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言情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150-1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150-160(第20/26页)

样惊奇的视线打量着他,十分豪爽地多打了两个鸡蛋,将煎饼卷好,递了过来,“这份我请,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王建正要拒绝,一旁的天兵先不干了,“想请客的自觉点排队哈,这顿是我的!”

    然后两人就吵了起来。

    王建手里还抓着煎饼,一时有些茫然,回头一看,李贺正在一旁偷笑。

    见王建看过来,他连忙忍住笑,摆出正经的表情,只是眼睛还是弯弯的,口中安抚道,“他们经常这样的,王先生习惯了就好。”

    王建觉得自己很难习惯。

    又听李贺道,“趁他们不注意,我们先走。”

    被拽着离开的王建还有些回不过神来,这样也行?他回头看看仍然热闹的摊子,又低头看看自己手中的煎饼果子,“这……”

    “他们敬慕先生才会如此,不过几文钱,先生不必介意。”李贺又道。

    王建便也不再多想,一边吃着煎饼果子,一边留意着四周。围在早餐摊旁边的,除了天兵,也有不少本地居民。昨夜那位小娘子说,百姓吃什么,天兵就吃什么,现在看来倒是所言不虚。

    最让王建在意的是,所有人看起来都很放松,带着孩子上街的人也多,城内一片祥和,全然不像是才遭战祸不久的样子。

    吃过早餐,李贺就领着王建出了城。

    王建本以为是要去城外游览什么名胜古迹,心中还颇为期待。结果越走越不对劲,到了地方一看,李贺带他来了正在开荒的地方。

    地里已经有人在干活了,看到他们过来,纷纷出声招呼李贺,又好奇地看向王建,“这位就是王仲初先生吗?”

    王建:……怎么有种一夜之间他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鄯善的感觉?

    虽然实际传播范围比他想的要广得多。

    眼前这些人一看就不是天兵,王建听了李贺的介绍,才知道这就是跟着雁来从长安来到西域的文官们。

    看他们麻利的动作,显然不是第一天下地了。

    王建发现自己今天陷入茫然的次数有点多。

    这时李贺从一旁取了工具过来,很自然地分了一份给他,“王先生想看西域民生,不如亲自体验一番。”

    王建木然地接过工具。

    李贺正准备教他怎么做,却见王建将衣摆撩起来往腰带里一塞,就动作娴熟地忙碌了起来。

    开玩笑,他可是在山中隐居了十年之久,衣食都完全靠自己操持的。

    小小开荒,拿捏!

    周围的人见没有热闹可看,不由得失望叹气。想当初他们刚开始下地劳作的时候,可是出了不少笑话的。

    不过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转到了别处,有人对李贺道,“听说仲初先生也颇有才名,这下长吉你总该有几分紧张感了吧?”

    “是啊,虽然仲初先生是你带来的,但不能分在你那边啊!”

    “好,总算是看到胜过你李长吉的曙光了。”

    王建听得云里雾里,正想问问是怎么回事,就见一大群人结伴走了过来,其中有本地居民,也有天兵,只是其乐融融、打成一片,一眼看去几乎难以区分。

    众人不再说笑,都开始忙碌,王建也只得埋头干活。

    不过忙了一会儿,手上的动作就渐渐慢了下来。转头一看,周围的人也都差不多。

    这时,几个天兵忽然跑了过来,站在田埂上,用一种看热闹的语气问道,“李小贺,今天是跟之前一样,还是重新分组啊?”

    “自然是重新分组。”李贺擦了擦汗,坦然地道。

    他虽然自负文才,但毕竟年轻,对前辈还是十分尊重的。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很快又被天兵压下,“好,那现在重新分组。跟李贺一组的站在我的左手边,跟王建一组的站在右手边。”

    之后就是乱糟糟的换位置,而王建也终于抓到人,问清楚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为了避免劳作无聊,也是为了给大家鼓劲,天兵便会在劳作的间隙,组织百姓们唱起各种民间歌谣。这些官员当然不好跟百姓一起唱歌,但大家都是会作诗的人,民谣也是诗歌的一种嘛,所以听着听着,就手痒起来,开始以民歌为蓝本进行创作。

    这种创作被天兵发现,干脆就将他们的作品拿去给百姓唱,品评优劣。

    然后不知怎么,就变成了一种比试。比着比着,大家发现李贺这家伙总是能赢,于是不知不觉,又变成了他一个人对战所有人。

    即使如此,他也总是能赢。

    写得好也就罢了,他还写得快,对面一人写一首,他一个人写二十首。

    大家对他的嚣张气焰已经不满很久了!

    现在王建来了,总算是让他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所以不出意外,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王建这一边,一个个摩拳擦掌,都卯足了劲儿要赢李贺一把。

    莫名就成了领队的王建:“……”

    不过,谁能拒绝这样有趣的比试呢?再说,形势已经如此,现在拒绝,倒像是他认输了一样。

    王建游历各地,几次加入藩镇幕府,就是在看透了科场的黑暗之后,仍然不甘心才华不得施展,再加上谋生的需要,所以再次生出了入仕的心思。

    但至今为止,他也没有找到自己期待的“明主”,反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更加看清了民生疾苦、藩镇跋扈、朝廷昏昧。

    安西军和天兵的消息传到荆州,王建几乎是立刻就决定要到西域来看看,肯定也是有点想法的。

    现在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他又怎么会拒绝?

    王建甚至怀疑李贺是故意的。要不然,怎么想都不可能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带人来地里干活。

    所以,当李贺笑着朝他拱手请战时,王建也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那在下就献丑了。”

    有天兵递来铅笔和硬壳小本子,王建拿在手里,有些不适应,不过观察了一下周围其他人,也就迅速掌握了新的握笔方式。

    毕竟是写乐府出身的,而且他的乐府诗本来就融合了不少民歌特色,所以这种创作,完全是在王建的舒适区内,因此很快,他就写完了第一首。

    抬头一看,李贺也刚好从小本子上撕下写好的诗,递给一旁的天兵。

    王建便也照做。

    两位天兵拿走诗作,没一会儿,旁边的百姓就齐声唱了起来——歌谣都是依照固定的曲调来创作,所以不需要现学,开口就能唱。

    王建和李贺对视一眼,一边留心听对方的作品,一边在脑海里构思第二首。

    一首又一首,两人都被激起了斗志,直写到尽兴方才罢休。

    数量上倒是没有见出区别,不过最终还是王建的作品赢得了更多百姓的喜爱。

    这倒无关才华高低,只是王建那种以俗语入诗和大量运用叠字的写法,使得句子更加明白容易、朗朗上口。相较而言,李贺的选字炼句都有意求奇,突用怪语,时常造成一种阅读和理解上的隔阂。

    虽然这也是李贺“当时无能效者”的根本原因,但这一局,是王建赢了。

    ……

    “总算快到了!”严小乙擦了一把汗,遥望着不远处的城池,“这就是古代的北京吗?”

    “好像不是。”章立早说,“虽然幽州一度被叫做范阳郡,但是治所是在蓟县,那个才是北京吧。安史之乱后范阳这个名字犯忌讳,就改回幽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