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230-240(第18/26页)
既然都要让她掌权了,抠抠搜搜的不是李吉甫的作风。
那样做,除了让双方都心存芥蒂,没有任何意义。
这些,雁来其实都已经从张云敏那里听说了,心下也十分感慨。
李吉甫父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果决,当断就断、不容含糊,但这种品性,在推崇中庸之道的儒家评价体系里,就被认为是德行不足、失了恭慎之心。
但这样的人往往能做成大事,而且局势越是混乱,越需要这样的人。
所以,雁来接了圣旨之后,收到的第一封奏折,就是李吉甫请求致仕的折子。
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抽空写的,这会儿直接从袖子里掏了出来。
雁来:“……”
该说不说,李吉甫对自己的判断也挺准确的。他虽然有能力,但行事独断、专横,跟同样霸道张扬的玩家撞到一起,就是一场灾难,很难共事,所以他干脆主动退了。
雁来当然不可能同意,她一来就把李吉甫赶走,这朝廷还能不能好了?
李吉甫也很清楚这一点,他递这封奏折,更多的是一种不会跟雁来争权的表态。
所以这一茬很快就过去了。
雁来虽然接了圣旨,但入职流程还没走完,今天当然是办不了什么正事的。
但其他人却都还有很多事等着去办,因此向她道过喜之后,就各自散了。
雁来则是去拜见皇帝。
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时候她过去,只会刺激李纯,但三品以上的重臣除拜,按例是要到紫宸殿面见皇帝道谢的,三品以下倒是在宫殿外面磕个头就行。
唐朝甚至还有过大臣已经领了拜相的圣旨,但还没来得及面见皇帝就出了变故,于是不被承认的例子。
所以雁来要去拜见李纯,众人没有理由阻拦。
让玩家失望的是,李纯仍在昏迷之中,并未醒转,这热闹自然是看不成了。
雁来倒是不在意这个,她本来也不是过来跟李纯炫耀的,没有那个必要。
她更想见的其实是郭贵妃。
她们也算是亲戚,但出于种种顾虑,至今也只是在宫宴上遥遥见过几次,连话都没搭上过。现在没了李纯这颗绊脚石,就可以自在一些了。
何况雁来摄政这件事能如此顺利,也要多谢她。
家天下的时代,皇权是靠血缘而不是能力传承的。不论个人资质如何,遂王李宥确实是皇位继承人最有力的竞争者。
但郭贵妃和李宥都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她这一边。
那可是皇位啊!
即使是在一千多年后的现代,说起有钱人,人们仍然会不无酸意地说出“别人家里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之类的话。
更何况这是真正的皇位。
别说什么大势所趋,利益当前,有远见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先爽了再说。
所以郭贵妃的智慧与决断,其实不弱于李吉甫。
只是李吉甫能够凭实力找到施展的舞台,郭贵妃却只能做这个不尴不尬的“贵妃”。
“多谢娘子。”从李纯的寝殿出来,雁来便朝着郭贵妃深深一礼。
郭贵妃托着她的胳膊把人扶起来,笑道,“照这么说,我也该谢你才是。”
雁来一愣。
郭贵妃说,“若没有你,伯父恐怕只能长埋西域了,不会有机会回到长安。”
“那是我应该做的。”
郭贵妃笑了笑,“这世上哪有什么应该?”
第238章 “陛下定也欢喜坏了吧?”
若这世上的所有事都按照“应该不应该”来定, 那正妻就不会变成不伦不类的贵妃。
有时候、不,很多时候,她都想直接掀了桌子, 将一切都揭破、砸碎,让自己痛快一回。
可是她不能。
因为她不仅是李纯的贵妃,更是儿女的母亲、父母的孩子、郭氏的女儿。
她常常觉得, 她不是她自己。
她本来都已经认命了, 因为人人都如此,哪里都一样,甚至可以说, 她拥有的, 已经是所有人穷尽一生都求不到的,再要埋怨,多少显得有些不知好歹了。
可是雁来出现了, 天兵出现了, 她们让她意识到,原来人也可以有别一种活法。
她有多么羡慕雁来, 就有多么感激她。
没有晒过阳光的人, 不会知道自己生活的环境有多么阴暗潮湿, 还以为本该如此。
只不过这一层谢意, 她不能说出口。
怎么说呢?她其实早就盼着雁来掀桌子了吗?果然跟她想的一样的爽快, 虽然不是自己动的手,但她其实也悄悄扯了一下桌布的。
这痛快她必须藏在心底。
所以她只是看着雁来笑。
雁来却是早就在镜头里看到过她的小动作, 知道她不是那么循规蹈矩的人,心里也觉得亲近, 便道,“那就省了这一茬儿, 谢来谢去,倒显得生分了。”
“正是如此。”郭贵妃点头。
蓬莱殿算来是后宫的地界,雁来虽然是女子,但如今算是臣下,也不便在这里多留,就笑着说,“这会儿不是说话的时候,回头得空了,我们再坐下来详谈吧。”
“不急。”郭贵妃笑道,“往后说话的时间还长着呢。”
她现在是真的不急了。李纯一倒下,局势瞬间变得不同,现在宫里是她说了算,自然没什么可着急的。
让三个孩子去送雁来,郭贵妃回到寝殿内,正好看到李纯幽幽转醒。
看到她,李纯条件反射般地睁大眼睛,“唔唔”出声,身体也开始挣扎着想要坐起来。
没能起身,也没能说出话,他才记起来自己中风瘫痪了。
而后又想起今天发生的其他事。
他倒下之后,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推举新人上位了,三个孽子都主动退让,最后干脆把那个本该是忌讳的人提了出来——
他这回晕了多久,现在又是什么情形?
像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似的,郭贵妃施施然在床头坐下,握着他的手道,“陛下不必着急,众人已经推举了敦煌郡王、哦,现在该称燕王了,推举她做中书令,暂摄朝政。等这消息传出去,必定中外咸安。”
郭贵妃有段时间十分讨厌跟李纯亲近,好像这样就能对自己的处境做一些无声的抵抗。
但现在,她发现自己特别喜欢握住李纯的手。
因为她知道,他无法反抗。
原来身为掌控者的感觉是这样的。
而她说出口的话,却刺激得李纯越发失控。
虽然有所预料,但真的听到这个消息,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恨得目眦欲裂。
他们怎么敢?!她怎么敢?!
郭贵妃看他这样,笑得愈发开怀,“陛下定也欢喜坏了吧?”
说着又转头吩咐人送上熬好的药汤——李纯晕过去之后,太医又重新诊了脉,开了方,药也一直在小火炉上熬着,他醒了就能喝。
她亲自端了碗,要喂李纯喝。
李纯自然无法接受这种自己一动不能动地躺在床上,只能任人摆布的状态,何况这人还是郭贵妃!
激烈反抗的结果,是药汤洒了一床。
郭贵妃也不生气,又叫内侍宫人过来给他擦洗,更换被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