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100-110(第6/18页)
打压柏大将军,唯恐其抢了自己的风头,于是将柏大将军调离了黄龙府,前往泰州解决山匪劫掠之事。而契丹人见状,则趁此机会越过边境线,突破防守,不仅砍伤了徐将军,还带着一队人马,一路进入了蓟州,等柏大将军发现回防时,已经来不及了……
“该死的外戚!”折继世忍不住骂道。
其余的先生们也均是一脸颓丧与丢人之色。
童启长叹了口气,对眼下这个糟糕的情形,又越加降低了几分评判。
覆巢之下无完卵,若真的开启乱世,谁又能避得开呢?
“我想,我必须得先回一趟京都了。”
他说道。
语气坚定。
第104章 第104章弃城而逃
对于童启的这个决定,全书院的人都十分反对。
即便山长从小便始终重视体能训练,射箭、蹴鞠都相当厉害,可不管怎么样,文人始终是文人,与那些能上战场,力能扛鼎的武将不是同一个档次级别的!
如今眼看京都沦陷,皇帝都跑了,北边乱成一团,他们能做的只有自保,积蓄实力。
若亲临战场,岂不是拿自己的性命来冒险吗?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更何况身涉险境?
然而,童启顾不得思考那么多,他必须回去!
因为皇帝的密诏、尚方宝剑还在他的手中。只要大奉朝还没亡国,他所肩负的任务就不可能清除。
大奉朝不能乱!
最起码,不能这个时候乱。
童启抬起头,望着书院里一张张青涩的脸庞,目光决绝,道,“我也知此行危险重重,可这并不是退缩或者视而不见的理由。我的学生们还在那里,京都的百姓们也还在那里,我必须北上,和四皇子谈一谈。”
不论这场对谈的结局如何,有多么艰难,他都得全力试一试。
“那山长,我跟您一起去。”折继世道。
“那我也一起。”谢君仪道。
“啊啊啊!宝宝!我!”赵天阙忙举起自己的小手蹦跶着,坚决不让童启再将自己给抛下来了。
可童启统一拒绝。
“这一趟很危险,我不仅要去京都,还得去黄龙府,更可能深入契丹那边,是生是死,都未定。这是我承诺下来的事情,理应遵循,可却不是你们的使命。轻装简行,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人多,却未免不妙,我带着继本叔和几个人去就好,剩下的,则乖乖留在书院里上课复习。”
“可是……”谢君仪还想再争执一下,却被挡了回去。
“你还有别的任务。皇帝南迁,契丹攻城,正值混乱的时期,我们距离开封府不远,说不定会引起有心之人的觊觎。越是这个时候,书院里越是要稳下来,谢君仪,你和王世昌、戚风言作为二年级的代表,共同辅助先生们守好书院,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内,不准让任何人随意进出。休沐日暂时被取消,大家乖乖待在书院里,不论听到什么动静,万万不准出去。把所有的防护墙以及电网全打开,只要你们不主动开门,便不可能有人能闯的进来,明白吗?”
“是,山长。”谢君仪等人蔫蔫的应声下来。
“至于折继世,你带着沈亦、莫小川再回一趟襄州。”
“襄州?”
几个人皆有些疑惑,旁边的李元昊、赵天阙等人顿时心虚的低下头。
“对,你们去时带上一批物资,尽量低调一点,那里有几百的村民,无家可归,你们看要如何把他们安顿进附近的村落里,尽量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若当地的县令官员有所意见,就说是颜大将军的嘱托,你们是来负责收尾的即可。让沈亦去交接,必要时……可以用身份压制一二。”他暗示道。
沈亦等人虽不明所以,但是也立马听令。
几个方向顿时准备起来,吴韧和郭胜开原本也想要帮忙,但是却被童启赶
出去,令他们即刻走马上任。
驻地不能乱。
尤其是郭胜开所在的环县,和西夏、女真接壤,若再乱掉,那大奉朝真的可以洗一洗,原地下葬了。
至于李元昊和赵天阙俩人,就暂时留在他身边。不然一个错眼,又捅下个篓子,那他就真的要揍人了,还不如放在眼皮底下呢,好歹还能看管着。
王小花听闻后,也要求一同前往。
童启想了想,应允了。
一行人匆忙的为远行做着准备,从售货机内兑换出了很多物品,童启特意多拿了几把匕首出来,分给了外出的几位学生,让他们用来自保。
沈亦等人看着那削铁如泥,不像是寻常做工的精致匕首,小脸上皆是一阵的肃穆,可不约而同的,却都没有开口问些什么。
期间,皇帝的催促曾多次到达华夏书院。
皆是希望他能尽快北上的。
童启不敢再耽搁,接下旨意后,便忙带着尚方宝剑、诏书等,往京都赶去。
而此刻的京都,也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般的浩劫。
最先知晓契丹南下消息的,其实不是皇城,而是常年在北方做貂皮生意的商人,他们行色匆匆,驾着车回来收拾东西,一家老小准备往南逃。
这动静极大,不知怎的传到了世家那里,吴家家主听闻后,立马求证,当晚便决定举家搬迁。
这事情他们早已习惯了,几千年皆是如此。
反正不管谁坐江山,谁当皇帝,能保住的唯有手里的财富,大不了躲起来避上一段时间,等事情尘埃落定了,再回来。
新皇登基总是需要拉拢世家的,到时候只要态度放的端正一些,三朝元老有什么,他们能再当个千年百年的世家!
日子不还是照样过?
当然,也有那不希望改朝换代的人,比如谢家,他们家王妃还在宫里头呢!十三皇子今年刚满两岁,怎么也不像是能够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年龄,所以无论如何都得稳住!
于是,谢家家主当晚便急急入宫,求见皇帝,劝说着皇帝往南迁移。
他跪在大殿之上,说的涕泪横流,真心诚意。
“……私以为退一步并非是示弱,而是为了保全祖宗家业,待今后时机成熟依旧可以返回京都,夺回中原!如今形势危急,万不可以龙体作为赌注!且契丹凶狠,若冒犯龙威,挟天子以要挟天下百姓,那时才是真正的祸害!还请陛下南迁,保存实力,以大局为重啊!”
皇帝高坐在御座上,摩挲着腰间的串珠,脸色阴沉不定。
胡丞相在内阁处理着奏折,听闻后,大怒,当场便带着一众阁老大臣们上殿求见。
“还请陛下莫要听从这种祸心之言!谢泾川!你到底是何居心,竟然劝说皇帝迁都?此乃朝政大事,岂是你一个人便可以置喙的?我不知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但北面有柏弓良和徐将军联合防守,不可能任由契丹人闯入!况且即便契丹南下,我等也应该誓守京都才是,岂可如败家之犬一般惶惶而逃?你自己愿意离开,那便自行离开即可,这般蛊惑帝王,我大奉朝的脸面、体统难道皆弃之不顾了吗?”
“比起陛下的安危来说,那些虚无缥缈的算个什么?”谢家家主据理力争道。“如今这消息已经是连市井百姓们都知晓的事情,你们这些大臣还要躲躲藏藏到何时?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自然应该以皇帝为重!难不成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契丹人闯入,任由君主受辱吗?胡丞相说我居心叵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