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50-60(第6/20页)
起码还得有个二三十年才行,但他想着反正不是大规模,只在自己家书院里用,应该没什么影响吧。
却没想到,竟直接把原作给吸引了过来!
啊啊啊啊这算不算是当着面儿抢了历史大佬的功绩啊?
童启心虚了两秒,似也没想到如今的毕昇竟然会如此年轻,而且就在河南府。
听到要合作的话,他早已经是汗如雨下,生怕下一秒对方就给自己要起了专利权。
奈何毕昇却只是施施然行了一礼道。
“实不相瞒,如今的印刻技术我认为还是有着很大的成长空间的,只是可惜在下蠢钝,难以想到提高这印刻效率的方法,听闻华夏书院的招生简章短短一两日竟然能印出三四千份之多,我便知晓一定是有着什么改进之策,若阁下不愿令人观摩也没关系,我手中恰好有一批书需要紧急印刻,若能借您这里印刻出来,我愿意付您八成的收益。”
童启愣了两秒,连忙将其扶起道。
“先生客气了,说来这也并非我一人的功劳,我也只是偶然从一本书上看到的法子,并非原作,若您想要一观的话,我可以带您一起去逛逛。流苏,还不快去收拾印刷房!”
童启伸出手,殷勤的带着毕昇穿过书院内的长廊,往后山走去。
不少人好奇的打量着,头一次见到山长如此客气,不由揣度起这年轻人的身份来。
且说两个人边走边聊,谈了不少印刷之事,童启原以为对方只是对活字印刷术感兴趣,可越谈却越发现,对方的数学逻辑能力极强,连同着还拥有不少机械、地理、自然科学、天文等浓厚的知识储备与阅历。
童启惊讶不已,不由驻足而视。
见他如此表情,毕昇微红了脸,摸着后脑勺解释道。
“嗨,不过是喜欢看一些冷门闲书罢了,家中自小便是开书坊的,所以耳濡目染,各种杂七杂八的书便皆读过一些,我个人比较偏爱这种少有人研究的类型,感觉可以启发人思考,十分有趣。”
“说来也巧,我脑海中也曾出现过用移动的单个字模代替雕版的想法,可大部分的泥模都不容易保持形状,再加上用几次便烂掉了,不具有实际性,可换做金属的话,耗费又太多,没想到竟被你们先研究出来了,实在是厉害……”
童启见毕昇满眼赞叹,所说皆真心诚意,不由心思微动起来。
他悄没声问向系统,道。
“统子,那个招专科老师的任务,有说必须得是医科吗?我如果招一个物理学家或者是发明家进来,专门教授小众课程的话,是不是也能算是专科博士呢?”
系统被问的卡了一下,再次查看了一眼任务,犹豫道。
“按理说……是可以的,并没有说专科一定得要是医科,但是如果你招了物理博士,难不成还要再收一波学生吗?”
“谁说招了老师就一定要收学生的?”
童启笑道。
以往,他都是根据老师来招学生,可是明明他们学校里其他的课程也需要博士入驻的啊?像物理科学这种类型,难不成科举班就不需要了?万一回头去偏僻的地方任职呢?医科更是需要采药、研发,若是有专门的发明家帮助整理思维,那岂不是锦上添花?
不说别的,光是策论就需要很多形形色色的知识体系,用来扩充眼界的啊!
现代很多大学里还有着入职教授,并不教书,只负责带项目,带学生的呢。
怎么就不允许他们书院,也拥有一个特聘教授呢?
如此琢磨着,童启也不由存了将人留下的想法来。
第54章 第54章创办校刊
如今的后山,更像是华夏书院的一个待开发地界,许多未成形的东西都被扔在这里,等待运用。
还未走到印刷房附近,只看到了那温室大棚,毕昇的眼睛便瞬间亮了起来。
“这是……”
“哦,这是我们书院正在研究中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还包括了一些市面上少见的蔬果培育,您想进去一观吗?”
“我可以吗?”
“当然。”
童启像是一个急需展示自己东西的小朋友一般,为对方拉开了温室大棚的门,一股热量扑面而来,令毕昇忍不住啧啧称奇。
“原来如此,这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方法,只要将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便能够在不同的季节结出瓜果,实在是心思巧妙,令人罕见啊。”
毕昇细细的环视左右,仰头注视着这特殊材料构建出的棚顶。
地垄里各色的瓜果鲜艳欲滴,被码的整整齐齐,一看便是被人精心照料过的。能耐得住性子,独自整理出这么大一大片菜地来,不管是真的喜欢,还是只是做个样子,都足以看出童山长对农事的重视程度,毕昇心中不由对华夏书院的好感度,再次提升了几分。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很好奇,你们是如何做到精准的把控这室内温度的?举目之下,并没有看到什么汤瓶温器之类的用作辅佐,难不成只是依靠自己的身体感觉去做调整吗?”
不愧是毕昇,一问便问到了点子上。
童启挑了挑眉,暗暗感叹,这便是专业人士和外行人之间的区别了。
上一次他给龙胜书院的老师学生们展示这温室大棚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只注意到了新鲜的蔬果,以及这里面的温度模拟,却从未注意到这调节管控温度的,到底是何物。
温室大
棚,逻辑上看似很简单,一眼便能清晰明了,即便找不到合适的材料,依旧有其他的代替品。
可为何难以仿照呢?
便是因为实时监测温度,实在是太难了。
如今在整个大奉朝境内,尚没有这样的物品存在。
唯有华夏书院借着温室大棚解锁的光,意外蹭到了系统里的一支。
童启笑着将旁边墙上挂着的温度计取下,递给毕昇看。
只见那琉璃般的外膜,里面刻着许多精准的刻度标记,一道银色的液体被积压在其内,随着温度的不同变化缓慢升高、降低。
“这是……”毕昇难以置信的抬起头,看向童启,“道教炼丹用的赤汞吗?”
“正是,我将它叫做,水银。”
童启拿过那东西,简单为其讲解了一遍水银的用法,以及为什么采用这种物质来观测温度。
毕昇全程听着,频频点头,即便童启偶尔采用了一些较为复杂晦涩的词汇,但是他却像是毫无隔阂一般,只稍稍作思考两下,便很快理解了过来,全程专心致志,连眼神都没有错开半分。
童启看在眼中,更觉这是个不可多得的研究人才。
于是开口道。
“不知足下如今在何处任职?也许这话听起来有些突兀,但是我真心觉得您非常适合我们华夏书院的整体氛围。恰好最近我想要招聘一名博士来负责科举班及医科学生们的研究工作,您这样喜欢思考、研究各类物品,又才学广博的人,实在是再好不过!若不嫌弃的话,不妨留下来多看几日,也好让我们书院,展示一下教学的诚心!”
毕昇愣了愣,惊愕不已。
他从未想过华夏书院竟然会邀请他来担当博士!他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书店老板罢了,哪里就有资格教授科举的大老爷们了?
“不不不,童山长过誉了,我只是一个开书坊的,并无甚长处!更不会教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