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言情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230-2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230-240(第21/26页)

带着他们去面圣了。

    李纯还没有醒。

    不过他昏睡着的时候,状态看起来反而比醒着好一些。

    说来也巧,正当众人迟疑着是不是要设法将李纯唤醒,问清楚情况,就见李纯的身体忽然开始抽搐,呼吸急促、身上也开始冒汗。在一旁伺候的内侍立刻上前,按住了他的四肢,不让他挣扎乱动,宫人则是取了一大叠干爽的巾子,替他擦拭汗水。

    好一阵,等李纯安静下来,又折腾着给他换汗湿了的衣裳和被褥。

    看到这里,就算是最忠心的臣子,也不能再质疑“皇帝私下服丹结果伤了身体,导致中风瘫痪”的诊断结果了。

    第239章  拿来吧你!

    其实也根本不用这些大臣来设法, 能想到的办法,玩家都已经试过。

    甚至有些昨天刚确诊瘫痪的时候没敢用的法子,也都用上了——昨天还指望着能慢慢调理过来, 恢复一些,自然不敢下猛药,但现在人能醒过来就阿弥陀佛, 就顾不上那许多了。

    至于李纯究竟是怎么在一夜之间, 从原本还有恢复的希望变成了现在这样,也没人去问。

    不管是推举监国摄政的人选,还是审问柳泌, 都是很有必要的, 要怪也只能怪皇帝的气性实在太大。

    还有一回是因为什么晕的来着?

    哦,盐税。

    提起这两个字,众人对待雁来的态度都郑重了几分。

    要是在今日之前, 这事高低要找她理论一番。

    天兵就能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 把朝廷原本的支柱收入给一刀砍掉八成吗?这是狠到一点活路都不给他们留了啊,也难怪皇帝会被气晕。

    虽然雁来说是暂时的, 不过三五年就能恢复, 他们也愿意相信, 但这三五年的日子怎么过呢?

    不过现在, 雁来既然暂摄国政, 那这就是她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众人想到这里,竟感觉一阵轻松。

    雁来还没有正式开始办公, 他们就已经体会到了她当政的好处。

    以往最让朝廷头疼的就是天兵,现在天兵成了自己人, 头疼的问题立刻就消失了,连带着原本同样麻烦的藩镇割据、国库空虚等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难题, 也都有了解决的希望。

    想得很美,不过事情还是要一件件做。

    回到延英殿,要议的第一件事是以后的朝会安排。

    朝会,朝的自然是皇帝。

    大朝在宣政殿外排班,所有品级足够的在京官员都要参与。常朝在紫宸殿外,只有清要官员和宰臣高官参与,称为常参官。小朝则是在紫宸殿内,能进入这里,与皇帝面对面商议军国重事的,自然都是国家肱骨之臣,所谓“登阁拜相”的登阁,指的就是这个。

    除了大朝之外,其他的朝会主要还是为了议事。所以即便是常参官,如果当天没有要奏禀的事务,也可以不参加。

    现在皇帝病倒了,按理说朝会可以免了,议事就直接找雁来。

    但皇帝这才倒下,就有人编排雁来发动宫变、软禁皇帝,若是长久不开朝会,谁知道又会冒出什么牛鬼蛇神?

    雁来知道,明朝那些皇帝不上朝的时候,是宰相领着百官去站班,拜一拜根本没人的御座,然后就各自回去干活。

    按理说,现在他们也可以比照这个来——很多人以为自己敬慕的是皇帝,其实只是皇帝所代表的皇权,有时候,一把椅子也能做这个代表。

    但雁来实在不想自己也每天折腾一回,就道,“大朝会还是一切如旧,在殿外站班礼拜便是。常朝就不必了,每天安排两个常参官到蓬莱殿去侍疾,如何?”

    至于小朝会,当然是来延英殿跟她开,不然怎么叫暂摄国政?

    众人本来担心她隔绝内外,他们就彻底不知道皇帝的状况了,听她主动说让常参官去侍疾,也就满意了。

    果然不愧是天兵之主,行事也跟天兵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明明作风颇为出格,可是细看就会发现,她并不似一般的权臣那样霸道、专断,反而处处都在规矩里。

    这种“规矩”,能让他们感到安全。

    所以大家来的时候满心疑虑,散去时步履都轻松了几分。

    众人各自回衙,几位宰相和户部的官员留则了下来,继续昨天因为李纯晕倒而被打断的议事。

    说是商议盐税,其实真正要议的是国用不足、府库空虚的解决办法。

    所以那份改革盐税的建议,众人毫无疑义地通过了——天兵要做的事,他们还拦得住不成?

    然后户部就开始哭穷,今年这都九月了,度□□边已经在做明年的预算,花钱的地方不会今年少,收入却锐减了,眼看连官员的俸禄都快发不出,只能求雁来给个解决的办法。

    雁来早猜到他们要把这事推给自己,也不惊讶。

    不过她当然也不可能让玩家来填这个窟窿,便笑着道,“我也没法子变出钱来,倒是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先说出来,咱们几位斟酌一番,看看是否可行,如何?”

    她把话说得如此客气,反倒叫其他人不安起来,“您说。”

    “昨日陛下给我赐了宅第,我住进去了才知道,那宅子已经空置了许久,瞧着倒是维护得很好。问了人,说是工部会定期检查修缮。”雁来道,“我不免就想,像这样的宅子,京里不知还有多少,一直白放着,只是耗费检修的财物,实在可惜了。”

    众人不意她会从这里说起,心下倒是已经生出了几分猜测。

    这些宅邸的所属权,其实是很模糊的。

    说是属于朝廷吧,但上到宰相下到京兆府,都没资格处置;说是属于皇帝吧,他也用不上,通常都是赐给在任的高官重臣住。

    但朝堂上的高官重臣都是有限的,有些自家就在京中有宅子,所以需要赐第的情况也不多,只能一直空着。但万一皇帝要赐第,总不能圣旨下了再派人去修整,所以工部这边时不时就得派人去看看,维护一番。

    这么做自然是空费钱财和人力,朝堂上也不是没人发现,只是都不好提。

    顶多是在修缮上弄些花巧,尽量节省一些,但究竟也有限。

    听雁来的意思,却是要利用这些宅邸来做文章,增加朝廷收益了。

    这样的事,也只有她能做得。

    众人虽然觉得一上来就碰这个,容易犯忌讳不说,还容易得罪人,但现在填窟窿要紧,再者天塌下来也有高个儿顶着,先让她折腾一下,成了自然最好,就是不成,要是雁来能够明晰这些宅邸的产权,将它们划归国库,也不算白费一回事。

    不过也有人提醒道,“这些宅邸都是官有的,可不能出售。不知雁帅打算拿它们做什么?”

    雁来笑道,“不出售,至于做什么,现在还不好说,先命人统计一番,两京内外有多少这样的宅子,都有多大,现在是什么情形,才好说下面的。”

    顿了顿,又说,“唔……也不单是长安城里的宅子,那些官有的田产、庄园、行宫之类,也都统计一下吧。”

    她这一句话说得轻飘飘的,却是让听的人都心头一紧。

    “这……”李夷简皱眉道,“庄园、田产也就罢了,行宫……是否有些不妥?”

    “难道现在这样就很妥贴?”雁来反问,“我虽然不懂诗,却也听过几首坊间传唱的写华清宫、连昌宫、上阳宫的诗歌,虽是抚今追昔之意,却也不乏感慨宫阙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