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80-90(第9/19页)
就是他们不来呢!人家华夏书院背后可是有三皇子撑腰,他们算什么东西?也就在南方有点势力罢了,只要咱们跑出来,考中了华夏书院,难不成还怕他们不成”
“可若没考上呢?”
对面的士子没有回答,他十分自信,才不信自己会考不上。
去年的华夏书院录取名额,他早就看了很多遍了,最厉害的郭胜开,当时入校时也不过就是个童生罢了,而他们俩可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离乡试就差临门一脚,就不信那童启会不收!
若是有人此刻能够用俯视的眼光查看大奉朝。
就会发现,各类人才在悄然往伊川县快速汇聚,而在真正的招生考试前一周,所有伊川县内的房子便已经全部被租赁出去了,就连沧澜山脚下的民户,也被人住的满满当当,毫无空余。
有不少人甚至打听了童启常去的酒楼、店铺,日日在那门口转悠,只为偶遇。
穿粗布衣衫的,着锦衣绸缎的,骑高头大马的,还有刚学会走路不久,牙牙学语的……花样的人群与阶层,令伊川县的章县令都看得叹为观止。
他高坐在衙门里,拍了拍新师爷的肩膀问道。
“你说,这华夏书院招新,不过才三十多个名额,怎么搞得阵仗像是比咱们县试还要大?那要是等吴韧他们八月份,连乡试也全中了的话,明年招新,岂不是要更加可怕?”
新师爷一边帮着批阅公文,一边头也不抬的吐槽道。
“您放心,不用明年,就今年这架势就已经比咱们县试规模要厉害了,毕竟咱们只是考童生,而他们参赛的,可是连举人都有了。”
章县令闻言瞬间瞪大了眼睛。
因为城门出入的统计一直是师爷帮忙处理,所以他这些日子压根不知道县城里都来了什么样的人。
如今听到有举人,只觉恍然。
上一次他们伊川县有举人,还是王举人在的时候,那个时候,对方几乎以一己之力垄断了整个伊川县的教学,足见举人在小小县城里的含金量。
而这华夏书院才开了几年啊?
竟然就有举人自己上赶着来求学了?
震惊!离谱!匪夷所思!
别说外人了,就连华夏书院内的其他先生们也感到一阵阵的不可思议。
因着书院内建筑的全部解锁,这一次,童启并没有让应考的学生进入书院内部,而是让他们沿着医科书院的大门,直接去大礼堂内备考。
新开的大礼堂,内里装潢与现代的电影院十分相似。
只除了没有大屏幕与硕大的悬挂式音箱,其他并无差别。成排的红色绒布座椅,呈阶梯状延伸出去,一眼望不到尽头,隔音效果极其好,灯一打开,烁亮如白昼般,正中间,一个十平米左右的舞台被留出,放置着标有【华夏书院】徽章模样的演讲台,而背后,则是漆黑的上下可推卸两块大黑板。
童启贴心的给每个座椅上,安装了活动面板,可容纳超过一千人。
足够备考使用了。
而为了不干扰其他学生们的正常活动,二年级、一年级的学生们暂时被发往后山温室大棚内,学习种植实践课,医科学院的学子们则暂时被安置进了教学楼三层,进行统一的文化知识补习。
潘阆与柏老、曹老等人查看着今年所有报名参与招新的名单,感叹不已。
“开封钱家,幽州吕氏、吴郡的陆氏,还有去年刚考上新科状元的王翰林之子王楚川?豁,今年来的这些人都有些厉害啊?”
童启不知道是捅了世家的窝还是怎么,今年的学子们含世家率高的出奇。
从童生到举人,那是应有尽有,从文的到武的,也花样百出。
知道的,说他们看得起童启,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看中童启如今有了虚衔,简在帝心,所以故意送过来蹭蹭名气,抱大腿的呢。
刚如此想着,系统突然上线道。
【叮,恭喜达成有利可图成就,华夏书院占地面积扩大至2200亩,请宿主继续努力!】
童启:……果然。
他就知道。
还未来得及吐槽,系统紧跟着说道。
【叮,触发支线任务:人生伯乐。请筛选出本届应考生中最适合华夏书院特招生岗位的五名学生吧!(0/5)
成功:奖励高阶抽奖券一张
失败:无惩罚】
高阶抽奖券?!
满腹的言语瞬间憋了回去,童启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不由追问道。
“什么叫做特招生?我怎么不知道书院里有这个岗位?等等,你的意思是,这批学生里除了正常参加科举的学生,还有五个人,是特殊的,不走科举道路,但是却属于我桃李满天下领域里应收的学生,对不对?”
系统停顿两秒,无语的点了点头。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咱们走的是成名的路子,自然需要广撒网,多捉鱼!上次回主系统空间,001曾提醒过我,既然你已经开始招收医科的学生了,那不妨就把胆子放大一些,说不定试试其他领域的人,也可以得到更高的声望值,更改原本既定的……”
“既定的什么?”童启眨眨眼,不明所以。
可系统却神神秘秘,如同说漏了嘴似的猛地闭上了嘴巴。
它含糊道,“反正各个领域都沾点,总能遇到好的,你就找吧,能找到就算是你与他有缘。”
找不到的话,那就是历史暂时不允许你更改这一部分。
童启茫然的挠了挠头,没有太听懂这段意思,不过他明白的是,只要能收到五个特殊人才,那自己就能获得一张高阶抽奖券,那可是超出本时空页面的东西啊!
拼了!-
就在华夏书院轰轰烈烈进行着招生活动时,京城里,与此同时,也正在发生着一件刀光剑影般的攻击事件。
冯御史将市面上所有的小报倾倒在朝堂的地面上,愤而骂道。
“陛下!这便是如今盛行于京都之内,名传于朝野之间的小报,臣今日冒昧奏事,就是因为坊间此物泛滥,危害甚巨,不仅荼毒百姓还带坏了闺中女子,着实可恶,若不加以整治,恐将贻害无穷啊!圣人有云,君子慎言,小人多言,今这小报,多为市井小人所编纂,并无资质,其内容也多为捕风捉影,无端臆测之词,甚者或有恶意诋毁,造谣生事之举,实乃败坏风俗,扰乱人心啊……建议严惩其发起者,以肃风气!”
殿内所有昏昏欲睡的官员们听闻此言,瞬间精神一震,清醒过来。
而真正的“兴起者”——如今大奉朝报的发起人——三皇子,则瞬间进行了反击。
“荒唐!冯御史这话未免有些多虑?这小报乃本皇子亲自承办,父皇朱笔御批同意了的,本就为了传播天子诏,普及朝堂事,对百姓乃至文人士子都是大大的福祉,哪里就有你所说的那般不堪?”
“三弟莫急,我倒觉得冯御史此话,有些道理。不见得是冲你而来。”
不是我吗?
三皇子看看左右,这才发现所有人里就自己态度最激动,他尴尬的清了清嗓子,又茫然站了回去。
大皇子走出队列,躬身禀道。
“父皇,我想冯御史的意思十分清楚。如今小报泛滥,已经大大影响到了官员们的隐私与作息安全,若每个报纸均是如同三弟手中的大奉朝报那样,只刊登真实、有效的内容,那自然无妨。可像是一些三流小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