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古代架空 > 拂了一身满

18、第 18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拂了一身满》18、第 18 章(第1/2页)

    方献亭亦深知朝中局势,此刻听卫钦提及今日朝会也是脸色微沉,道:“西北几镇皆有乱象,前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薛韬积年未更换陇右舆图,臣恐……”

    晋国公世子武艺超群,兵略更属当世翘楚,这未说完的半句话里隐藏的深意几乎令人胆寒:职方司掌天下镇戍、烽燧,按制各地舆图理当三年一更换、以便朝廷掌握各方地貌及城池变化,钟党连年拖延陇右道舆图呈递……意欲何为?

    “你是说……”

    卫钦的眉头越皱越紧。

    “……钟氏将据陇右而自立?”

    “未必是自立,”方献亭沉声道,“但陇右若成铁桶,于朝廷终是大患。”

    然也。

    陇右地域广大,又与西域诸国毗邻,乃镇守国土的第一道防线,陇右若失,则整个长江以北都注定再无宁日,届时无论钟曷拥兵自立、还是携二殿下退守割据,于天下都是一大害。

    “此事必须报与父皇……”

    卫钦已有些发了急,一边沉思一边来回重复着这几个字,方献亭暗叹一声,又劝:“陇右之事眼下并无铁证,陛下对钟氏又素来极为宠信,恐怕不会轻易对他们生疑。”

    顿一顿,又略显犹疑地补充:“何况近来棣州之事……”

    他没把话说破,含蓄的隐忧却都清清楚楚入了卫钦的心:棣州因水患生乱,偏那棣州刺史苏瑾又是他东宫亲自保举的人,父皇已经因此责难于他,台院那帮钟党言官更借机对他大肆抨击,说太子德行有亏贤能不足,如此情形之下若他再说二弟母族有谋反之嫌,父皇当作何想?

    一番思虑于心中盘桓,日益凶险的朝局令人心生尘垢,最终只好化作一声长叹;卫钦的眼睛微微黯淡,转头又看向方献亭,问:“那西北之事当如何处置?难道就放任他们恣意妄为?”

    “天下广大,非独西北一隅,”方献亭答,声音肃冷,“十方节度使大多自专,彼此亦可互相辖制,殿下还应看得再远些。”

    互为辖制?

    的确,除西北四镇外,还有朔方、剑南、平卢、范阳、河东、岭南六镇,河北道亦有一位两镇节度使名叫谢辞,倘若他能将他收服,岂不恰可成钟氏之掣肘?

    “至于朝内,兵部亦当有所调度,”方献亭又道,鸷鸟般的眼显出些许锐利,“职方司员外郎一职理应善做安排,臣有意保举尚书左丞宋澹次子宋明真入司顶替。”

    “宋氏?”卫钦挑挑眉,似颇感意外,“他家不是清流文官么?”

    “宋二公子有意应开春后的武举,多半能中,”方献亭答,“宋氏一向中立,选他入兵部应最不易引来非议。”

    卫钦点点头,暗想这正是一石二鸟之举,既在兵部内埋下一颗棋、限制钟氏自专,又同金陵宋氏走得更近了一步——文官清流官声最盛,且在士林间影响极大,江南一系的官员皆以宋氏为首,与他们亲近终归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他抬手拍拍方献亭的肩膀,神情感慨,道:“幸而还有你在……令孤尚有回旋之地。”

    方氏的确是东宫最有力的臂助,如今的晋国公方贺便是耿介高洁之人,当年助睿宗统兵十万讨伐突厥大获全胜,族中子弟伤亡无数亦不易其节,眼下更坚守正统力主削藩、阻遏陛下废嫡立庶,实无愧于颍川方氏清正高贵的门楣。

    只是……

    “若你今日得闲,不如还是去看看你姐姐……”

    卫钦的神情有些晦涩。

    “……她近日心绪不佳,已多日不曾出过宜春宫了。”

    ——这或许就是卫钦对方氏唯一的心结。

    方献亭的姐姐方冉君乃是晋国公独女,比方献亭年长两岁,五年前嫁入东宫为太子妃,正合天家与方氏之愿;皇后娘娘为促成这桩婚事十分卖力,婚后也一直将方冉君当作亲生女儿一般疼爱,只是多年来她始终未能怀上身孕,与太子殿下亦是貌合神离。

    宫中常有非议,说这位太子妃乃是介怀殿下跟一介掖庭奴婢生的庶长子——那大约是三四年前的事了,某日宫中大宴太子罕见醉酒,意外同个身旁伺候的奴婢春宵一度,哪料对方祖坟冒了青烟、竟是一举怀上了身孕,十月之后更平安产下一个小皇孙。

    太子十分为难,毕竟与那董姓奴婢无一丝情谊、一夜荒唐也实属意外,可孩子毕竟是实打实的天家血脉,陛下与皇后都不允其流落在外,遂将幼子养在东宫,而将董氏随意打发去了东都城郊的白鹭台行宫。

    这等丑事本就易引人口舌,何况那太子妃的肚子又那般不争气、与殿下成婚五载都没个动静,皇后要她亲自抚养那庶出的小皇孙卫熹她也不愿,终日同天家别着一口气。

    方献亭也深知姐姐与殿下之间微妙的关系,此时神情一凝更显出几分冷清——他眼尾的痣实在生得极好,和煦时是枝上阳春,淡漠时却是霜上落雪,此刻谁都知道方世子已有些不快,多的话便不能讲了。

    “臣近来军务繁忙,申时便要离宫。”他答。

    卫钦听出他不愿,自然也不便再勉强,沉默之后又是一声长叹,摆摆手道:“也罢,那便冬狩之时再见吧……到时你姐姐也终归要去的。”

    申时方献亭自建福门离宫时,宋疏妍还一动不动地跪在葳蕤堂上。

    打从辰时被万氏当众训斥算起她已在堂上跪了整整四个时辰,其间家中仆役来来往往,人人都瞧见她这个自钱塘来的“嫡出”小姐因不守规矩而被主母罚了跪,审视奚落的目光从四面八方射来,道道都像锋利的冷箭。

    崔妈妈和坠儿在她身边陪着,个个都比她先掉眼泪,崔妈妈甚至是一边抹泪一边怨骂,说万氏是个黑心肝的、竟敢如此苛待先夫人留下的嫡女,骂着骂着又变了味、渐渐转成凄苦的哀诉,感叹她家小姐身世坎坷亲情单薄,在外祖家要看舅舅舅母的脸色,回了长安又要受那继母姐姐的苛待。

    宋疏妍从始至终未发一言,即便后来瘦弱的身子跪得摇摇欲坠也没掉一滴眼泪,淡漠的眼睛透着凉也透着静,像在想些什么又像什么都没想;万氏还偏让人将那张绘屏搬到了葳蕤堂上,离她跪的地方不过几步远,像是在告诉她这东西无论离得多近最终也不是她的,她看得到却摸不到,合该从此看清自己在这个家里的位置。

    酉时前后日头西沉,福安堂那位兴许是估摸着主君要回来了,便打发王妈妈到葳蕤堂上让宋疏妍起来;她已摇摇欲坠,两腿纤细的腿早跪得没了知觉,王妈妈只笑着看她,嘴里说出的话又冷又硬:“主母宅心仁厚、自不舍得伤了四小姐的身子,便请您且回平芜馆去,这几日也莫要四处走动了。”

    这是禁足的意思,自不会有人听不出,崔妈妈气得眼睛冒火,恨不得扑上去撕了王妈妈那张可恨的嘴,无奈对方人多势众、俨然是一言不合便要让她家小姐吹亏的模样,最终只好在错身时狠狠送出一声外强中干的“呸”。

    宋澹也的确在酉时三刻回了府,后宅的仆役嘴巴严、自不会冒着开罪主母的风险去主君跟前嚼舌头;万氏虽说有恃无恐,但思来想去还是想求一个稳妥,心说与其让那乔氏生的小丫头片子瞅准机会跟她父亲混告状,还不如自己抢个先机早把话说了,于是便主动打发人将主君请到了屋里,把今日的事缝缝补补说了一遍。

    “其实我也晓得,疏妍那孩子本性是好的……”

    万氏假作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眼睛一直盯着宋澹的反应。

    “……只是她自幼不曾养在你我身边,钱塘那又是个商门,自给不了她多好的教养……”

    宋澹不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书摊文学更新为老怀表文学,文章对不上请站内搜索】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