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穿越快穿 > 救命

140-1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救命》140-150(第2/15页)

。】

    【白瓷由泥土而生,比那金子珍惜多了,凡人果真没有眼光。】

    那道思维在方休脑子里嘟嘟囔囔道,【我一点也不喜欢那些黄金像。】

    想归想,白双影还是回应了那群人。

    只是“风调雨顺”要他干涉风雷云雨,“延年益寿”要他干涉万物枯荣。

    这些须得插手天道因果,比找东西麻烦太多。而他只能得到那些土黄金属,白双影开始觉得没意思了——这就像给人类一个铜板,叫人干一天的苦力,谁愿意做呢?

    于是白双影忍不住偷起懒来。要是活计太麻烦,他干脆躺在山里发呆,也不收人类供上的金像。

    人类祈求,他收取代价,公平公正地交易。他不收供品,自然也不必回应祈愿。

    ……白双影万万没想到的是,凡人竟因此愤怒了。

    某一天,他回山中睡了一周左右,再醒来时发现天降暴雨,村子的田地涝了个彻底,淹死了七八个人。村民们习惯了十几年的风调雨顺,登时怒不可遏。

    庄稼涝了的村民在田头痛骂,失去亲人的村民在坟前嚎哭。其余人冲去神祠,砸了那些用于供奉的小瓷像,大声斥责他的失职。

    如此一来,白双影更加懒得应付,干脆眼不见为净。

    别说天气这种大事,他连找东西的祈求都不再回应,只是兴趣索然地瞧着那些人类。

    发现祈求不再灵验,人们又惊又怒。部分人要求砸了神祠,另一部分人则心惊胆战地提出补偿,两方吵了又吵,一连争了数日。

    就在白双影考虑要不要就此撒手不管时,外界来了个奇特的人类。

    那人正值壮年,披坚执锐,看着地位颇高。他带领着数百人,浩浩荡荡来到山下的小小村庄。

    见那人到来,村民们也不顾着吵架了,当即跪了一地。

    “吾皇万岁——”

    第142章 神鬼莫测 另外一面。

    古代天高地远, 消息的传递总是慢上半拍。

    这灵验的神祠被报到县官,再一路往上。皇帝难得前来查探,正撞上洪涝。

    随行官员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他即刻斥责混乱的村民, 说这是村民冒犯在先, 才导致神仙降下神罚——此地风调雨顺十几年,许愿百试百灵, 这的的确确不是谎言。

    那皇帝看着像个健壮汉子,倒也不怎么在意。他亲自去神祠上了香,又将随行的几百人推到了山脚下。

    那几百人是木车运来的, 个个是精壮男人,都戴着枷锁, 眉目和村民们也差别较大。他们在山脚下跪成一片, 眼里尽是厌恨。

    阿守率先反应过来:“这群人是边境蛮族, 这是要行人祭。”

    说罢,她快速计算了会儿:“此人大概是岿朝倒数第四位皇帝,当时边境小国作乱, 他决定出兵镇压。”

    然而岿朝末年境况糟糕, 这一出兵就断断续续打了百来年。直到岿朝灭亡, 边境的混乱还未结束, 土地被一步步蚕食不少。

    方休不怎么吃惊——这村子神仙显灵十几年了, 皇帝这时候才来, 足以说明哪里出了问题,逼得他必须找点“祥瑞之兆”。

    那天天气相当不错, 万里无云。

    群山脚下, 刽子手手起刀落,杀了个人头滚滚,鲜血横流。风中的植物清香被血腥气遮盖, 腾腾热血渗入土壤,尸首整整齐齐倒在地上。

    穿着特制道袍的老人来来去去,给那血染的土地插上燃香——起初的供品是粗糙的小瓷像,而后是金铸的人像,如今的献祭终于变成了活人。

    尸山血海中,皇帝亲自宣读祭文,要这神仙保岿朝天下兴盛,军队所向披靡。仪式一结束,四下山呼万岁,欢呼声此起彼伏。

    就算方休见惯了血腥与怪异,看到这简单粗暴的人祭,他还是忍不住皱起眉头。

    而他的脑袋里,彼时的白双影显然也有同感。

    【好多死人,又脏又吵闹。】

    【这愿望比先前的还要麻烦,为何弄脏我的土地,还要额外要求好处?】

    不过到此为止,他的想法还很单纯——

    【人类的想法太多,此回我当面拒绝,必定少些事端。】

    只见满地尸体摇摇晃晃爬起,折断面前的燃香。随即它们张开四肢,昆虫般趴在地上,后背顶着还在渗血的人头。

    血泊之中,它们的四肢变得细瘦尖锐,人头牢牢黏在后背,样貌如同丢了四条腿的蜘蛛。数百具怪尸嗒嗒踩着泥土,整整齐齐原路往外爬。

    霎时间欢呼声没有了,修行者们狂奔到皇帝面前高喊护驾,民众们干脆奔逃。皇帝姑且还算冷静,他抽出长剑指向墟山,高喊一句妖孽。

    那之后的事情颇为热闹。修行者们差点当场打起来,有人说这是不祥之兆,要皇帝杀尽知情者,省得走漏风声。有人只道妖孽作怪,但皇帝真龙天子,邪祟没能伤他分毫。

    甚至还有人大声称赞,说这分明是大吉之象——老天看不过眼,凶狠蛮族化作蝼蚁,死后也不得安生。

    纷争之中,一个发胖的妇人抱起还不太会说话的孩子,背上满满的背篓,悄悄走向山雾。

    她笨拙地跨越乱岩与流水,跌跌撞撞走入深山。可惜十几年过去,人们早已习惯在山下拜祭,无论她再怎么寻找,也寻不到当初用于祭祀的大石。

    于是她只好自己寻了块空地,放下了背篓里的小玩意儿——村子比先前富裕太多,这回她供上了甜果、糖糕和一成不变的小瓷像。

    她小心拍干净身上的草屑,庄重地双膝跪下,旁边的小孩也懵懵懂懂跪了下去。

    “这是我第四个孩儿,要不是仙家当年指路,我活不到今日。”

    当初的小姑娘——如今的妇人磕了几个头,喃喃祈祷,“瓷像换命本就不公平,仙家若是厌烦凡人,当初就不会管我。”

    【……】

    “仙家先前保了我们十几年风调雨顺,如今人人有肉吃有衣穿。此回洪水不过是天灾,人们不怨雷公电母,反而怨恨仙家,实在不讲道理。”

    “我不晓得仙家是厌弃了,还是要闭关修炼。只愿仙家安康,我们好聚好散。多谢仙家这些年的照拂,多谢多谢。”

    她絮絮叨叨地念着,虔诚地双手合十,语气格外真挚。偶尔睁眼,那妇人眼中也没什么恨意,只有无奈与惋惜。

    就像是告别一个老朋友。

    终于,一只漂亮的人手探出地面,抓住了那个小瓷像。

    路过那个小孩时,它犹豫几秒,又取了块糖糕,投喂那东张西望的幼儿。孩子倒不懂害怕,他咯咯笑着接过糖糕,开心地咬了一口。

    “你果然是神仙。”

    妇人笑了,一双眼湿淋淋的。

    她目送那只手消失,如释重负地站起身,牵着孩子往山下走。

    ……这本该是个很好的告别,方休心想。

    奈何妇人到了山下,皇帝麾下的修行者们也有了结论——

    如今天下不太平,大战将至,这兆头实在不好,流言传出于朝廷不利。横竖这村子已经受了灾,还是清干净吧。

    妇人死去时,那孩子手中的糖糕还没吃完。他茫然地抓着甜甜的点心,眼看官兵的长刀挥下。

    沾血的刀光中,他看见了刀身上倒映的墟山。

    皇帝的精兵战力了得。上至八十老人,下至襁褓小儿,整个村子无一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