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百合耽美 > 北宋小丫鬟

60-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北宋小丫鬟》60-70(第9/25页)

不把自己当奴婢,只是当一个我曾经当过差事的地方罢了。对周家的人,我也并没有太多卑躬屈膝之处,这天下沧海桑田世事变幻,不自在的应该是她才对。这才几年,我就能和她平起平坐了。”

    她只是觉得蒋羡为人太过求全,说罢又把自己在黄家看到的二乔的花说给蒋羡听,还把自己画的花样子给他看。

    “漂亮吧……”

    蒋羡拿过来看了一眼,的确是精致无双,他又觉得锦娘真的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他笑着点头:“好看,很好看。是我误会娘子了,我素来爱多心,你别介意。”

    “没事儿,你多心也是在意我啊,我欢喜还来不及呢。我就是那种别人朝我扔泥巴,我用泥巴种荷花,长出莲藕卖钱花的人。只盼着你有什么只管同我直说,咱们俩有商有量,比什么都强。”

    夫妻之间得建立信任来,有信任比什么都强。

    蒋羡眼神亮晶晶的,只管点头,他觉得妻子真的心胸宽广,只在意自己在意的事情,也不多愁善感,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的人。

    端午之前,绣铺逐渐走上正轨,锦娘也开始只做精品,把刺绣繁复贵重的自己绣,其余的都交给朱绣娘。

    但这次这一件牡丹的褙子,花样繁复,饶是锦娘这样的快手也是一件要做五日,很快赶制了三件出来挂着。

    她让木匠做了不少衣架出来挂衣裳,把服装按照价钱分区了,朱绣娘绣了两套左右,加上不少荷包香包,绣铺也是颇具规模了。

    但朱绣娘却觉得店里没什么太多生意,心里怕生意不好,到时候东家赶她走。这魏娘子每日包她三顿饭,工钱也不菲,她可不愿意去别处,只得埋头做。

    锦娘却不担心,大多数进来看的人是买不起,刺绣的衣裳的价格原本就是有门槛的。她现在正在赶制一件二乔的褙子准备让蒋羡送给黄夫人,年纪大的人那些太鲜亮的颜色不能给老人穿,孔雀蓝的颜色倒是极好,彰显华贵,却又不暗沉。

    端午之前,蒋羡去黄家,正好让人送给黄夫人,还道:“内子上次看了您的二乔,觉得很是好看,故而专门做了一件衣裳送给您。”

    有时候,一个家中,女人的话反而起到作用。黄夫人见这件褙子做工精美,还有自己的二乔在上面,端午的时候还穿了这一件,因此在黄学士面前说了不少蒋羡的好话。

    正因如此,黄学士亲自带着蒋羡和另一嫡系弟子亲自行卷。

    许氏从马夫那里打听这些,这对于她这般功名心比丈夫更甚的女子而言,哪里能够容忍。故而,一早就去蒋六夫人那里下蛆。

    “媳妇儿听说弟妹给黄夫人那里都送了衣裳过去,不知娘这里有没有什么新衫?又是什么花样子的,弟妹那里的样子都是极好看的。”许氏还觉得自己说话很有水平。

    殊不知蒋六夫人一听就听出来了,她笑道:“你弟妹啊,给我送的寝衣,知晓我在家里总容易汗湿衣裳,又不怎么出门。这孩子实诚,说是琼州来的细布,很容易散热。”

    许氏没想到锦娘做事如此周全,只好陪笑道:“弟妹真是细心。”

    “你知道就好。”蒋六夫人想着长媳还巴巴的来自己这里告状来了,寻常人如果知晓弟妹做的不好,定然是私下去告诉人家,再帮忙周全,她却想着打压倾轧。

    端午节之前,锦娘卖了两件褙子,一共卖了三十贯,还了六贯的赊贷,还有生活开支三贯,还有成本去除,到手十八贯。

    辛苦了半个多月,总算是回转了一些钱。

    到了家中,她前脚到,蒋羡后脚就回来了,他让下人先下去,抱着锦娘到自己腿上:“若非娘子送的衣裳,先生也不会那般看重我。”

    “哪有的事儿,是你自己学问出众,我那衣裳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锦娘纯粹是给的版权费,毕竟靠着人家的二乔牡丹,她还赚了不少银子呢。

    见锦娘完全不居功,蒋羡越发是欢喜她的人品到心里去,他见过不少女子仗着嫁妆多就生事,或者做一点小事儿就恨不得吹捧十分。

    话说蒋羡每个月两贯的月例银子,还另外有六贯是专门用来买书籍或者笔墨纸砚的,也就是一个月八贯,据说是蒋六夫人管家时就定下的规矩。

    许氏看了账本,十分心疼,然而蒋羡这里还不是大头,婆母的药钱,还有婆母病着,公爹原本有两个妾,打发了一个出去,还有另一个那里的用度一个月也是一贯。

    她咬咬牙,便去蒋氏那里说了情况:“媳妇儿绝对不是舍不得钱,而是帐上实在是敷不开了,官人和十六郎两人一年就一百九十二贯,如今宣哥儿又要开蒙了,钱就不凑手了。”

    蒋六夫人知道她的话还有下文,不禁问道:“那依你看,如何是好呢?”

    “儿媳想着便把官人和十六叔书房的银子都裁撤一半,如此一年少了七十多贯。”许氏觉得自己没有私心,她也不是只裁撤蒋羡的,料定蒋六夫人也无可奈何。

    其实蒋六夫人也知道她说的是实情,她的身子靠着药吊命,至少要吊到明年儿子们科举,女儿一家原本想住园子里的,但她把这里做成十六郎的新房,女儿她们便在外赁了宅子。到时候分家,恐怕女儿也会和自己的幼弟生分。

    更何况孙子如今也要开蒙,的确又要一笔钱。

    “好,如今你管着家,你看着办吧。”蒋六夫人道。

    许氏心里松了一口气,千恩万谢的出去。

    方妈妈端了温水来,忍不住问道:“夫人,咱们家里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吗?连爷们读书的钱也裁剪了一半。”

    “她说的也是实情,只不过还没到那个地步。就拿这次羡哥儿成亲,人家送的各种礼钱礼物,还不是归在公中,难道这些就不是钱。只是我想着宣哥儿,也便罢了。”

    若是以前蒋六夫人必定丁是丁,卯是卯,但她身子不济,这个家终归是许氏当的,她为她的儿子们打算,许氏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们打算。

    正想着,听孟冬笑着进来:“夫人,十六郎君那边送了一盒酥油鲍螺过来给您,说是刚做好就买了回来。”

    蒋六夫人听了很是欢喜。

    其实这点心哪里是蒋羡买的,而是锦娘买的,但她非常了解,蒋六夫人肯定更希望是自己儿子送的。

    裁撤月钱的事情,锦娘也听说了,也在她的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但这事儿蒋羡不说,她也不会主动拿钱出来,什么东西给的太容易,反而让人不珍惜。锦娘这边也接了大单,宋执政的女儿临出嫁采买嫁妆,看中她洛阳锦的衣裳,尤其是二乔、魏紫、姚黄、赵粉一共做十件。

    “这十件衣裳需要三个月的功夫,到时候我们让人给您送上门去。”锦娘道。

    宋家钱付的很痛快,然而锦娘还得去找地方看姚黄魏紫,汴京很多官员都开放自己的私园,象征性的收点钱就能进去看。锦娘每日早上去蒋六夫人那里请安之后,就去店里安排朱嫂做绣活,之后便去园子里画牡丹。

    画完之后,还得开始设计,听阿盈道:“娘子,我听说宋家的女儿嫁妆二十万贯?”

    “多少?”锦娘不可置信。

    “二十万贯。”阿盈道。

    锦娘咋舌:“都不知晓他们在哪里弄这么多钱。”

    话音刚落,就见白娘子进来了,这白娘子是老主顾了,阿盈赶紧端茶递水。这次,白娘子是与她母亲一道过来的,她们也是来定做婚服的。

    锦娘赶紧把婚服的册子拿过去,自从她自己成婚后,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