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穿越重生 > 解甲归田后,被招婿了

17、崔家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解甲归田后,被招婿了》17、崔家(第1/1页)

    张棹歌没有在昭平别业久留,喝完热茶就揣着两本新的字帖离开了。

    临走前,她打听了崔筠启程回邓州的时间。

    冬天有不少穷苦的百姓为了取暖会躲进山里,难保不会有人在走投无路之下选择落草为寇。

    张棹歌可不希望崔筠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劫掠两次,准备安排人将她送出鲁阳关。

    考虑到自己不能再折损人手了,崔筠接受了张棹歌的安排。

    客人已走,炉子里也不再添加新炭,前堂的温度逐渐降了下来。

    夕岚提着腊兔和腊鸡问:“小娘子,这些腊货要如何处理?”

    “作为节礼带回邓州吧。”

    夕岚应下,又问:“小娘子当真不让婢子跟着回去?”

    “过完正旦我便回来,你同青溪替我在这里看着些。”

    如今迁坟的事还未有章程,炭窑也还在烧着,只有青溪一个人无法应付这么多杂务。且青溪与夕岚夫妻二人聚少离多,若不经常团聚,这感情只会越来越淡。

    “可小娘子身边只有朝烟这个冒冒失失的小丫头在,婢子不放心。”

    “邓州那边还有宿雨呢,你不用担心。”

    崔筠身边有三个婢女,最年长的是夕岚,她也是在崔家为奴婢时间最长的,因为被崔父指点过学问,因此成了崔筠身边管印章和钥匙的女使。

    其次是一个叫宿雨的婢女,她年长崔筠两岁,是崔家的家生子,不过李贼作乱崔父被杀时,她的父母也在混乱中被杀死。

    崔筠的日常起居都是她负责的,这次崔筠回昭平别业祭拜父母没有带上她,因为崔筠还有一部分家业在邓州,需要一个能力出众的心腹帮忙看着点。

    剩下那个就是朝烟了。朝烟胆小怕事,负责的是端茶倒水、洗衣做饭这一类杂务。

    夕岚闻言,只能再去检查一遍崔筠的行囊,确保不会遗漏什么东西。

    这天过后风雪便停了,启程回邓州那日更是一个大晴天,地上的雪融化后,道路泥泞难行。

    崔家的车驾行至鲁阳关的关口,关内已经有十名县镇兵在等候,他们按照张棹歌的吩咐将崔筠一行人护送出关。

    崔筠没看到张棹歌,客套地问那领队的县镇兵伙长:“张副将可是在忙?”

    伙长说:“正旦前有演武试艺,副将要带兵操练。”

    “那诸位护送我等,是否耽搁操练了?”

    伙长自信张扬地说:“不妨事,我们这两伍都是在之前演武试艺中得了甲等的,少一两场操练正好给其余人赶上来的机会。”

    崔筠这次回去乘坐的是马车,马车的速度较快,才半日便将这八十余里长的古鸦路走完,顺利出了关。

    看到不远处村庄的袅袅炊烟,伙长对崔筠道:“这里是邓州南阳县地界,我们不好让此地的镇兵看到,就先回去了。”

    “多谢诸位将士。”崔筠将粮草分出一些供他们喂饱自己的马,又提供了热水和一些干粮,以便他们在回去的路上充饥。

    十名镇兵策马往回赶,虽然匆忙,但队形乱中有序。

    崔筠见了,感慨张棹歌治军严明,竟能将向来散漫的县镇兵训练得如此有纪律。

    她不知自己在别人那儿的风评也很不错。

    镇兵们闲谈时对她赞不绝口:“这崔七娘子同那些世家女当真不一样。”

    “是呀,别的世家女见了我们都避之唯恐不及或轻视怠慢我等,哪像崔七娘子这般和善周到。”

    “我知道,崔七娘子这叫人美心善!”

    伙长呲他:“你第一次见崔七娘子,她戴着幕篱,你咋知道她人美?”

    那镇兵憨笑:“心地善良的人长得都美。”

    ……

    崔筠回邓州要经过南阳县,为顾全礼节,她先到了大伯父崔元峰家登门拜访。

    伯母韦燕娘与二堂兄崔铎、二堂嫂王翊皆提早回了祖宅准备祭祖事宜,崔元峰明日才休务,今日仍在衙门当值。

    直到傍晚,崔筠才见到这位大伯父。

    崔元峰年过半百,两鬓已经生出了一些白发。他戴着幞头,身穿常服,披着一件貂皮大氅,半垂着眼帘,神情不怒自威。

    他问:“这一趟可还顺利?”

    是否顺利,杜媪和林长风早已告知,他这不过是明知故问。

    崔筠回答:“虽有些许波折,但还算顺利。”

    崔元峰心底一声冷哼,这是迫不及待地告诉他,她一个人也能立起来,不再需要仰仗他呢!

    他没再说什么,让崔筠早些去歇息,明日他们一起回邓州。

    崔筠知道,今日不过是小小试探,明日回到祖宅见了崔家其他人,那才是真正的战场。

    翌日,崔筠同崔元峰返回了邓州祖宅。

    素日里冷冷清清的祖宅此时门庭若市,崔筠只进了第一道门,便能听见前堂传来的对话声。

    崔元峰一进去就成了焦点,闲谈声停,所有人都起身相迎:“是阿耶/大哥/大伯父回来了呀!”

    崔筠的目光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很快便确定了这次回来祭祖的都有哪些人。

    崔温之这一脉共有三房,长房本有四子,但崔筠的父亲被过继给了三房,因此只剩三子。

    崔元峰就是长房的长子。

    喊他“阿耶”的自然是他的儿子。长子崔镇去襄州赴任会途径邓州,故而他昨日就拖家带口回来了。在崔元峰出现前,他是崔氏族人主要的攀谈对象。

    至于次子崔铎,估计这会儿在忙准备祭品的事,没有在场。

    崔元峰的二弟崔元翎是前山南东道节度使梁贼的从事,因梁贼起兵造反被前淮西节度使李贼所杀,他也被牵连、坐罪罢官,没多久就忧思成疾去世了。

    崔元翎有两子一女,两子皆因他被剥夺了参加科举的资格,身为白丁的他们今日也都到场了。

    崔元峰的三弟则是邓州医博士崔元陟。他是崔家的异类,因为他不好功名只沉醉医道,其师从孟余堂开山鼻祖孟诜的孙子。

    说起来,汝州的孟甲岁跟他也算沾亲带故了。

    这会儿崔元陟不在,只有他两个年少的儿子过来凑热闹。

    二房的家主是崔游,年至古稀,致仕前曾是长安万年县的县尉。

    他有两子,长子崔元义,为华州主簿。次子崔元礼则在国子监任律学博士。

    二人因路途遥远,皆没有回来,因此只有崔游带着几个孙子参加祭祖。

    三房则是崔筠这一脉,因其祖父崔浩无所出,这才过继了她的父亲。

    如今她父亲也逝去,这一房的子嗣就剩她了。

    可她是女儿,注定上不得宗谱,所以族内一直都有人想再过继一人给她父亲,只是都被崔元峰给挡了回来。

    此番祭祖,崔氏族人难得团聚,有人按捺不住越过了崔筠,直接跟崔元峰重提过继之事。

【老书摊文学更新为老怀表文学,文章对不上请站内搜索】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