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言情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230-2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230-240(第7/26页)



    更何况雁来要插手的还是盐政。

    这让朝廷实在不能不警惕,毕竟这已经不是雁来头一回从他们的口袋里抢钱了。

    第一次是改革税收,田稅和户税都被玩家降到了降无可降的地步,朝廷自然也很难从中获得什么利益,甚至按照之前的消耗来算,想要将各地收上来的钱粮解送京师,还得倒贴钱。

    当然,在玩家清查过一遍漕运之后,路上的耗费倒是下降了很多,但运输反而变得更难了。

    ——这一路的协调和调度是非常复杂的,没有好处的事,谁愿意出力?

    但这事还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办,毕竟漕运是国之命脉,不仅会影响到国家财政,更重要的是还关系着关中数百万百姓的口粮。

    粮食要是运不进来,那是真的会出事的。

    第二次就是茶叶。

    茶和酒都是德宗朝才开始由官方经营的,每年都能各自收上来几十万的税。跟盐税比起来不多,但对捉襟见肘的国家财政来说,也绝不是一笔小钱了。

    玩家改良的炒茶法,出品的茶叶质量更好、数量也更大。

    玩家虽然打算自己开茶山,但种下去的茶树都还是小苗呢,暂时没有出产,按理说,现在的产量应该是固定的,其实不然。

    以前采茶只能在清晨,现在却是整天都能采了,产量自然就有了大幅的提升。

    如此一来,也就对原本的茶叶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尤其玩家还直接将茶叶卖到了回鹘和吐蕃,而这以前都是朝廷的生意。

    这两方面的利益受损之后,现在盐政已经成为朝廷手里唯一的一张牌了——朝廷的尊严,其实也是钱撑起来的,所以这笔钱,他们绝对会严防死守,不允许天兵染指。

    听完官方玩家这一番分析的雁来:“……”

    她之前还真没注意,现在才发现自己好像真的已经把朝廷逼到了角落里。

    虽然雁来觉得自己是来加入这个家的——“大唐”这两个字,不管是对她还是对玩家,都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雁来暂时不想换掉,所以朝廷虽然很烂,制度虽然到处都是问题,她也还是想尽力抢救一下——但朝堂上下可能不这么认为。

    “所以现在怎么办?”她问郝主任。

    “这要雁帅你来拿主意了。”郝主任却把皮球踢了回来,“这一步,进还是不进,只有你能决定。”

    进,已经走到绝路的朝廷可能会彻底投降,但也可能会奋起反抗。

    虽然他们的反抗最终不会成功,但终究还是会带来很多坏的影响,而且,撕开了表面那一层和谐的假象,再想重新弥合,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雁来想要继承“大唐”这块金字招牌,难免有些麻烦。

    不进,那就仍然保留着转换的余地,继续走徐徐图之的道路。

    这是路线问题,所以郝主任她们不会替雁来做选择。

    ……

    雁来也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打算用老办法,先出去走走,看看各地的盐价和盐政的现状。她相信,到时候,答案或许就会自动浮现在她的心里了。

    跟一般的决策者比起来,雁来确实是幸运的。

    就比如李纯吧,他就算离开皇宫,这辈子也不可能真的看到百姓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里那种皇帝身边只带着三五个人就去微服私访的事,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皇帝出行,哪怕是微服,明里暗里也必然会有无数人随行保护,并且提前将一切可能会造成影响的阻碍都清理掉。

    所以,有时候也不能怪一些官员走到高位之后,就再也看不见民生疾苦。

    他们可能真的没机会看见。

    这样做出来的决策,有偏差乃至失误,也就很正常了。

    史书上记载过一个与李纯相关的故事,说是有地方官员上奏当地遭了灾,请求朝廷减免赋税。但后来有宦官到当地公干,回来告诉皇帝,那边根本没遭灾。

    李纯对着身边的宰相抱怨,宰相则答道,在不能判断真假的情况下,对于灾祸应该宁信其有。万一是真的,百姓就能以此求活,就算是假的,朝廷也不过损失一些钱粮而已。

    史书记载这个故事,大概是为了体现皇帝的勤政爱民。

    但雁来只看到了管理的混乱。

    宰相明显是在诡辩,身为主管者没有核实下面报上来的消息,本来是失职,结果被他这么一说,倒成了体恤百姓了。

    然而李纯因为立了善于纳谏的人设,再加上身为皇帝没法亲自去当地考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说法。

    而雁来,随时都能走出去,看到真实的世界。

    雁来在一天之内将整个大唐的东西南北都逛了逛,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是也对具体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盐运的重点只在江淮一带,因为对偌大的大唐来说,能吃到海盐的其实也只有东南各地,其他地方更多还是吃湖盐、井盐。

    所以地方不同,当地的盐市情况也大不相同。

    但总体来说吃盐都挺难的。

    而且并不是像雁来想象的,越是穷困的地方越难——穷困的地方当然很难,毕竟连游商都很长时间才去一次,但就算是在扬州这种紧邻海盐产地,又繁华富庶的大都市,盐价也并不低,私盐同样猖獗。

    仔细想想也不奇怪,养蚕的人穿不上绫罗绸缎,种地的人吃不上大米白面,煮盐的人当然也吃不上精细好盐。

    那些都是要拿去交税、换钱的。

    “我决定了。”这天晚上,风尘仆仆从外面赶回来的雁来站在郝主任面前,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我要把更先进的制盐法直接交给朝廷。”

    “做好事不留名?”郝主任似乎并不意外她的选择,笑着调侃道。

    雁来纠正道,“做好事是做好事,名还是要留的。”

    她相信,不需要特地去宣扬,大家也都会知道,这新的制盐法是天兵拿出来的。百姓的感激会向着朝廷,也绝不会忘记玩家。

    说笑完了,郝主任也认真地分析道,“其实这样也好,朝廷里还是有真心想做实事的人的,借着这个机会,也可以筛选出一批可用之人,将来……”

    将来雁来肯定用得上,不过这话现在不用明说。

    其实如果彻底撇开朝廷,这事也很容易。反正她们晒自己的盐、卖自己的盐就完事了,等官盐被冲击到维持不下去,彻底垮掉,她们就能自己来制定规则了。可是这样一来,中间势必会有一段时间的动荡。

    反倒是现在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有天兵从旁监督,不用担心新式制盐法带来的利益没法落到普通百姓身上。

    至于玩家,虽然损失了一点利益,但是在游戏里,大家在意的本来也不是金钱上的得失,他们想赚钱有的是办法,更看重的是切实地给游戏世界带来改变、让更多人的生活变得更好的成就感。

    在整件事里,朝廷获得了钱,百姓能吃上盐,玩家得到了成就感,雁来则是收获了人心。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虽然李纯并不这么认为。

    ……

    玩家的效率一直很高,雁来这边做出决定,当天制盐相关的资料和奏折就都被送到了李纯的案上。

    李纯最近的情况还是没有什么好转。

    但他对处理政务的热情,反倒是越发高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