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言情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210-2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210-220(第20/27页)

劳,但既然他们还在这个位置上,该做的事还是要做。

    见李纯被打断之后也没有再坚持,李吉甫便上前道,“此事虽是陛下家事,但事涉族谱,当召宗亲共议。”

    李夷简猛地回头,瞪向李吉甫。

    让皇帝意识到他失言也就够了,召宗亲共议是什么意思?这种事情,一旦摆出去议论,自然各有道理,到时候若是真有人支持她,又该如何收场?

    再说,什么叫事涉族谱?她只说了要从母姓,哪一个字说了要改族谱?

    李吉甫到底是站在哪边的!

    李吉甫默默低头。

    但李纯没听出来这些,他的脑子已经转不动了,只想尽快结束,然后去休息,便顺着李吉甫的话道,“先生所言极是,此事非朕一言可决,还需与宗亲商议。”

    “不知要商议多久?”郝主任确认道。

    不确定截止时间,他们很可能会一直拖着,问就说是在议了。一些麻烦但又不算紧急的事,朝廷都会用这种方式拖延、搁置,直到问题自己消失,或者不得不处理的那一天。

    李纯目视李吉甫。

    李吉甫只能硬着头皮道,“三五日之间,必有回音。”

    “好。”郝主任还是这句话,“不必勉强,实在不行就算了。”

    实在不行,雁帅也只好含泪继续做她的回鹘可汗了。

    ……

    “安邑公!”从紫宸殿里出来,走得稍远一些,李夷简就怒气冲冲地叫住了李吉甫,“你方才那些话,是何居心!”

    因为现在政事堂有两位李相公,所以大家就用他们的住处来区分,李吉甫住在安邑坊,就是安邑李丞相。

    “我能有什么居心?”李吉甫站住脚步,反问道。

    李夷简气得呼吸剧烈起伏,“本来只是我们几个人知道的事,一旦公开商议,又会惹得物议纷纷、人心动荡!”

    “那又如何?”

    李夷简一滞。

    的确,物议纷纷、人心动荡,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大部分人都只是抱怨一下,有天兵压着,还真没闹出过什么乱子。

    李吉甫又道,“何况陛下拒绝之后,又会如何?”

    李夷简反应过来,不由一声长叹。

    这件事从郝主任说出那句“雁帅想改随母姓”、不,从李纯问出“她还想要什么”之后,其实就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窗户纸已经被捅破了一个洞,而且所有人都看到了,重新糊上去就能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吗?

    “在这件事里,我与你一样,并无私心。”李吉甫又说,“人心动荡是早晚的事,既然如此,不如摊开来商议。易之你也是宗亲,何不趁此机会,让陛下和那位看一看,人心向背究竟如何?”

    若真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现在就让所有人做好准备,才是减少动荡最好的办法。

    李夷简站在原地,面色变幻不定。

    他明白李吉甫的意思,要是所有宗室全都一起反对,那就算是雁来也不能强求。而且陛下、朝廷和天下人也能看到,李唐的人心没有散,多少能提振一些信心。

    但是……就连李夷简本人,听到李吉甫那句话时,第一反应都是“万一有很多人支持她该怎么收场”。

    原来连他自己也已经动摇了。

    毕竟只是同事,李吉甫也只能点到为止。不过回到家里,面对儿子时,能说的就更多了。

    在这件事里,李吉甫是没有倾向的,但如果非要问他的立场,那他认为自己既不是李纯这边的,也不是雁来那边的,他站的是这天下。

    虽然人人都在说“天下”,但是纵观整个封建王朝时代,对这两个字的定义始终都是很模糊的。

    天子似乎最能代表天下,朝廷似乎最该代表天下,万民自然更是天下,可是这三者的利益,却从来都不相同,这才有了治乱兴衰,有了王朝更替。

    李吉甫站在宰相这个位置上,他眼中的天下更像是一个概念,而非具体的人。

    只要天下依旧是安定的,那皇帝可以换,朝臣可以换,就连百姓也可以换。

    但是在过去,这是不可能的。

    帝王、朝廷、官员似乎融合成了一个混沌的整体,除非到了天下大乱的那一天,不然很难将他们分开来处理。但天下真要是乱起来了,又根本不必再去区分这些。

    然而天兵让那种原本只处于他幻想中的理想状态成为了现实。

    他们以绝对的实力压制住了所有人,在确保天下乱不起来的情况下,皇帝、朝臣和百姓就真的可以随时替换了。

    这个事实彻底打破了传统儒家构建的君臣的体系。

    它的运转依靠的不是皇帝的圣明,也不是朝臣的手段,甚至也不仅仅是天兵的强权,而是别的……更接近这个世界的本质的存在。

    那是什么?李吉甫还没有看到。

    就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朦胧又缥缈,使得他被深深吸引,很想走近一些,好看得更清楚。

    跟这份吸引力比起来,他现在做的事情就太过无趣了。

    所以李吉甫虽然还在政事堂,虽然是几位宰相中权柄最重的,但他反而不像是第一次拜相时那样独揽大权,更多的时候只是在一旁观察。

    只有在察觉到合适的时机,比如今天这种情况时,他才会轻轻地推上一下。

    算不上是帮助雁来,只是想在那无可阻挡的大势之中,尽力保持这个世界的平稳,不让更多的人因为必定会到来的动荡而受到影响。

    让李夷简如临大敌的人心动荡,在李吉甫眼中,却是必须要经历的铺垫。

    就像治理洪水,一味的封堵,最后只会彻底决堤,反倒是不断疏导引流,今天泄一点,明天泄一点,说不定洪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

    虽然心里感觉不太妙,但李夷简还是尽职尽责地去拜见了几位宗室之中辈分高年纪大,说话也有点用处的王爷,先跟他们通了个气。

    几位老人家倒是对这事非常重视,立刻就约着要一起进宫,跟皇帝一起商议对策。

    说是召集宗亲商议,总不能把在京的宗室都召集起来,那是商量不出什么结果的,只能是说话管用的人先聚在一起,商量出个大概,再拿出去讨论。

    这时候进宫,其实是有些晚了,本该明早再去的。但天兵总共就给了三五天的期限,他们急啊,哪里等得到明天?

    在几人想来,现在的李纯应该也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就等着他们过去议事。

    结果进了宫,却是坐了半天的冷板凳,连李纯的影子都没看见。

    宦官们甚至都懒得找理由搪塞,反正皇帝日理万机,他们身为臣子,等一等也是应该的。

    但一直等到宫门落锁,李纯都没有召见他们。

    等回家了找人一打听,才知道李纯根本不是在处理政务,而是去后宫胡闹了!

    要是在今天之前,听到这个消息,说不定几位老宗室还会颇感欣慰,毕竟皇帝这一两年都不怎么进后宫了,自然也没有新的子女出生。虽说皇帝现在也不缺孩子,但天家当然是多子多孙更好。

    但偏偏是今天!

    这么要紧的事还没解决,他们都急得火烧眉毛了,皇帝却在寻欢作乐,让几位老人如何能不破防?

    其实李纯也不想的。

    但是那个金丹的效果太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