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穿越重生 > 守寡后我重生了

第190章 前世2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守寡后我重生了》第190章 前世2(第2/3页)

没有要她们的命,他就与母后逼着他下罪己诏,逼着他在朝堂上宣读,还要告知天下官员。

    然后,戚瑾还告诉了他很多陈廷鉴不肯让他知道的事。

    譬如新政的很多弊端,各地都有官员百姓在骂陈廷鉴与他,陈廷鉴却把这些奏折压了下来,让他以为新政一切顺利。

    譬如秦大将军一直与陈廷鉴有书信往来,对陈廷鉴比他这个皇上还敬畏奉承。

    譬如戚瑾查到,陈廷鉴的弟弟弟媳在陵州鱼肉百姓收受贿赂。

    凭什么陈廷鉴对他管教那么严格,自家人触犯律法他却姑息纵容?

    元祐帝不服,他想知道陈廷鉴究竟背着他还做了哪些见不得人的事!

    张磐率领众臣弹劾陈廷鉴,元祐帝同意了。

    当七条大罪一一坐实,剩下的只需要按照律法给陈家众人定罪。

    可是出了意外,陈伯宗死了。

    锦衣卫那两个对陈伯宗用刑的人说,因为陈伯宗骂他是昏君,枉受陈廷鉴十几年的教导,他们才忍不住上了重刑。

    戚瑾也说,他去大牢探监时,陈伯宗的确有过口出不逊。

    元祐帝的那点愧疚也就没了。

    可是现在,他发现原来戚瑾早就在觊觎姐姐了,所以戚瑾经常在他面前提起姐姐与驸马感情不合,所以戚瑾才会不断地在他面前说陈廷鉴的坏话,为的就是怂恿他扳倒陈家,戚瑾才有机会迎娶姐姐。

    元祐帝不知道,倘若没有戚瑾的添油加醋,他会不会彻查陈家。

    但戚瑾的私心让元祐帝明白,或许陈廷鉴并没有戚瑾构陷的那么坏,只是他完全被戚瑾蒙蔽了,不肯与陈廷鉴对质,不肯听听陈廷鉴是否有什么理由。

    人也真是奇怪,老头子刚走时,元祐帝特别痛快,想着终于没有人再压着自己了,终于可以查查他的过错了,也让他在青史上留下一笔污名。

    可当时间一日一日过去,尤其是随着姐姐与他的冷战,元祐帝竟然开始回忆起一些老头子的好。

    戚瑾的背叛,陈敬宗、陈伯宗两人的冤死,彻底让他对老头子的愧疚占了上风!

    “姐姐,我错了。”

    错不该被戚瑾蒙蔽,错不该那么对待陈家。

    华阳还是第一次见弟弟哭成这样。

    人非草木,公爹给弟弟当了十三年的先生,师生情谊非同一般,只是公爹的严厉滋生了弟弟的恨,先前弟弟被怨恨左右,这才走了一条错路。

    华阳拿走弟弟手里的巾子,再帮弟弟敷住眼睛:“虽然你从小身份尊贵,可你之前也只是一个孩子,无论母后还是陈阁老,他们那么对你,你作为一个孩子,怨恨他们都是情有可原。但你不该用皇上的身份去报复,公私不分,这的确是你的错,姐姐也无法偏袒你。”

    巾子是暖的,姐姐的声音也很轻柔,元祐帝渐渐止了哭,拿下帕子,看着姐姐问:“我现在该怎么办?”

    华阳笑了笑,比比两人的个头:“已经十七了,比我高那么多,找姐姐谈心可以,具体主意还是要你自己拿。姐姐先前与你冷战,是因为我气你错而不知,而不是想逼着你听我的。”

    元祐帝眼睛微湿:“要是母后也有你这般温柔多好。”

    华阳摇摇头:“因为母后厉害,姐姐才能无忧无虑地长大,才能保持一颗善心,这都是因果。”

    元祐帝垂眸。

    华阳笑道:“不用惭愧,姐姐毕竟比你多吃了八年盐。”

    元祐帝想到了姐姐审问戚瑾的整个过程。

    戚瑾用那么恶毒的话攻讦姐姐,姐姐都始终冷静地诱导着戚瑾认罪,而不是被戚瑾左右。

    可见姐姐就是姐姐,他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

    姐弟俩谈完话,元祐帝与戚太后一起坐车回宫。

    一路无话,快要抵达皇宫,元祐帝才低声道:“武清侯府,母后准备如何治罪?”

    戚太后看向窗外,沉默片刻方道:“你外祖母年事已高,送她回老家吧,其他人流放。”

    戚瑾害死了陈家两个好儿郎,没道理哥哥嫂子不受任何牵连。

    元祐帝顿了顿,道:“辛苦您了。”

    戚太后只是摇摇头。

    正月十六,文武百官开始了元祐四年的第一次朝会。

    这时锦衣卫已经把戚瑾的口供审出来了。

    满朝哗然。

    元祐帝给戚瑾定的是凌迟之刑,武清侯府褫夺爵位,查抄家产,除了老太太其余人全部流放。

    除此之外,元祐帝还要重新彻查陈廷鉴的七条罪名,查清之前,陈孝宗等人暂且押回京城收监。

    这一旨意遭到了内阁首辅张磐的反对。

    清瘦的少年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一脸义正言辞地仰视他的张磐,笑了:“差点忘了张阁老,戚瑾曾多次在朕面前夸你,现在想来,你与他怕是早已狼狈为奸了吧?”

    内阁的权力是很大,但内阁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皇帝想要谁做阁老,只是一句话的事。

    他连自己的先生都敢查,还有哪个阁老不敢动?

    就在这次的朝会上,张磐被革了阁老之位,禁足在家,等候锦衣卫的审查,由剩下三位阁老中的沈阁老暂为首辅。

    待到三月,锦衣卫的审查有了结果。

    陈廷鉴的七罪一一被平反,前两罪乃陈家二房背着他所为,罪在二房,陈廷鉴只有失察之过,剩下五罪,皆是废湘王妃以及反对新政之流强行捏造罪名而已。

    既已平反,帝师陈廷鉴恢复其生前所有荣耀,同时恢复陈廷鉴在世时推行的所有新政。

    驸马陈敬宗为国捐躯,追封忠勇伯。

    陈伯宗原为大理寺少卿,因查戚瑾通敌一案蒙冤受死,追封忠义伯,由其长子继承爵位。

    老夫人孙氏追封超一品夫人。

    陈孝宗官升吏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

    秦大将军重任蓟镇总兵。

    .

    陈孝宗今年才三十二岁,竟然就做了内阁阁老,比他的父亲陈廷鉴还要早入阁。

    换上阁老的绯色长袍,陈孝宗进宫谢恩。

    他跪在十七岁的元祐帝面前,感激涕零。

    元祐帝心情复杂,道:“不用谢朕,要谢就谢长公主,没有她坚持为你们平反,朕还被戚瑾蒙在鼓里。”

    他有他的骄傲,他可以在姐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却不会再对其他人认错。

    陈孝宗诚心实意地道:“长公主要谢,皇上也要谢,长公主只是牵线,真正替臣父、臣兄、臣弟平反的,还是皇上。”

    元祐帝看着他始终低着的头,道:“你不怨朕就好。”

    陈孝宗:“臣不怨皇上,臣自己不怨,臣父临走前也有遗言,命臣等不可怨恨于您。”

    元祐帝身心一震:“什么遗言?朕为何不知?”

    陈廷鉴病逝的消息传进宫,母后曾派人去问他可否有遗言,当时陈伯宗让宫人带回来的,只是陈廷鉴嘱咐他务必做个励精图治的明君。

    陈孝宗这时才抬起头,望着元祐帝,一边落泪一边道:“父亲有两道遗言。给皇上的,您已经知道了,另一道,是给臣兄弟的。父亲说,新政根基不稳,尤其是一条鞭法,才刚刚是第一年,他走后,一旦内阁无法继续抵挡各地方的阻力,内阁妥协了,皇上年少,独木难撑,到那时,天下必定要拿父亲问罪。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书摊文学更新为老怀表文学,文章对不上请站内搜索】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