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百合耽美 > 北宋小丫鬟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北宋小丫鬟》80-90(第25/26页)

是却没有铺子和田亩收入,似乎多半出自于她的箱笼之中。

    她曾经听蒋羡提起过,这田娘子的夫君韩主簿也出身世家,也有些办事能力,但只是个站干岸的,左右不得罪,端着世家子的身份,平日催收税款,县里的河工赈济都是蒋羡带着梅县尉在办。

    正想着,见齐娘子身边的女子捧了一杯酒水过来:“娘子,请吃酒吧。”

    锦娘一看,竟然是侯县令的妹子,侯三姐儿。这姑娘听说是她母亲的遗腹子,比侯县令小了二十几岁,如今到了将笄之年,据包娘子说箱笼都带来了,可能想到吴县寻摸人家。

    她遂笑道:“怎么好让姑娘替我把盏子,你坐下,咱们且说说话。”

    侯三姐腼腆坐下。

    锦娘知晓她是姑娘家,不好多说话,又寻着些家长里短和她说话。

    说话间,就到了昭德寺,这也是一座古刹。众人又坐轿子上去,到了一处大殿,锦娘又跟着出了十两的香火钱。通判夫人请了众人进去坐下,锦娘以为还和之前一样,反正做个陪衬就好,等会儿她得溜出去自己逛逛。

    没想到通判夫人对锦娘却异常礼遇,不仅对她道:“县尉娘子真是和蒋县尉郎才女貌十分的般配。”

    锦娘笑着谦虚几句,又听通判夫人问起:“听说你还有一双儿女,不知可曾许配人家没有?”

    “孩子年纪太小,并没有。”锦娘虽然没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但想着应该是因为蒋羡之故,只是现下要做亲,她也不愿意,亲事是结双方之好,也要儿女们自己愿意。

    通判夫人见锦娘说完不再搭话,言辞间更热切几分,她当然是打听到蒋羡乃是刘计相的外甥,姑母还是扬州窦家和杭州府周家,可谓是姻亲遍地。自然,这些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蒋羡进士出身,家中殷实,她见到锦娘五次,每次穿的衣裳戴的首饰完全不同,都看起来名贵异常。

    即便蒋羡日后仕途一般,姻亲不得力,就凭这份殷实,结亲肯定没错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通判夫人这次的抬举,从此县衙里称呼她就是县尉娘子,直接否认了同为县尉娘子的包娘子。

    这包娘子平日无事还要生三分事,原本她和锦娘关系还算不错,可后来同时做县尉娘子,真是处处比不得人家。

    尤其是杨都头浑家与她吵架时也嚷嚷:“你也只与我们这般斤斤计较,对我们颐指气使了,看人家县尉娘子,那才是真的县尉娘子呢。从不打骂咱们,对咱们客客气气的,怜贫惜老。不像有些人,穿上龙袍也不是太子,上不得高台盘。”

    包娘子一拍桌子,对巧儿道:“我这次若不制服她,她还当真以为我是好欺负的。”

    巧儿也不喜欢杨都头的浑家,刚来的时候还被欺负过,主仆二人也慢慢定计。

    说到最后,包娘子道:“说到底也是那魏娘子的事,她也真是的,处处都要压制别人,比别人强。”

    若她能让那魏氏出一回丑就好了。

    **

    锦娘从昭德寺回来之后,见蒋羡在家,就把通判娘子的言下之意说了,蒋羡听她嘴巴翕翕合合,什么内容他没听到,只觉得想亲她,因为她今日实在是太美了,就仿佛坐着莲台下凡的仙女似的。

    他这么想的,也这么做了,锦娘被他青天白日的抱到内室,都无语了:“色魔。”

    二人云雨一番,蒋羡最后情到深处,想起锦娘不想有身孕,最后还是抽身出来……

    事后,他才与锦娘道:“你想的是对的,通判虽然现在位置比我高,但将来又不一样了,再者结亲还得日后等孩子们长大再说。”

    像他大哥娶了许氏之后,许氏总觉得名不符实,日夜催逼大哥侄儿。

    儿子将来若是不成,岂不是要受那等妇人的闲气?连同妻子也受气,做梦。

    他想的这么远,锦娘摇头:“我是想如今新任知军大人还没来,通判夫人俨然就有一等大家都要听命于她的意思,日后新夫人来了,还不知道如何呢?”

    “也是。”蒋羡赞同。

    锦娘又问他:“如今你和县尊相处的怎么样啊?算上今年,他就在吴县县令的任上待五年了,再晚也不会继续任下去吧。”

    即便上头有人,也没有这么个任法。

    蒋羡笑道:“我不管他别的事情,他也不会怎么样,况且,如今我亮明底牌,他不敢对我如何?”

    官场上喜欢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但是他可不是小虾米。

    锦娘这才放心,当年她同意蒋羡也是这个原因,蒋家各处关系还是有的,说出来也够唬人。否则,若是找个穷书生,她早就嫁了。

    二人从官场又说起置办田地的事情,锦娘道:“原本打算这次旬休出去的,偏偏通判夫人捣乱,那下一旬咱们约好。”

    蒋羡点头:“也好。”

    这一旬,锦娘早起先发会儿呆,躺在榻上看看书,再开始绣双面绣,顺便裁了些嫩绿的绸子替蒋羡做交领上衣,在白色的领缘处绣同色的柳叶,底下配墨绿色褶裙,裙子裙边用金色的线绣柳叶,外罩一件白色绉纱做的对襟褙子,褙子左边的领抹绣绿色的柳叶,右边则绣白色叶子以绿色缀一些,如此清新自然。

    只不过这次又没去成,因为顾家二姑娘提前出阁,锦娘作为她的全福人,当然也要去参加。

    这次婚宴,县衙的官员和押司们也都被请了过去,这次锦娘穿的是上次她做的新衣裳,脖子上戴着窦二夫人送的玛瑙珠串。

    包娘子只管和黄押司的浑家道:“人家是富家小姐,咱们是贫民丫头。”

    县衙一共两位押司,秦押司的浑家和锦娘关系不错,包娘子遂抬举黄押司的浑家,那黄押司的浑家本来受杨都头浑家的气,包娘子帮她出过几次气,二人关系很好。

    黄押司的浑家声音尖细,她又是个水□□调侃的妇人,听包娘子说完,轻轻一笑:“您别气,要生气不应该是有的人么?”

    这个人说的当然是齐娘子了,齐娘子可是被抢了风头啊。

    包娘子摇头:“她素来不管这些。”

    齐娘子之前也被田娘子挑衅过,二人关系反而越来越好,却只针对她一人。

    席间,顾老夫人还问锦娘是不是要买地,锦娘知晓顾家生意极大,自己找牙人问,她们顾家肯定也知晓了。锦娘倒也不遮掩,只道见吴县水土肥沃,想置办些庄子,将来丈夫归隐田园之际,也不愁吃喝。

    顾老夫人笑道:“老身有位亲戚在常州定居,正好有几顷地托我家帮忙卖,县尉娘子可要看看?”

    “那感情好,等下一次旬休,我们去看看。若是成了,我给您抽一成,您别嫌少。”锦娘笑道。

    顾老夫人是打算送给锦娘的,但见她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公事公办,她想也得看看这县尉娘子到底是真的清廉,还是所图者大,这么快就被腐蚀了。

    等顾家二姑娘出阁之后,锦娘和蒋羡就跟着顾老夫人一起去看了看,却是个三顷的田亩,鱼鳞册和庄家把式都有,锦娘原本只准备买两百亩就尽够了,不曾想这三百亩还修了三进的大庄院。

    其中还喂养着鸡鸭鱼鹅、水禽果蔬,锦娘和蒋羡四处看了看,二人都觉得不错,况且顾家是有诚心结交他们,就不可能故意卖坏田。

    如此两顷良田作两贯一亩,一顷良田作三贯一亩,一共七百贯,还有那个庄院,作价一百五十两,总共八百五十两。

    顾老夫人和顾夫人都道:“不过是我们小小心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