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言情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240-2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240-250(第13/26页)

    正好人放出去之后,兴庆宫空出来,就可以把李纯挪过去了,也让王太后能看看儿子——李纯中风这么久,王太后也只过来看过几次,估摸着是顾忌雁来这边,也不想被那些皇亲国戚推出来做靶子。

    郭令徽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我就先办这个吧。”

    “再看看第二件吧,你应该会感兴趣的。”雁来笑着将厚厚一摞文件递了过去。

    郭令徽迟疑地接过,打开一看,才发现居然是一些……家状。说是家状,但上面的信息显然比家状要广泛得多,除了家族传承和官职经历之外,还写了读过的书、去过的地方、个人的兴趣爱好等等。

    “这是什么?”她问。

    雁来说,“是勋戚和权贵家的孩子,你往下翻翻,应该男女都有。我答应了给他们找点事情干,不过人太多了,我又都不认识,你先替我筛一遍,把作奸犯科的和感觉能办事的先挑出来,剩下的分门别类,回头我再安排。”

    能送到她面前来的,多少有点能耐,总能找到安排的地方。

    这一批人也算是千金买马骨的骨头,让人知道她手里不仅有大棒,也有胡萝卜。

    郭令徽又翻了几下,有些想接这个差事,顿时纠结起来。

    雁来笑道,“忙得过来就都拿去吧。”

    郭令徽立刻将家状都抱进怀里,朝她笑道,“多谢令君,我不会耽误事的。”

    雁来点点头,其实这两件事都不急,不过有工作积极性是好事,没必要说这个。

    郭令徽抱着厚厚的文件出来,被玩家看到,立刻就有好几个人上前表示可以帮忙。见她们如此热情,郭令徽便说自己还要回后宫去收拾东西,顺便搬个家。

    都进了蓬莱宫,后宫他们当然也去逛过,太液池划船什么的也都体验了,但有人住的宫殿还是不方便靠近的。

    没办法,雁来如今是摄政王,她们也不算没身份的人了,得注意形象。

    这回是正当的理由,于是呼啦啦跟来了一大拨人。

    郭令徽原本没有搬家的计划,还以为得打发人出去让云缕派人来,没想到最后玩家越聚越多,最后东西险些不够搬。

    ……

    剑南西川,成都。

    李德裕一进城,就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

    查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查的还是藩镇的账,离朝廷越远的地方越是如此。

    虽说川中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领土,与唐王朝的缘分纠葛更是极深,但因为天然的地理环境,入蜀难、出蜀也难,朝廷对于蜀地的掌控,自然也很难想关中、山东那样紧密。

    何况蜀中自古繁华,不仅物产丰富,商贸也十分兴盛,这里的账,自然比别处的更复杂十倍。

    所以,李德裕一行人虽然已经来了半年,但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

    倒不是说有人阻挠,恰恰相反,现在这位西川节度使王锷对他们的态度非常好,不仅安排他们住在自己的行辕里,还事无巨细地照料周全,隔三差五还要设宴款待,称得上是殷勤备至。

    至于他们要看的账册,更是一早就准备好了。

    然而账册既多且杂,光是全部算一遍就需要很长时间,若是要分门别类、理清账目,甚至查出其中是否有问题,花费的时间就更没数了。

    所以他们至今仍在埋首账册。

    别说李德裕这个清税司的官员,就是完全不识字的内卫,也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劲。

    王锷在故意拖延时间,给他们查账制造困难。

    其实这也不奇怪。

    王锷其实根本不会打仗,他之所以被派到西川来,主要是因为高崇文当初走的时候,将蜀中的财富掠走大半,需要有人过来安定民心、重振商贸,所以武元衡被召回京为相,王锷这个最擅长聚敛之道的官员,就被李纯丢到了这里。

    然而王锷不仅善于聚敛,还很善于往自己的口袋里装钱。

    对于李纯来说,这或许算不上是什么大问题吧,毕竟王锷每年孝敬给他的进奉,在各地藩镇之中,都是数得上号的,他甚至一度想把人弄回长安当宰相,只是裴垍、李绛等人都反对,才没成。

    懂经济的官员,在做账上自然也有一手。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李德裕干脆就将账册全部交给了下面的账房去算,自己则是隔三差五就往外跑。

    按理说,这其实算是擅离职守,但因为他是安邑李相公家的公子,王锷也只当没看到,派人跟了几次,发现李德裕只是在寻访蜀中的名川胜景,便不再理会了。

    时间一长,成都府一切如常,很多人甚至都忘了还有这么一支小队在这里查账了。

    倒是城门处的卫兵已经很熟悉他了,每次看到都会热情招呼。

    但是今天,在热情之外,他们的态度还有一种古怪的紧绷。意识到这一点,李德裕立刻停下来跟他们搭话,确定那并不是自己的错觉。

    不过还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他也没有轻举妄动,打过招呼,就继续打马前行,只是刻意放缓了速度,留意后面的动静。

    很快李德裕就注意到,有人跟上了自己,还有人绕路去报信。

    出事了。

    但李德裕怎么也想不出来,问题会出在哪里。

    直到他回到住处,发现有天兵在这里进出。

    成都府的天兵着实不少,他们来去方便,也来去匆匆,而李德裕他们这支小队到了西川之后,一直都是深居简出,并没有与天兵接触过。

    等进了门,他才发现何止是与天兵接触,天兵居然在帮他们算账!

    而且天兵的算账方法很特别,他们将数字简写成符号,将账本上的内容誊写在表格里,算账的时候也不用打算盘,而是用所谓的“竖式”……这一番操作,让查账的效率突飞猛进,不仅已经查完了剩下的账册,甚至还找出了许多有问题的地方。

    李德裕:“……”

    他承认自己这回出门的时间是有点久,但也只是去了半个月,不是半年啊!

    第246章  你们是一点也不掩饰想打仗的心啊!

    李德裕翻看着整理之后的账册, 不得不说,经过天兵这么一弄,确实更加清晰明白了, 就算他这种不擅长账务的人,也能一目了然。

    越看,李德裕的眉头皱得越紧。

    王锷在经营上确实有一套, 就任不到两年, 当地的经济便已经彻底恢复。

    正所谓“扬一益二”,西川的商业和手工业之繁盛,只在淮南之下, 所以西川节度使和淮南节度使, 也是宰相出镇的首选之地。这两地每年的收入自然也十分可观,但王锷在西川经营两年,官方的库房仍旧空空荡荡, 明显跟账本对不上。

    如果只是这样, 那也正常,毕竟把地方上的钱粮装进自己的口袋, 也是藩镇主将们的老传统了。

    但账本上的进货量和出货量都有问题, 显然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

    李德裕猜测, 王锷多半是跟李进贤一样, 私底下在跟吐蕃和南诏做生意——商品和物资由地方上出, 收益则归他自己所有的那种。

    难怪自己一回来就被人盯上了。

    李德裕不着痕迹地打量着这处院子里的人,心想天兵进出的动静这么明显, 王锷不可能不知道,知道了就不可能不让人来打探消息, 打探了就会知道天兵已经查出了很多问题。

    李德裕想到这里,心脏微微一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