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言情 >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70-80(第10/15页)

是好话别开腔,往后没有大人护着你们,这府学里头要么有才要么有权,且忍一忍,等你们考上举人,再做打算。”赵云惜不放心极了,给他俩铺好床,带了水果点心给同寝的二人,好话多说几句,再看向他俩殷切叮嘱。

    两人看着赵云惜吧嗒吧嗒掉眼泪,很是舍不得。

    特别是林子境,在他心里,赵云惜的地位很特殊,像姐姐又像母亲,他所有类似的情感寄托都在她身上,一听见说要离开,就开始掉眼泪。

    赵云惜用锦帕擦拭掉他的眼泪,笑得无奈,温和道:“真想把你俩也带上!瞧瞧这哭的,跟小花猫一样。”

    林子境别开脸,瓮声瓮气道:“道理我都懂,我就是舍不得你。”

    简直太舍不得了。

    他光是想想就要掉眼泪了。

    根本绷不住,眼圈红通通的。

    赵云惜拍拍他的肩膀,张开双臂,轻轻地抱了他一下,温和道:“说不得考完就回来了!快别哭了,哭得我心碎。”

    林子境闷声不说话。

    赵云惜想着赵淙不会哭,毕竟才相处这么点时间。

    然而。

    一回头就对上红红的兔子眼。

    赵云惜扶额,半大小子的情感真是充沛,她就见不得别人哭,一哭她也想哭。

    三人恨不能抱头痛哭。

    张白圭:“我以为,你们会舍不得我和叶珣这两个同窗。”

    他俩是提都不提。

    林子境幽幽道:“谁会舍不得头顶的大山?当然是舍不得似水温柔的云姐姐,呜呜呜……”

    *

    三月里的天,放在现代的武昌,应该是樱花盛开,杏花飞舞,然而小冰河时期,早晨的风一吹,还是冷得要命。

    赵云惜和白圭跟在张文明身后,看着他熟练的找牙行租房,想来也是,他都来过三回了,自然熟悉。

    “这小院位置好,平日里难抢,也就这回来得早。”张文明跟牙行签订好契约,和东家见了礼,彼此都是熟人,不用多说心里就明白。

    院子很清雅,三开间的屋子,有两座耳房,设备也很齐全,锅碗瓢盆都有。

    赵云惜瞧了瞧,将东西都收起来,自己去集市买了新的换上,这样入口的东西,还是喜欢用自己的。

    他们来时,带了铺盖,这会儿铺上,再撒上自家的香露,陌生的小院就染上熟悉的味道,感觉舒服多了。

    张白圭和叶珣把自己房间整理好,出来见娘亲在灶房忙活,连忙上前帮忙。

    张文明出门买柴火去了。

    等都收拾完,四人又烧水洗澡,赵云惜实在没什么力气做饭,便出门吃了馄饨再回来。

    这一片大多住着学子,不会做饭者比比皆是,于是饭馆、外卖格外发达。

    几人吃饱了,赵云惜回房倒头就睡。

    *

    隔日,张白圭依旧天不亮就起身,练剑、背书,等天亮了就洗澡更衣,再去读书。

    他躺在躺椅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赵云惜刚做好饭,就见浅金色的阳光撒在他身上,映得他肌肤愈加雪白。

    真好看啊。

    女娲的精品小手办。

    “白圭,叶珣,吃饭了!”她喊。

    刚来武昌,她不知菜市场在哪,见很多人拎着菜篮子,就也跟过去看看。

    家中三个科考生,那真得好吃好喝地伺候着,鱼虾鸡鸭猪,每天换着法得做饭吃。

    但是洗衣服她做不来,四人的衣服一脱就是一大盆,贴身衣物自己洗,外衣还有一堆呢。

    她洗了一日,手冻得通红,立马去牙行雇人帮着洗。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要委屈自己。

    等缓过来劲儿后,白圭便提着礼物往湖广巡抚的府上去了。

    有了拜访杨知县、李知府、田学政的经验,张白圭对素未谋面的湖广巡抚很好奇。

    赵云惜替他理了理衣裳,鼓励道:“去吧。”

    转过街角,就能看见巡抚府,巍峨庄严,就是比荆州府的房子看着气派。

    张白圭轻嗯一声,这才缓缓抬步,走向府邸。

    敲门时,门子见是个半大少年,顿时皱起眉头,满脸不耐烦问:“这是巡抚府,你来作甚?”

    张白圭薄唇轻抿,递出腰牌后,温和道:“得巡抚大人传召,劳烦小哥通传。”

    他右手又递了荷包过去:“小哥喝茶。”

    门子这才睁开眼睛打量他,捏着沉甸甸的荷包,面色好了几分:“那你在偏厅坐着喝茶,有茶水、点心,你先等着。”

    说着他就走了。

    张白圭坦然点头,进了偏厅。

    望着桌上摆着的清茶,他神色微怔,这茶比他们拿来珍藏的都好。

    果然不一般。

    点心也是没见过的精致花样,跟朵桃花一样,粉粉的,闻着很是香甜。

    左右无事,他索性回忆自己过往做的文章,在心里推翻重写,一时间自己跟自己较劲,也忙得不行。

    乡试给他的压力不小。

    毕竟他年岁小,见识、思维就是比不得及冠。

    正想着,就听见门外传来哈哈大笑声,张白圭正在好奇,就见一道精致的黑金鹿皮靴踏了进来。

    质地很好的宝蓝缎上,绣着暗色云纹,端庄中带着繁复。

    然后,一个清瘦的老者挑着珠帘,从门外走进。

    他视线在偏厅巡弋,半晌皱眉:“人呢?”

    门子进来一看,还坐着,连忙道:“坐着呀。”

    来人这才认真地打量着面前的少年,玉色的直缀,腰束革带,瞧着清瘦如修竹,一张脸却粲然生辉,好看得紧。

    “本官乃湖广巡抚顾璘,偶然间看了你的诗,惊为天人,这才传召你过来看,不曾想,你竟这样年幼。”

    他们那时候派人去找,就是将年龄锁定在及冠后,觉得他少年书生意气,不曾想,竟然是个半大小子。

    “学生江陵张居正,拜见大人。”

    张白圭俯身作揖。

    他不疾不徐地文中样子,更是让顾璘露出一个温热的笑意。

    “走,随本官去书房。”顾璘亲切地打招呼。

    而张白圭心中闪过顾璘的生平,世称“东桥先生”,其年少成名,诗名盛传,和刘元瑞、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可谓名声极大。

    张白圭在心里总结,他的才华名声比当官名声要大得多。

    心念电转间,他跟上脚步。

    顾璘很是高兴,他刚被启用,湖广地区就出了这么个少年天才,帝师之才,他有心考校他。

    在路上聊了几句,顾璘便生出相见恨晚的感觉了。

    他笑得十分快活:“小友,此生还能遇见你,真乃本官的荣幸,我愿折节相交,你不必惶恐。”

    张白圭面上恰到好处地露出惶恐和感情:“学生见大人,亦觉心中亲切。”

    两人寒暄着,一道往书房去,等打开门,张白圭不由得凝神,这书房很是秀雅,挂着名人的诗、画,他一时鉴赏不了,但是能看出品质不俗。

    顾璘笑眯眯地看着他,早在来时,采诗官已经告诉过他,这张白圭乃江陵神童,才貌双全,虽然出自江陵小县的村落里,但才华确实在。

    顾璘原就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