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言情 >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90-1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90-100(第9/15页)

不敢想的人物。

    前些年,她日日卖烧饼,很是攒了些钱,送自家狗娃子去读书,后来考上秀才,这些年在考举人,一直没中式。

    如今小白圭成京官了,跟以前可大不相同。

    谁知——

    刚念叨完,就见状元郎穿着家常的青袍,正出门呢。

    王秀兰满脸敬畏的想,这怕不是要有大事。

    片刻后,就见新科状元郎提着烧水壶,溜溜达达地走过去。

    王秀兰:?

    她不理解并大为震撼。

    等见了李春荣这老乡亲才敢问一句。

    李春容提了一盒驴打滚递给她,笑着道:“白圭说,让我们跟着一道去京城,租个小小的院子,一家子都在一处,和和美美的,我跟你说,我也舍不得我那儿媳,那人是真善啊,这十里八村的婆子,谁有我过得舒坦。”

    王秀兰确实羡慕,她现在有儿媳了,大儿媳老实木讷,倒也听话,小儿媳却尖酸挑事,整日里歪门邪道闹得人不安宁。

    “你要去过好日子咯。”她羡慕。

    李春容却摇头,笑眯眯道:“我去作甚?我和当家的守着家里的产业就好,乡里乡邻在一起也高兴。”

    她想想去京城就觉得怵。

    “我也不会说官话,云娘教了几句,我舌头都要打结了。”李春容笑得见牙不见眼,她可以选择不去,但是孩子不能不请。

    就这,张家特意修了族谱、祠堂,以张居正打头,记着祖辈。

    如今衣锦还乡,自然要开祠堂再祭祖。

    隔日。

    张白圭一起床,又重新穿上状元袍服,在村人的拥簇下,进了张家祠堂。

    放鞭、点香,祭拜。

    张家族谱最早从张家先祖开始,到张诚这一支,因着张白圭格外出色,便以这支为主,重修族谱。

    里正过来商议,问要不要修个文曲庙,张家台出了状元郎,香火肯定能赶上东台寺。

    里正觑着他的神色,盼望得到他的回复,要知道,上一任里正,就是得罪了面前这小子,在选里正时,他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不点头,那里正自然就被拉下来。

    要不然也轮不到他。

    张白圭笑着点头:“直接修个道观,各路星君都供奉着,香火钱也够村里的公钱了。”

    里正闻言心中一喜。

    张家台如今文风颇盛,因着有张白圭,张文明、张茂、张谦恒几人参加科举,从秀才、举人、进士都有。

    瞧见了厉害,自然愿意砸锅卖铁送孩子读书。劲儿都往此处使,自然会出效果。

    *

    赵云惜带着张文明、张白圭回娘家。

    这也有衣锦还乡的意思在。

    张文明穿着锦袍,张白圭穿着状元袍服,走在路上,格外与众不同。

    三人到跟前时,刘氏头也不抬地问:“买啥呀?瓜子鸡蛋糕是新出的,吃起来很香。”

    赵云惜笑嘻嘻回:“回来买个娘。”

    “买你娘那……”刘氏一口国粹尚未说完,就听出是自家闺女的声音,顿时眼圈一红:“云娘,你回来了。”

    他们去京城这些时日,她好想他们。

    刘氏不复当年的年轻,瞧着像个狠辣的中年婆子,那鼓鼓囊囊的臂膀,显得愈发强壮有劲。

    “他爹!云娘回来了!”刘氏一喊,声如洪钟。

    赵屠户连忙走出来,笑着道:“云娘哎。”喊了一声,这才看见她身侧的二人,连忙打招呼:“文明、白圭。”

    张白圭一撩袍角,纳首便跪。

    “白圭喜中状元,特来给嘎公、嘎嘎报喜!”

    赵屠户和刘氏连忙扶起他,在一旁恭维声中,笑得合不拢嘴。

    他从来没想过,自家还能出个当官的。

    这也太厉害了!

    张白圭被扶起来后,便笑着跟几个舅舅、舅妈见礼。

    织织歪着脑袋,捧着小脸:“这就是状元郎哥哥吗?”

    张白圭轻笑:“织织娃,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织织:“哦。”

    这话听着就烦。

    小姑娘辫子一翘,往奶奶怀里一躲,就不吭声了。

    张白圭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一起往院中走,如今白圭得中状元,便是张文明这个女婿来,这得退一射之地。

    几人落座,赵屠户局促地搓了搓手,看着室内老旧的摆设,有些赧然:“见谅见谅……”

    张白圭瞧着院中一处,反而笑出了声:“我记得儿时来嘎嘎家,就在此处追大鹅玩,大鹅啄我,我就攥大鹅脖子,我娘一脚把它踢死了,然后嘎嘎给我们炖大鹅吃?”

    他这样说起童年趣事来,脸上带着笑,瞧着便格外可爱,带着几分亲近出来。

    赵屠户也跟着放松下来,笑着道:“一听说你中了状元,如今出息了,和你说话就觉得腿肚子转筋。”

    几人喝着茶,赵淙便出来接待,笑眯眯道:“白圭回来了。”

    有赵淙出来,赵屠户明显松了口气。

    刘氏带着赵云惜去说悄悄话,小小声道:“你爹老了。”

    赵云惜拍拍她的手,低声道:“娘,给你的礼物。”

    刘氏见她递过来的随意,接得也随意,瞬间就瞪圆了眼睛。

    金手镯、金项圈、金头面。

    一整套。

    “这也太贵重了。”她连忙推辞。

    赵云惜却永远记得,当初她说想做糯米包油条的生意,都不用她怎么说,对方就把所有东西都给她置办齐全了。

    “你也不容易,这首饰我不要。”刘氏眷恋的摸了摸。

    真沉啊。

    赵云惜把宽泥鳅背的金手镯给她戴上,端详片刻,笑着道:“收着吧,女儿的一点心意。”

    第97章    走时京城尚是暮春,回来时,京城已是初秋。入目多

    走时京城尚是暮春,回来时,京城已是初秋。

    入目多是红橙黄的底色。

    赵云惜伸着懒腰从船舱出来,小幅度地晃动着身子,坐了几日的船,整个人僵得厉害。

    而张白圭到底年轻,做了几个扩胸运动便觉身子爽利。

    而此时,京中关于新科进士的讨论少之又少,已经化为平淡。穿着道袍的三人,在人群中显得格外不起眼。

    走时仪仗相送,回时一片凄凉。

    几人在小院安顿好后,张白圭和叶珣便去户部领了牙牌和官袍。

    张白圭穿上青袍公服,揽境自照,颇觉满意。

    十余年寒窗苦读,终于换得翰林院的入门券。

    赵云惜在翻着两人的牙牌玩,这算是身份证,两人的牙牌都是“文”字号,正面刻着官职,背面刻着“朝参官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与借与者罪同。出京不用。”

    还有“武”、“乐”、“宫”等牙牌。

    赵云惜还上前摸了摸两人身上的鹭鸶的补子,感觉还挺有意思。

    张白圭满腔抱负热血,从此刻便充盈胸膛。

    叶珣素来淡然,现在也有些激动。

    “大明是一艘船,你们现在是船上一根钉了。”赵云惜满脸唏嘘。

    京城里面,宫侯高官无数,六品编修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