族、皇室,来拜访求学的,简直数不胜数……

    这哪里只是叫人来开书院啊?

    这分明就是招了个财神爷过来啊!

    因此,但凡有心想往上走一走的,无不贪婪对方的能力,十分积极的和童启接触着。

    而童启也没拒绝,基本上只要邀请的都去看了看,可最后挑中的,却属于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潭州。

    若论贫穷,潭州实在是算不上贫穷。

    相反,它不仅商业繁荣,就连税收,都能与建康府、杭州、开封等地拼一拼,共同争取一下大奉朝前四的位置。

    而且私塾遍地,基础教育林立,压根不缺乏向学之人,更不需要童启去传播什么知识的魅力。

    每年光考入求真书院的,没有几十也有十几。

    州府内各阶层,更是鱼龙混杂,不仅有顶尖的世家,也有顶尖的豪门,甚至还有顶尖的商户、顶尖的船厂……派系林立,竞争激烈。

    原本,他并没有将此地涉入分院校选址的考察之地。

    可奈何当地的知府和县令十分积极,光是写信,就给他写了十几封,几乎每封信里,都迫切表达了急需他前往的决心,不仅如此,还开出了各种难以让人拒绝的优惠政策,那祈求的语气,简直跃然于纸上,让人无法拒绝。

    童启没办法,盛情难却,只得亲自走一趟。

    然而他到了任地后才发现,此处的各阶层内斗严重,俨然已经到达了白热化的阶段,知府与县令位卑话弱,根本阻拦不得,所以只能被迫选择引入更厉害的强大“背景”,去搅浑这摊水,争取一线生机。

    而童启,便是他们盯上的那条鲶鱼。

    只是从南走到北而已,童启手中便已经被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册子。

    皆是不同阶层所开设的私塾课程,不仅详细讲述着门户的发家史,光明正大给敌方上眼药,甚至还开出了攀比般的奖励机制。

    只要进私塾,便免学费。

    只要能考上童生、秀才,便敲锣打鼓,奖励纹银一百两!

    可以说,他们完全是在用撒钱的方式,去竞争人才苗子。

    只为了把对方给斗败。

    童启看着看着就乐了。

    这让他不禁想起现代辅导班全盛时期,那些花花绿绿的传单。

    有的时候,教育机构甚至还逼得他们这些代课老师亲自去街边发,只为了争抢学生。

    那时他只觉得烦躁,可此时,竟也有几分怀念起来。

    带着学生们入住客栈,他简单的逛了几圈长沙县后,打探了一下当地的教学情况,第二日,便彻底答应了下来,决定要在此处开设分院校。

    长沙县县令听到这话,激动的都快哭了。

    几乎还都没还价,便直接把岳麓山的地契,折价卖给了对方。

    若不是情况不允许,他甚至都想要直接送的!

    “您确定真的要在这里开吧?可不能开到半路,或者招不到学生,就直接跑掉啊!”

    县令黄佰兴警惕的询问道。

    童启苦笑不得的摆了摆手,说,“放心,你们这地方虽复杂,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解!”

    不过就是各阶层内斗罢了。

    直接把他们的目光转移开来,不就得了?

    那还有什么比他们开设分院校,更加能够吸引人注意力的呢?

    黄佰兴长松了口气,感谢对方的帮助,同时殷切的询问道,“既如此,那书院可要早早建设开来,等他们察觉到,便不好了,可需要我们帮忙提供修屋建瓦的人?”

    “不必。”

    童启毫无负担的模样,漫不经心道,“只要暂时把那里围起来就行,至于其他的,我已经去信给了师门,他们自然会派人过来修建的。”

    黄佰兴不明觉厉。

    其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