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百合耽美 >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30-40(第18/23页)

?”

    “哪里有女匠人喊得号子?且这雄浑高昂,背景之中隐隐还有着各种乐器在伴奏,不像是吆喝,倒更像是鼓子词。”

    鼓子词?可这世上从未有过女子唱鼓子词的呀?

    两人不约而同对视了一眼,齐齐沉默下来。

    半晌,潘阆出声问道,“清虚子,山长可曾说了,是请谁来修?”

    “不知,我只知道山长似乎出自道家某一个密宗之中,每次书院的建筑被解除封锁时,都是由其背后的师门帮忙修建,我们只有等外面的围栏解除,方才知晓。”

    “师门啊……”

    潘阆沉吟着,背着手和清虚子站在窗前,看着远处被遮挡的密密实实的操场,眼中复杂不已。

    “清虚子,你也是道家出身,那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天地轮转,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每逢五百年天下遭灾,便会有一能人降世,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

    清虚子忍不住一愣,“你是指……”

    “你信不信,我有直觉,他的到来,将会在大奉朝掀起一场巨大的变革。而你我,皆有幸,成为这历史见证中的一环。这书院,我们一定得守好了,千万勿将这巨大的机缘,拱手让人才是。”

    两个人心下大颤,再结合童启之前曾说过的“大厦将倾”之论,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们并未下去追查那吟唱的人究竟是谁,只是站在窗边静静的听完那几首歌,便重新回到了房间里睡觉。

    而此刻的后厨。

    王厨娘的女儿小花蹲在院子里,也正拿着树枝默默跟着哼唱着。

    她虽听不太清每一句词,可那旋律却格外容易铭记。

    一点点顺着,倒也能勉强拼凑出个七七八八来。

    当写道“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紧握住日月旋转”时,她被那词中的浩荡豪气所吸引,久久难以忘怀,不由痴愣在了原地。

    万里河山啊……

    她忍不住顺着这句词中描绘的画面畅想着,由衷感到一股羡慕。

    颁奖大会,她站在角落里,也全程看了。

    可那对于其他人仿佛触手可得的未来,对于她,却更像是梦中泡影,井中的月亮,难以触及。

    越显讽刺。

    平日里,她能够和庆安、童淳一起学习,可每当到了这种时候,便如同戳破了外面那层糖衣,露出其干瘪的内核来,不断的提醒着她一个难以遮掩的事实。

    ——她是女子。

    天生就不可能和童淳他们走同一条路。

    也绝不可能有成为这书院学生的一日。

    更遑论站在风口浪尖,任由这日月旋转的肆意与张狂……

    读的书越多,小花便越是不解,她不懂,为什么这世上男子和女子都是人,差别却那样的大,男子能自由的独来独往,做这样那样的事情,随意任性,可女子却只能守在闺房,寸步不移,不断避让……

    她已经从一个小小的奴婢变成了厨娘帮工,从大字不识一个到读懂“诗百千”,贪婪和不甘却越加滋生,妄图拥有更多。

    为什么女子就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呢?

    她也想读书,也想成为书院的学生,庆安可以。

    她,为什么不行?

    这疑惑遍布她的脑海之中,难以消停。

    而沧澜山脚下,另一个书院的学生,同样也站在院子里,静静聆听着这些歌曲。

    思考着未来。

    身后的门窗突然被推开,郭胜开的妹妹探出脑袋,望着天上的满月,艳羡道。

    “哇,这歌声好像是从月亮之中传出来的一样,空灵极了!哥哥,是你们书院里有女子在唱歌吗?”

    “不清楚,许是山长请来的客人也说不定。”

    郭胜开背对着回答道,想起什么,将怀中的琉璃镜掏出,递给了母亲和妹妹。

    “这是我考完府试之后,山长给的奖励,你们收着,拿去用。”

    “如此贵重?这……”

    两个人手捧着那面镜子,均被唬的不行。

    这琉璃镜,听说可是上层贵族才有的东西,一个便能卖到几百两银子,书院竟拿这个随手赏人?

    这也太奢侈了些?

    “要不,我们将这镜子卖出去吧……”

    这样哥哥明年的学费便不必愁了!

    郭胜开转过身,心疼的摸了摸妹妹的脑袋。

    “不必,这东西物价高,以咱们的路子,未必能卖出个好价钱,不如先暂且留着。你如今年纪也大了,快到嫁人的时候,回头拿来添妆,也是一桩美事。”

    “哥哥!”她满脸羞涩,垂眸不语。

    郭胜开笑了笑,“至于学费的事,你们不用担忧,山长有勤工俭学的通道,外加这次我还额外得了三两的银子,等以后拿了更多的奖励,留给家里,慢慢的,咱们家也就过起来了。”

    郭母听着儿子列出的种种计划,忍不住低头落泪。

    自丈夫死去后,家里所有人便宛如失去了所有希望,不敢再提任何未来。

    因为连饭都吃不上时,人是没有心思再去思考其他的。这还是头一次,她听到自家儿子有了对未来的希冀。

    虽渺小,却囊括了她们所有人。

    一家子狠狠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再三感谢了华夏书院的恩情,方才罢休。

    今夜,无数人听着这歌声,心绪起伏,没有入睡。

    而今夜,伴随着这旋律响彻整个河南府的,还有一首华夏书院山长写就的诗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金銮殿上,皇帝反复吟诵着这首词,不断品鉴着,越看,越是喜欢。

    “这小子,哪里有像他说的那样不善诗词,明明写的很好嘛!虽不按标准的格式韵律去走,却别有一番风味,浑然一体,潇洒畅快,倒是令我也开了眼界!”

    徐常侍躬身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观察着上面的脸色,笑盈盈回复道。

    “可不是么,听说这词还是在潘阆先生逼迫之下完成的,刚开始,那童启还不愿书写,再三推辞,最后不得已,才一挥而就。如此贤才,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这年头,大家都极其喜欢互通书信,写诗词唱和,就类似于现代的朋友圈那般普遍。

    因此,童启这词刚写出来,潘阆便立马抄写了一份,分享给了徐常侍。

    不少京城内的大儒也有收到,均是喜爱非常。

    甚至还有人抄写到那扇面上,百般安利给其他人。

    在童启还未知晓的情况下,他的诗名已响彻整个大奉朝。

    皇帝乍然听到潘阆的名字,依旧不太喜欢。

    可冲着手中的好文字,也不愿多说什么了,只感叹道。

    “唉,这华夏书院的山长的确是个有大才的,既具文人的风骨,又有着一心为朝廷的心,即便有时候说话促狭,可那也是因为年轻气盛,不懂事,若天下皆是这般贤才,我也不必再焦虑百年之后的事情了。对了,听闻他手下第一批的学生们皆已中了府试?最快的话,站到我面前,也得是后年了吧……”

    一旁的徐常侍低头称是,“乡试和会试皆是三年两届,怎么也得到后年了。”

    “可惜啊,朕苦等贤才,也不知何时才能看到这童山长的影子了,但愿他的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