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130-140(第24/27页)
座的诸位都是家中的顶梁柱,此番远赴西域,是为国尽忠,自然不能让你们再有后顾之忧。接下来每人领一份安家费,先将家人安顿好,才能放心远行。若是愿意携家小同行就更好了,到了西域,衣食住行都会有安排。”
钱很俗气,不过能出现在这里的,都是能看清现实、脚踏实地的人。而且正如雁来所说,到他们这个年纪,都已经成为家中顶梁柱,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了,这几筐钱一抬出来,立刻就让人安心不少。
等领到属于自己的拿一份,发现分量比自己想的更重,众人更是暗自心喜。
安西军出手大方,哪怕之后没有更好的前程,能赚这一份俸禄也不错。
大家进门的时候还有些忐忑,等出去时就都面带笑意了,这一幕自然也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又不知引起了多少波澜。
至此,雁来进京的目标全部圆满达成,也是时候准备离开了。
她给了这群官员几天的时间收拾行李、安顿家人,自己这边也安排人到处送礼。
得知她要走,皇帝十分欢喜,立刻决定在宫中举办一场家宴,为她送行。
其实这场宴会也是早在预备之中的,毕竟雁来不仅是臣子,更是皇亲,皇帝当然不会放着这个现成的关系不去维护。只是雁来到长安之后的表现,让皇帝一直没找到机会邀请她。
送行倒是个很好的理由。
既然是家宴,除了宗室皇亲之外,宫中嫔妃、皇子皇女自然也会出席。
所以在这场宴会上,雁来终于见到了郭贵妃和她所出的二子一女。不过大家的座位距离很远,并没有交谈的机会,只是跟郭贵妃对上过一次视线,互相点头致意。
不做过多的交流和接触,就是她和她,也是安西军和郭氏之间的默契。
难得能看到那么多皇亲贵胄,今天自然也有玩家跟着雁来直播。
直播间里的玩家想看的是李纯的另一个嫔妃,就是作为李锜的家眷没入宫中的秋妃,写出了“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杜秋娘。
听说她不仅美丽有才华,歌舞亦是双绝。所以进宫之后,很快就得到了李纯的宠爱。
不过雁来更留意的,其实是另一个人,跟杜秋娘同时被没入宫中的郑氏,也是后来的唐宣宗的生母——也不知道该说是李锜眼光好,还是江淮美人多,他两个爱妾没入宫中,都得到了李纯的宠爱。
但郑氏现在好像还是郭贵妃身边的婢女,不像杜秋娘那样风光,所以雁来并没有找到她。
倒是看到了其他人。
掌管宫中藏书和文书机要的“内学士”宋氏姐妹。
第140章 他这一生,好像都在生不逢时。
雁来在长安城参加了三次大型宫宴, 但离开长安的这一天,她才发现,这三次宫宴的规模, 竟都不及今日的送行宴场面宏大。
除了皇帝指名的皇子宗亲和各部官员之外,还有不少人是自发来送。
道路上处处都能看到香车名马,让人疑心是不是整个长安城的权贵都来了——大概越是不喜欢她的权贵, 越是希望她赶紧走, 在别的事情上或许可以不积极,送行却绝不愿落于人后。
至于前来送行的普通民众,更是摩肩接踵、挤挤挨挨, 走出长安十几里都还能看到道路两侧送行之人。
不光是身处队伍之中的人震撼, 就连经常能够看到大场面的直播间观众,也忍不住赞叹。
——这就是民心啊~
——我们雁帅的牌面这不就上来了?这阵仗,皇帝出巡也不过如此了吧?
——虽然但是, 跟皇帝出巡还是差远了。当年隋炀帝下扬州, 从洛阳乘船出发,随行船只光是发船就发了五十天, 什么概念?
——我了个去, 开了眼了!
——都说隋炀帝奢侈, 但我一直没概念, 看到楼上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 真是活该你亡国啊杨广!
——我还以为李商隐写“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是跟“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样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搞半天是写实?
——这要是还不亡国,天理难容天诛地灭天网恢恢替天行道……
——所以我们雁帅就不跟昏君攀比这个了(擦汗
——总觉得送行的队伍里很多人看着很陌生, 长安城里原来还藏着这么多权贵吗?
——感觉是来送瘟神的(doge
——没事,雁来又不是以后不来了, 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
——至少百姓是真心来送行的,走了这么远的路呢。
——哈哈哈,百姓是来送雁帅还是来送玩家很难讲,但是那些玩家脸上是什么鬼表情啦?NPC没反应过来你们也没反应过来吗?复活点都开了,以后逛长安城还不是跟逛自家后花园似的,想起来就去了,干嘛搞得跟生离死别一样。
——呃,你不说我也没想起来。
——完了,本来还在感动的,一看楼上,瞬间气氛全无,你还我感动!
——我无所谓,反正更期待的是折柳赠别、赋诗相送的场面,嘿嘿嘿……
——说到这个,白居易是不是没来啊?
——应该是没有,朝廷官员那一拨里没看到他。
——呜呜呜,我不配我也就认了,难道我们雁帅还不配白居易写一首赠别诗吗?
——呃……小道消息,好像李贺考上安西军的编制之后,皇帝很不高兴,白居易估计是为了避嫌吧?毕竟他也是个大才子,怕跟着我们跑了哈哈哈哈哈!
——啊这,这皇帝的心眼就是个核桃吧,不能更大了。
——但是感觉有点爽,哈哈哈!
——还得是我们李小贺啊,这孩子平时闷不吭声的,其实是个干大事的材料。
——李贺是个实诚人,别人都还在犹豫呢,他二话不说就决定全家一起搬,完全相信咱们,少年人的赤诚和热情太美好了呜呜呜……
——话说李贺到哪儿了啊?
——已经过了洛阳了,不过他们走得更慢吧,肯定追不上来的。好在这一路也没啥危险,等雁帅在秦州停留,应该就能赶上了。
——别聊了,你们期待的写诗环节来了!
大唐人喜欢诗,交际场合也少不了诗,不管水平怎么样都要拽两句,就算自己写不出,也可以背诵一些名篇。今天送的又是雁来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众人作诗的热情更是高涨。
不过主力选手还是大唐科举筛选出来的官员,以及奉命出宫送行的宋氏三姐妹。
雁来到底还没有被大唐诗坛洗礼过,一下子收到了那么多诗,不是大肆吹嘘她的功绩,就是表达对她的留恋不舍,就算明知道都是场面话,也让人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尤其是宋家三姐妹,非常有默契,你一言我一语,话就没有掉在地上的时候,而且才思敏捷、妙语连珠。
雁来有点明白她们为什么能在宫中历经数朝而长盛不衰了。
这才多大一会儿,她就已经被夸得忍不住脸红。
还好天气逐渐转暖,今天又风和日丽,又一路骑马过来,还能推说是热的。
嗯……再喝两杯,就说是酒上脸了。
好在大部分人的才华都是有数的,并不能无休止地写下去,雁来看看大家的诗都作得差不多了,便让人整装待发。
宋氏三姐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