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言情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240-2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240-250(第2/26页)

来。

    只是转达了雁来的要求之后,他忍不住问道,“俱公,依你看,今日是个什么情形?”

    尽管没有太过明显的表现,但像俱文珍和梁守谦这样的人,早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雁来并不喜欢用宦官。

    如此一来,他们的前程就很渺茫了。

    都说宦官因为身体残缺,所以对钱和权格外偏执、贪婪,丢不开手,但其实,换做一个正常人,处在他们这个位置、掌握他们的权力,难道就能随便放开了吗?

    朝堂上的政治斗争,激烈程度可从来都不比宫里低。

    所以那些小宦官还浑浑噩噩,他们这些大貂珰,却已经忧心忡忡许久了。

    现在雁来终于要见他们,究竟是福是祸,实在难料。

    与忐忑的梁守谦比起来,俱文珍就要从容镇定得多,站起身笑道,“走吧,未必是坏事,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一位是真的仁义,只要不犯事,她总要为我们找一条出路的。”

    按理说,俱文珍当初就是为了重新掌权,才主动去做李纯手中的那柄刀,现在眼看手中的权力就要过期了,他应该更慌的。

    但不知道是上了年纪,心态变得更加豁达,还是这段时间看天兵的行事看多了,对很多事又有了新的见解,俱文珍反而没那么担心了。

    像他们这样的人,一定要死死抓紧手中的权力,是因为一旦失去,就会落入非常可怕的境地。

    那样的遭遇,俱文珍绝不会想再体验第二次。

    但在天兵治下,不会允许那种情况发生。

    俱文珍不知道“安全感”这三个字,但他和大部分宦官,一辈子都在追寻这种感觉。可是皇帝给不了,权势给不了,金钱给不了,如今反而是在天兵身上感受到了。

    这种安全感不是来自雁来的保证,也不是因为天兵的另眼相待,而是无数天兵共同组成的、庞大到能够笼罩整个大唐的某种结构。

    它像是一间无形的、坚固的、能够遮风挡雨的屋子,庇护着檐下的所有人。

    而这所有复杂的感受,他将它归总为一句话——她总要为我们找一条出路的。

    梁守谦并没有完全听懂,但俱文珍的镇定感染了他,他用力吐出一口气,“但愿如此。”

    ……

    雁来确实是要安排这些宦官。

    毕竟宫里宦官的数量上万,新旧交替之际本就容易人心动荡,何况这段时间宫里的变故着实不少,若是放着不管,很容易惹出乱子。

    虽说他们应该威胁不到雁来的安全,但能随手安排的事,也没必要去赌。

    见了面,她就开门见山地道,“以后宫中不会再招收内侍,天兵也会严查这样的事,不许民间私自阉割。”

    闻言,梁守谦面色微变,俱文珍倒是很冷静。

    雁来又说,“这不是因为我对内侍有什么偏见,只是不想再有人因为家人犯罪,或是贫穷困苦,就要承受这样的刑罚,还要把它当作是一条好出路——事实上,以后大唐会逐步废止所有肉刑,够不上死刑的,一律改为徒刑。”

    徒就是劳役的意思,也就是说,用劳动改造来取代打板子和损伤身体部位的各种刑罚。

    古代人早就意识到了劳动力的价值,所以从奴隶时代就出现了徒刑,只是通常都会跟肉刑结合。肉刑是为了惩戒犯人、威慑普通人,徒刑则是为了剥削犯人的剩余价值。

    但身体的残缺多少会影响劳动效率,所以进入封建时代后,劓、刖、宫等刑罚逐渐被废弃,只保留了墨、笞和杖,徒刑则是划分得越来越细致完整。

    这也算是一种大势所趋,因此听雁来这样说,两人也不觉得奇怪。

    天兵确实是很重视劳动力的。

    俱文珍低头道,“令君仁义。”

    梁守谦连忙跟上。

    雁来摇了摇头,继续道,“宫里这些人,暂时先各司其职,不过都把人约束好了,不要闹出什么事来。另外,你们尽快统计出一个名单,写清楚每个人的来历、性情、特长和爱好等。”

    梁守谦忙问,“不知令君要这个有什么用?”

    雁来说,“西域那边的工厂,距离中原还是远了些,我打算在长安另设分厂,精工细作,再挂上内造的牌子,既能卖给权贵富商,也能远销海外。”

    两人闻言,都有些惊喜。

    让宦官掌权,主要是为了跟文臣对抗,但雁来显然不需要他们来做这些。再说,要是宦官还能掌权,那无论天兵如何严防死守,还是会有人想把孩子送进宫来,博一场泼天富贵的。

    所以他们早就料到自己现在的职务很难干下去了。

    但雁来竟然愿意将天兵那些神乎其技的商品交给宦官来制作生产,还是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毕竟这些商品一看就知道有技术和秘方,学会了,就是能傍身的东西。

    况且既然要挂内造的牌子,他们就不用出宫,可以继续生活在熟悉的地方,而且多少还能够得上“天子近侍”的边。

    何况这生意一听就知道有多赚钱。

    如果是文官,让他们去负责这些机巧、商贾之事,估计会认为是一种羞辱,但宦官本来就是皇帝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采买、收税、开矿、监军、出使、督造宫殿陵寝、生产制作御用之物……现在要办工厂,也算是他们的老本行。

    大概是因为两人的预期本来就不高,雁来能这样安排宦官,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谁知雁来又说,“对了,再挑一些机灵的充入察事院,到时候把枢密院也合并过去,我有别的用处。”

    虽然她没说是什么用处,但两人的心情却比刚才还激动。

    雁帅、不对,摄政王还是要用他们的!

    ……

    既然太监都安排了,那宫里的女官当然也不能漏下。

    送走俱文珍等人,雁来又将宋家三姐妹请来。

    三人看到雁来,心情都颇为复杂。去年她们奉旨去长安城外给雁来送行时,还开玩笑一般地做过约定,以后有机会请她们到雁来的地盘上去看看,没想到现在,皇宫都已经变成她的地盘了。

    她们姊妹五个的经历,已经称得上是传奇了,但跟雁来一比,又显得寻常。

    身份上有了差别,三人在雁来面前,反而不似上次那般从容了,多少都有些紧张——在这个时候召见,想来是对她们有些安排的。

    不过相较于俱文珍和梁守谦,三人的心态要更好一些。

    毕竟女官听起来风光,但其实仍旧是边缘人物,没有太多的实权。

    所以听到雁来对她们的安排,三人眸中都是异彩涟涟,十分爽快地应下。

    第一件,雁来希望她们能带着人,将内府所藏的各种书籍都整理出来,以便之后编书所用——既然这么说了,那之后编书的时候,肯定也少不得让她们附个名。

    三人都说过薛涛等人在洛阳的丽正书院参与编书、修书的事,对这样的风雅盛事,自然早就心向往之。

    第二件,雁来希望能将她们的故事写出来,刊登在《传奇》杂志上。

    唐传奇目前还在真实与虚构相互结合的阶段,所以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确有其人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在大唐,名声在外的女子实在不多,所以和亲公主系列连载结束之后,《传奇》上的故事又都是以男子为主了,而内容自然也脱不出遇仙、风尘、情爱以及登科之类的套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